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东冲突与战争根源之探析 2001年4月4日08:41 国防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
不少分析家预测,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
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东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围绕领土问题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和冲突。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按照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人均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米即为严重缺水国家的标准,中东绝大多数国家淡水不足,因而水资源之争一直不断,成为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根源。
如果说领土是20世纪中东许多冲突的导火线,那么,水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中东爆发战争的根源。
1、三大水系哺育中东乘飞机进入中东上空,通过舷窗向下俯瞰,到处是莽莽沙原: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沙漠覆盖着中东的大片地区。
水资源的分布,曾决定了中东文明的版图。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带来了古巴比伦王国的兴盛。
但是,二战后,随着中东人口的增长,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重。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三大水系。
除了阿以之争外,阿拉伯国家与其他中东国家的水资源矛盾也变得日益突出。
阿拉伯地区水资源的67%源头不在阿拉伯国家。
三大河流———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发源于非阿拉伯国家。
众多国家共同使用这些河水,各国都想获得尽可能多的水配额。
由于中东政治局势一直紧张,有关各国一直无法签订分享三大水资源的全面协定。
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关于尼罗河水的争吵从未间断过。
埃及的尼罗河水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但由于地处下游,加上非洲地区连年干旱,埃及有时实际得不到应有的份额。
近年来,埃及开始大兴水利,筑渠蓄水,又引起了其他尼罗河沿岸国的不满。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被视为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3国的重要经济命脉。
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作是本国的河流,称拥有绝对主权,叙利亚和伊拉克则竭力表示反对。
约旦河水系是中东三大水系中水资源最少的水系。
约旦河在枯水季节河面只有7~8米宽。
尽管如此,它还是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一起被称为中东三大水系,由此可见中东的缺水程度。
中东地区三大水系的河流都是跨越数国的河流。
在水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中东各国都在想方设法争取更多的水资源,客观上形成了一场由来已久的水资源争夺战。
2、水资源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阿以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在中东水资源诸矛盾中尤为突出。
阿拉伯国家90%面积地处沙漠,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低于1000立方米的贫水线。
以色列水资源也十分匮乏,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00毫米左右,而北部地区年降雨量平均不足1000毫米,地下水资源也十分有限。
以色列政府历来把“水安全”问题置于与国防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色列全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仅为23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400立方米。
我们在以色列采访时,以色列政府正在同土耳其谈判,从土耳其购买淡水。
长期以来,阿以水资源争夺一直非常激烈。
阿以之间爆发的5次中东战争几乎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
以色列在50年代初提出了约旦河改道计划,内容包括修建水渠和拦河坝,其目的是掠夺约旦河的大部分水资源,因而引起了约旦河流域其他国家的反对。
阿拉伯国家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约旦河改道计划,以此来抵消以色列的改道计划造成的损失。
以色列当然不甘心束手待毙,曾在1965年派突击队破坏阿拉伯国家的河水改道工程,成为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的前奏。
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通过占领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获得了水源充实的约旦河和太巴列湖。
80年代,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南部,表面上的理由是打击巴勒斯坦游击队,而实际上却是觊觎那里丰富的水资源。
3、巴以和谈水是重大难题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领土,并宣布那里的水资源为“战略资源”。
据统计,目前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资源被以色列霸占,以色列近40%的水资源来自约旦河西岸。
西岸有3个天然地下蓄水池,水资源十分丰富。
以色列占用了其中两个。
尽管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已实行巴勒斯坦自治,但巴勒斯坦土地上的“水龙头”仍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
巴勒斯坦人拥有的水资源只相当于以色列人的1/5。
在巴以最后阶段谈判中,水资源问题是双方讨论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
巴勒斯坦在一系列谈判中似乎已经悟出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以色列能够在土地问题上让步的话,那么它决不会在水的问题上让步。
