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ppt课件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ppt课件

康复水平高的人,恢 复快,而且不留什么严 重痕迹,每当回忆起这 次创伤,他们表现得较 为平淡,原来的情感色 彩也很平淡。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 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 以从他的自控能力如何进行判断。
情绪与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珍视友情,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他人的 关系良好。不吹毛求疵,不过分计较。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
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这种抵抗能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
主要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 事件有充分理性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 减弱刺激的强度。
ⅴ神经衰弱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
(二)常见的心理异常
②应激相关障碍
概念: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每个案例里面四个人有不同的反应 (1)看图之后,你的情感反应是什么?
(2)面对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人们的情感或行为有 如此之大的反应差异?
(3)人的行为由什么因素决定?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健康观念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 “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和 道德健康。”
总和:24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五)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 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 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催眠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六)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 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 心理康复能力。
帮助,否则会出现心理异常。
健康观念
“五快”: 食很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食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饭。 说明内脏功能正常。
☺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说明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 ☺睡得快。一旦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
关于猴子的心理学实验 预备实验:把一只猴子放在铜条里,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 电。猴子挣扎乱抓,傍边有一弹簧拉手,是电源开关,一拉就不痛苦 了,这样猴子一被电就拉开关,建立了一级反射。然后每次在通电前, 猴子前方的一个红灯就亮起来,多次以后,猴子知道了,红灯一亮, 它就要受苦了,所以每次还不等来电,只要红灯一亮,它就先啦开关 了。这就建立了一个二级条件反射。预备试验完成。 正式试验:在这个猴子的旁边,再放一猴子,与第一个猴子串联在铜 条上,隔一段时间就亮红灯,通电,每天持续6小时。第一只猴子注 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红灯就赶紧啦开关,第二只猴子不明白红灯什 么意思,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了二十几天,第一只猴子就死了。
婚亲关系的麻烦 29
自己出色的成绩 28
妻子新就业或离职 26
初入学或司之间的纠纷 23
上班时间和劳动条件的改变 20
朋友关系的变化 18
睡眠习惯的改变 16
家庭成员团聚 15
饮食习惯的改变 15
休假
13
过年 (过圣诞节) 12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詹姆斯博士研究
21世纪人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 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 为物质基础并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 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人类总体健康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蓝博士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当今世界上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疾病中有5 种是精神疾病:
②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被分为 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 部分,但他自身确乎是一个完 整的统一体。
典型的强迫性精神症,也表 现为认知和意志行为的不协调。
③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 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 改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 人,突然挥金如土;一个待人 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 冷淡。我们就可以说,她的精 神活动已偏离了正常轨道。
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3050亿 美元,超过500 家大公司税后利润 的 5 倍。
几组数据
中国是世界上妇女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自杀人数比男性高25%,而在西方国家, 男性的自杀人数是女性的3.6倍。
中国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在中国,男女两性平均一天用于家务劳动 时间比:1.314.01‫׃‬
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 无病理信息干扰。 ☺便得快。一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明胃肠肾 功能良好。
健康观念
“三良”: 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个性品质: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 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应付复杂 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这些呢?
注意力不易集中了 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烦恼 思维不如以前灵活了 灵感出不来了
记忆力下降了 应激不良!
总在小事情上纠缠不清 整日有种不清醒的感觉
长期的负性应激会造成
灰色状态 身心疾病 心理障碍
你的压力有多大?
压力评分表
外界的压力超过了心理 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心理 疾病
夫(妻)死亡 100
(二)常见的心理异常 ① 神经症
概念:是一组非神经病性功能性障碍。 依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区分为: ⅰ恐怖症:包括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ⅱ焦虑症: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 ⅲ 强迫障碍:又称强迫症,包括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ⅳ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
的植物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2)心理活动耐受力
我们把长期接受精 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 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 受力。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 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 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 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 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马的实验研究:将人 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 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
心平气和
悲愤
愤怒、生气
人在生气时,会分泌出有毒性的物质,一 个人生气十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 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因此,生气的心理 反应是十分强烈的,它的分泌物比任何情 绪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
德国学者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 误惩罚自己”。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八)自信心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一 个人缺乏自信,不能在生活时间中不断提 高自信心,我们就可以说,此人的心理健 康水平不高。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九)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支柱, 适度的社会交往十分重要,否则就会产生 “接触不良”或“狂躁状态”。
离婚
73
夫妻分居 65
进拘留所/近亲亡故 63
发生事故或生病 53
结婚
50
解雇(失业) 47
夫妻和解 45
辞职(退休) 45
家人生病 44
怀孕
40
性生活的困扰 39
家庭成员增加 39
财务状况改变 38
调职(改变行业) 36
夫妻吵架
35
借债超过万元31
改变工作职位/儿女成年离家29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任何正常的心 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 保持一致性。
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 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这个人 的精神活动就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
一个人的思想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 客观事物的规定,这时,我们便说,他产生了妄 想。
二、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
(十)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 具。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 发生变化时,一个人能 否很快采取各种方法去 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 平衡,往往标志这一个 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三、心理正常与异常
三、心理正常与异常
(一)鉴别心理正常三与异常的三个标 准(亦称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究竟是什麽原因导致了第一只猴 子很快的死亡呢?
第一只猴子是因为什么死的呢?科学家发现, 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胃烂掉了,实验之 前体检它没有任何胃病,没有溃疡,可见这是 二十几天内新得的病。
第一只猴子要工作,他的责任重,压力大,精 神紧张,焦虑不安,老担惊受怕,它的消化液 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紊乱了,所以就会得溃疡。
由此说明,不良的情绪会产生过高的应激值, 将严重损害身体的健康。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 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等疾病的重要 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易于恢复身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思伤脾:“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 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 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酒精依赖和强迫性障碍。
精神抑郁症名列第5位,2020年将列为第2位。精神疾病时代悄然到来。
人类已由“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 代”。
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人类总体心理健康的现状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