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组合教案
【篇一:组合图形教案】
《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案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中心邢艳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认识组合图形,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理
解并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渗透转化思想。
2. 在经历对解法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有效的选择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体会辩证思想。
4. 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解答组合图形的面积、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以及选择方法的策略。
教学难点:
添补法的应用、会寻找隐藏的数据信息,以及根据所给的条件合理
的选择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请同学看屏幕上的画面,请你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
三方面介绍一下:(1)它的形状;(2)面积计算公式;(3)根据
数据列式计算。
2.刚才我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基本
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做
好准备。
在复习中自然的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基本图形”,它是“组合图形”概念的基础。
)
二、自主学习
(一)尝试解答
1.看画面上的这块路牌是基本图形吗?
2.你能计算这个多边形的面积吗?试着算一算。
(二)订正反馈
预设
1
预设
2
(设计意图:在学生尝试解答的基础上反馈,一方面了解学生尝试
解题的情况,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学生解题中困难——每种分割方法
都蕴含着对隐藏数据的开发。
同时引导学生针对隐藏数据提问。
)(三)比较小结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2)这样分割的好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对比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中,揭示“分割法”;在分析
思维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把不会的转化成学过的,把复杂的转化成基
本的“转化”思想。
)
(四)魔术启示
我们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变魔术。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把它变成黑板
上图形的形状。
(设计意图:通过添补前后的图形的呈现,让学生先从感性上对比
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把握添补法的要点。
)
(五)对比提炼
(1)添补法和分割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2)添补法和分割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将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加以提炼,如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组合图形”,核心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分割法、添补法”。
)
三、方法拓展
(一)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探究解法多样化。
(二)反馈订正
首先使学生明确转化的方法是多样的。
订正a
老师通过课件动态演示、介绍三角形形外高的作图方法及数据来源,为学生解惑。
订正
b
通过订正这两种转化方法的解答过程,让绝对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角形形外高的作图方法和数据来源。
订正
c
用这种方法转化的同学在解答过程中,发现三角形b的底和高都找不到。
由此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转化方案都能解答,需要我们在多样的方法中选择可行的。
订正
d
通过与前面几种方法的比较,得出结论:在可行的方案中,我们要选择简捷的。
(设计意图:1.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2.让学生经历有效选择解题方法的过程,体验到转化方法的多样性,已知数据决定方法的可行性,转化后图形的多少决定方法的简捷性,从而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
四、巩固提升
选择一个字母,计算它的面积。
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个字母的面积计算比较容易?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k、f”的面积计算复习分割法和添补法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同时体会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
“c”的面积学生现在不会求,让学生把问题带出课堂,课已结束,思绪还在延续…… “学,然后知不足”。
)
五、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篇二: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第11册第4课《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设计
第3单元《图形的魔术组合》
一、教材分析
【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课题及课本上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编入了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我和我的村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
教材中还提供了不同内容的形象及用这些形象创作的学生作品,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路,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我和我的村庄》的探究欣赏,了解夏加尔独特的绘画风格,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
象力,能自选物像或根据参考物像进行图形的组合,并在作品中呈
现出组合的魔术性。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感受夏加尔的艺术风格及其独特艺术魅力;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自主探究图形魔术组合的艺术手法;在实践探索中,互相启发掌握组合方法;在评价中培养自信与修改完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
确的艺术价值观,学会赏析感受不同艺术风格的魅力;在欣赏探索
与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意识,
以及参与创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村庄》探究并掌握图形组合的方法,并能
根据物像有意义组合成新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图形组合的“魔术性”,使作品富有
戏剧性与趣味性。
二、教学设计
【教法与学法】
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大量优秀作品,以学生直观感性为主,
教师进行引导,逐步引导并开阔学生的思路,探究并掌握图形魔术
组合的方法。
2、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丰富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采用轻音乐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同时运用
启发问答法、讨论法、评价鼓励等教学方法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攻破。
3、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竞争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主动性,多看、多想、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评价表
学生:绘画纸、记号笔、着色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铅)。
【教学环节】
1、魔术导入/3分钟
2、探究图形魔术组合方法/12分钟
3、学生实践/20分钟
4、展示评
价/4分钟 5、课后拓展/1分钟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一)魔术大揭秘——夏加尔运用了哪些方法组合图形 1、旋转方
向 2、改变大小 3、叠加
4、夸张色彩
【篇三:组合图形的新方法教案】
组合图形的新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自由改变图纸大小的方法,学会组合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别人的画面组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使自己的
作品更加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合图形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
合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画纸”的设置,组合图形
教学难点:
1、精确的设置画纸;
2、把不同的画面组合在一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一幅比较小的图画
问:我们平时打开画图工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感觉图画比较小啊?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将“画纸”的大小来设置下呐?
二、新课:
1、改变“画纸”的大小
(1)、自由改变“画纸”的大小
(2)、精确设置“画纸”的大小
小知识:如果希望画面展示时刚好充满屏幕,就必须与你的电脑的
设
置一致。
常见的有两种规格:宽度1024(像素)、高度768(像素)和宽度800(像素)、高度600(像素)。
试着看一看你使用的电脑
采用的是哪种规格?
2、组合图形,讲故事
前面我们学习了打开两个“画图”窗口,用“复制”然后“粘贴”的方法
来组合新图形,下面我们将用另一种方法来组合新图形。
在桌面“素材库”文件夹里有很多图画文件(如),请同学们进行小
组讨论,然后选择一些合适的图片,组合成一幅新的作品,并把它
编写成小故事。
(1)小组内讨论
(2)试着组合
(3)作品展示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2种设置画纸大小的方法,同学们还记得有哪2种吗?
然后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图画文件(如大牛,公鸡,大树等)来组合一张新的生动的图画的方法,同学们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