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高考扩招,我国的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供过于求,大学生也再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21世纪影响中国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1]。
这严重违反了就业平等权,并且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变形扭曲,已经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分析,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的在于探讨有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相关对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一、就业歧视相关定义1、《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条规定“对妇女的歧视一词指基于性别而做的任何区别、排除或者限制,其作用是为了妨碍或者破坏妇女基于男女平等、无论已婚还是未婚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3、就业性别歧视,在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首先提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就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
4、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个环节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
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孙慧敏;田保状;张小村;张安涛1、刘秀英、孙水裕、金更欢(2009)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女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许多被调查者指出,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
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生”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同样具有应聘资格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蒋婵认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女大学生就业率低,(二)女大学生就业存在性别歧视,(三)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四)女大学生就业缺乏保障。
蒋婵:“女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广西党史(理论版),2006, (11)(一)医疗保障覆盖面小曾俊、黎玉芹① (2009)认为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和城乡社会医疗保障出现的巨大差别,使全国社会医疗保障覆盖面比率变小。
从社会医疗保障覆盖面看, 城镇已达到98 % ,农村只有10%。
与国际比较,小康型国家享受社会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已达83% ,而我国只有37%。
(二)医疗市场管理混乱马睿宏②(2009)在文中指出我们国家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由于淡化了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原则,一些部门和地方套用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改革规律来指导具有特殊性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导致医疗事业的发展经费不足和体制、机制的扭曲,使公立医院的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机制都不符合公益性要求,让医院自己在市场上生存的政策,刺激了医院的盈利动机,扭曲了医疗服务的价格机制,导致供给诱发需求和药品价格的虚高,致使改革效果不理想。
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的机制使药价越来越高,形成“以药养医”的格局。
我认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上述作者提到的医疗覆盖面小和医疗市场混乱这两个方面外,还存在一个很显著的问题是社会统筹程度低以及财政对医疗资源的投入不足等。
三、神木县“免费医疗”制度的分析①曾俊、黎玉芹:“浅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19卷第1期。
②马睿宏:“浅谈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7期。
(一)对“神木模式”的不同观点这项惊动了全国的医改,各种褒贬不一的意见也开始纷至沓来,有人为其鼓掌叫好,认为神木县实行免费医疗为医疗体制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在全国树立了榜样。
有人说这是一场闹剧,有舆论指责此项措施是“乌托邦”,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并规劝神木县与其不现实地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不如脚踏实地地建立切实可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余晖③(2009)认为,与国家新医改方案相比,神木模式在框架设计上并没有制度上的创新,亮点主要体现在对重大疾病治疗的较高封顶线以及财政补贴远高于新医改方案中设定的补贴标准上,这是政府基于自身雄厚财政实力做出的一种增加医疗投入和医疗保障力度的尝试,不应理解为全民免费医疗。
另一方面,在免费激励下,医生和患者都存在一种过度占用政府财政享受医疗服务的倾向,这种合谋会带来逆向选择,财政入不敷出,无法维系现有的医疗保障水平。
最终政府会陷入两难境地,继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财政将更加难以为继,而一旦降低,会引起更大社会问题。
“国家新医改方案走的是全民医保道路,政策基调在于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投入。
不是全民免费医疗的路子。
”余晖指出,考虑到我国国情,走全民免费医疗虽然能够最大范围地体现公平性,但其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可能会带来财政方面无以为继的后果。
但是我认为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有其肯定的一面,“神木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制度公平,当地政府履行了对公共事业的义务和责任,建立了科学的健康及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和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同时明确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神木免费医疗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1.“免费医疗”存在的问题梁琦④(2010)在文中总结了神木免费医疗存在的问题。
由于“看病不花钱”,患者蜂拥而至,定点医院病床爆满,住院需要排队、找关系,医院的病床也一直加③代松阳:“理性看待神木‘全民免费医疗’”,《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5月11日④梁琦:“浅论免费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对‘神木模式’的思考”,《南方论刊》,2010年第3期。
到了走廊上。
甚至出现有些人小病大治,另一些重病患者却因没有床位而住不进医院。
政策实施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住院病人达到高峰,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0%。
再看政府报销的医疗账单,3月份(第一个月)为960万元,四月份(第二个月)为1270万元,增长幅度超过32%。
2.完善的措施王梅⑤(2009)认为针对神木医改如何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从目前来看,一些可行的选择包括:第一、实行单病种付费制度。
第二、扩大定点医院的范围,在定点医院的选择中应充分发挥民营医院的力量。
第三、在定点医院中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建立分级医疗体制,层层转诊制度。
第五、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实施免费医疗所导致的病床爆满问题,可以参照英国的二级医疗体制。
Alain C. Enthoven⑥(2000)认为国家保健服务体制应鼓励医院成为独立、自治的法律实体,将获得由卫生部门提供服务的地区的居民收入。
它鼓励普通医生的做法,将大到足以接受管理的服务,提供基层医疗服务以外,包括门诊服务,并择期手术的范围扩大计酬支付责任。
综上所述,虽然我认为神木医改的大方向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项改革举措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目前来看,完善制度设计是当务之急。
同时我认为神木“免费医疗”体制在未来的改革中可以借鉴英国模式建立分级医疗体制,并且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均等化,坚定不移地推行医药分离制度,最后要加大风险监控,从制度上规范公众的道德风险。
⑤王梅:“‘神木医改’之争”,《理论参考》,2009年第6期。
⑥Alain C. Enthoven:“In Pursu it Of An Improving Nationa Health Service”, British Health System,2000参考文献[1]潘玉云、康端:“全民免费医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社会保障》,2010年第1期。
[2]梁琦:“浅论免费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对‘神木模式’的思考”,《南方论刊》,2010年第3期。
[3]马睿宏:“浅谈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7期。
[4]代松阳:“理性看待神木‘全民免费医疗’”,《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5月11日。
[5]曾俊、黎玉芹:“浅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19卷第1期。
[6]王梅:“‘神木医改’之争”,《理论参考》,2009年第6期。
[7]周政华,“神木医改背后”,《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第19期。
[8]鲁元春:“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成效及前景分析”,《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论文集》,2003年。
[9]Alain C. Enthoven:“In Pursuit of An Improving Nationa Health Service”, British Health System,2000.[10]Rudolf Klein:“Why Britain Is R eorganizing It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Yet Again”,British Health Service,1998.自从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注册大学生总量在增大,女性的比例相对上升。
就业压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中,女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难的问题。
据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