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明确要点和任务。
(2)进一步巩固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设计需要对幻灯片和文字等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参与分组、分工、确定主题、制作作品框架等小组活动。
(2)对制作“我爱我‘家’”的框架演示文稿操作的讲解,使学生熟悉快速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常见操作。
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把本节课的作品框架演示文稿的过程分别设置成小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任务一:如何启动PowerPoint;任务二: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任务三:如何创建演示文稿;任务四:如何编辑幻灯片;任务五:如何添加幻灯片;任务六:如何复制幻灯片;任务七:如何删除幻灯片;任务八:如何保存演示文稿
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欣赏演示文稿,了解演示文稿的作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
观察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必备的条件,开始作品制作的准备活动。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演示文稿制作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以及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1)根据“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开展小组活动和作品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适当引导学生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各个学习小组的或个人的不同意见,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表现自我,敢于创新。
学生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被动完成
需要指导
主动
完成
了解演示文稿制作的一般过程和各阶段的工作和任务
与小组成员交流,确定主题并明确分工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2)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3)作品框架演示文稿的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
提出问题
引入准备活动
三
任务设置
引导学生探究
四
学习评价
归纳总结
展示家乡的风景演示文稿供学生欣赏,在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制作产生极大兴趣时,导入本课题。
教师在进行演示后,可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制作演示文稿呢?引导学生对展示的文稿进行观察,并讨论,然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参与小组作品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作品的框架和结构
启动PowerPoint,了解各部分名称,并创建演示文稿
新建、移动、复制和删除幻灯片
根据作品规划组织提纲演示文稿文件结构,设置更改幻灯片版式
保存幻灯片,并养成定时存盘的习惯
收集作品相关资料和素材并进行简单的组织和整理
还有哪些困惑的问题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进行作品框架的制作,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分组制作演示文稿,搜集整理素材。
记录学习成果及自我评价
组长评价小组成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创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厚兴趣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基本信息
课题
(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
作者及工作单位
郭秀琴黑龙江省嫩江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江中学
教材分析
这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PowerPoint的基础知识,首先介绍了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然后重点讲解了演示文稿的启动以及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常用操作等
知识。
学情分析
在小学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出具体的幻灯片,而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任务是按主题要求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由于学生在此阶段形象直观思维不处于主要地位,对于声形并茂的演示文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为学好本课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