根据1993年达成的《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应把2680万立方米的水转交给巴勒斯坦方面,但以色列只转交了约700万立方米。
据巴方披露,巴2000年的用水需求达3.5亿立方米,而约旦河西岸现有水资源总共不过6.5亿立方米,加沙地带4500万立方米,其中以色列人使用着80%。
除此之外,以色列还禁止巴勒斯坦人使用约旦河和耶尔穆克河的河水。
以色列把这些水蓄入太巴列湖,用于农田灌溉和土壤改良。
为了控制和掠夺更多的阿拉伯水资源,以色列于1999年7月成立了一个由60名专家组成的地质工作队,其任务是根据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卫星提供的资料,用先进技术研究阿拉伯地区水源、阿拉伯河流发祥地和阿拉伯国家的水库。
4、叙以戈兰高地之争症结是水叙以问题的症结在戈兰高地,而解决戈兰高地问题的关键是水资源问题。
戈兰高地水资源丰富。
数条河流注入太巴列湖,因而戈兰高地被称为以色列的水库。
太巴列湖南北长23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4公里,面积为16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45米,储水量30亿~40亿立方米。
以色列每年将4.5亿~6亿立方米的湖水用水泵抽送到比太巴列湖高475米的巴图夫水库,经该水库将湖水输送到各地区。
抽水所需的电量占以色列全国用电量的18%。
以色列40%的用水靠太巴列湖水源。
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以色列来说,太巴列湖具有涉及国家生存的利害关系。
因此,以色列要求完全控制太巴列湖。
在这个问题上让以色列作出让步是非常困难的。
以色列还要求控制巴尼亚斯河和哈斯巴尼河的一段。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叙利亚同意以色列控制太巴列湖的要求,以色列是可以作出让步的。
在历史上,叙利亚从来没有利用过太巴列湖的湖水。
因为该湖低于海平面21 0米,抽水所需的费用是昂贵的。
叙利亚的农业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北部地区以及幼发拉底河流域。
因此,太巴列湖水源对叙利亚来说,并不十分重要。
如果美国能够促使土耳其同意向叙利亚增加幼发拉底河河水的份额,叙利亚可能会在水源问题上作出一些让步。
我在戈兰高地采访时,以色列司机马可特地把车停在太巴列湖边,指着距离高地仅百米之遥的湖边说,以色列坚持1923年的国际边界,这条边界线距离湖边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而叙利亚则声称应以1967年中东战争前的停火线为界,该界线直达湖边。
实际上,叙以谈判就是因为在这块长约10公里、宽不过数十米的地方僵持不下。
马可说,作为以色列人,他不反对归还戈兰高地,但他不希望太巴列湖与叙利亚直接接壤,使以色列重要的水资源受到叙利亚的直接威胁。
如果叙利亚坚持寸土不让,他赞成用以色列边界的另一块土地与叙利亚交换,以确保以色列对太巴列湖的绝对控制权。
5、黎以为水又起争执1982年,以色列占领黎巴嫩,表面上是为了打击巴勒斯坦游击队,而实际上是为了夺取利塔尼河的河水。
以色列占领黎巴嫩南部期间,每年从利塔尼河取水5亿立方米。
它挖了一条20公里长的地下水渠,与通往纳格布沙漠的水渠联结起来。
最近,以色列同黎巴嫩围绕哈斯巴尼河的用水问题又发生争执。
哈斯巴尼河源于黎巴嫩的雪山,经约旦流向以色列的太巴列湖,向太巴列湖提供20%~25%的水源。
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后,联合国把哈斯巴尼河划为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界河。
无论是撤军前还是撤军后,以色列一直在抽取该河的河水。
近年来,黎巴嫩在河边兴建了扬水站,并铺设了管道,准备向边界的一些村庄供水。
这立刻引起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应。
以方认为黎巴嫩的这一举动企图改变该河的水道,减少流入以色列的水量,并以武力相威胁,扬言如果黎巴嫩不停止这一举动,就炸毁抽水设施。
最近,以外长佩雷斯警告黎巴嫩此举可能导致“战火”。
以色列武装直升机连日来几乎每天都到该河上空盘旋,进行侦察飞行。
黎巴嫩一方面否认有关河流改道一说,另一方面表示,哈斯巴尼河源于黎巴嫩,因此黎巴嫩有权使用该河河水。
黎总统拉胡德强调,黎巴嫩决不会屈服于以色列的威胁和压力。
现在,黎以水资源争执仍未结束。
此间人士担心,黎以目前的水资源纠纷有可能引发两国边界的紧张局势。
6、约以和平还是为了水约旦是中东水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每年2/3的水源依靠降雨,与正常需求相比,年缺水30%,再过10年,缺水可达70%。
据统计,约旦用水1988年为5.5 5亿立方米。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2001年约旦用水将超过11亿立方米。
199 9年1月,约旦宣布全国进入干旱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削减用水的紧急措施,一度被迫动用“战备用水”。
在约旦采访时,我发现首都安曼按区每周供水一次,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贮足一周用水,否则只好到专门地方买水。
我漫步安曼街头,不时看到一辆辆水罐车迎面驶过,它们的后面都写着“可饮用水”的字样。
安曼部分城区的供水,每天就靠这些水罐车从城外很远的地方拉来,然后走街串巷送入千家万户的贮水箱。
在约旦河谷,一些地段的干线渠道两旁都安有铁丝网,处于全封闭状态。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水对于约旦是多么重要!约旦水利灌溉部的一位官员说:“19 67年中东战争的导因是水,现在约以和平还是为了水。
”根据约以双方1994年10月签署的和平条约以及3年后签署的有关水资源分配的协议,以色列每年应向约旦供水5500万立方米。
但以色列1999年1月14日向约旦提出,为共同应付水源短缺问题,它打算把向约旦的供水量减少一半。
对于以色列的提议,约旦政府断然拒绝,称其违反了以约有关协议。
约旦官员指出,以向约旦的供水量是条约中明文规定的,没有任何修改的余地,以色列不应将自己目前面临的问题转嫁到约旦头上。
双方围绕供水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
尽管约旦同以色列已签署和约和建立外交关系,但双方时常围绕约旦河水的分配问题发生纠纷,并导致两国关系一度趋于紧张。
7、“水战”和“以水换和平”对以色列来说,水资源比土地更重要。
据以色列银行的年度报告说,以色列水资源的37%来自约旦河和太巴列湖,25%来自约旦河西岸地下水。
现在有人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基础上引出另一种说法,叫作“以土地换水源”。
也就是说,以色列为了控制水源可以让出土地。
巴以和谈是这样,叙以谈判也是如此。
以色列除了掠夺被占领土的水资源外,还觊觎着中东的其他水资源。
据中东地区战略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以色列试图把尼罗河水引入自己国家。
为此,它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和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目的在于为垄断尼罗河水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