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食品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欢迎共阅
食品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作者王雅娟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关键词0引言
1进。

接的农产品消费为主,我国的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平稳缓慢的增长阶段我国的食品工业处于“进口型“的状态
这个阶段我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比较缓慢,整个行业的劳动率比较低,技术生产水平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而且对引进的技术吸收水平也很低。

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家发展政策的影响,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够重视。

年代开 提高,人民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食品已朝着营养、绿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发展,且功能食品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食品。

食品工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装备食品工业的食品机械工业发展尤为迅猛。

2现状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
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2.1食品工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食品工业成为工业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截至“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底,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41867?家,从业人员?654万人,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6.31?万亿元;按工业增加值计算,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的10.4%。

升,
用率达到
长?125.9%
元,进口
业。

设备制造行业共有452家规模以上企业;2010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05.06亿元,同比增长40.37%;实现工业总产值305.51亿元,同比增长33.77%;利润总额为23.57亿元,同比增长38.09%。

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更加丰富,每年增速较高。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57万亿元,增长率达12.2%。

2013年一季度,规模以上食品制造行业数量达到7314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63.27亿元,同比增长18.3%。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快速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及营养性要求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无公害食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

食品加工制造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2.7万亿元,增长101.1%,年均增长15%左右;利税达到1.6万亿元,增长76.2%,年均增长12%。

到2015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达到50家以上,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支撑、小(微)型企业为基础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400-600吨/日、稻谷加工200-400吨/日,而我国78.9%的面粉企业为日处理小麦50-100吨的生产规模,80%的稻谷加工设备为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机组,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日处理量。

2.2.3食品市场、食品行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

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
系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行业的要求。

例如,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适宜加工的高面筋蛋白含量的小麦品
种严重缺乏;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但适宜生产高档苹果汁的苹果种植基地基本没有。

2.2.4食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加工技术储备不足。

目前,在我国的食品行业科技成果中,食品行业的初级加工的成果所占比重大,而精、深加工的成果明显不足;对食品行业的综合利用,尤其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较少,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2.5食品行业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大部分食品加工产品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2.2.6
3
3.1
3.1.1
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在30MHZ~30GHZ之间的电磁波,在食品加工业中常用的频率有915MHZ和2450MHZ?。

微波食品加工技术是应用微波对物质的场致作用来进行食品的加热、干燥、灭菌、膨化、抑酶等加工,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当今食品加工的高新技术之一。

1960年以前,微波技术的应用只限于在食品烹调和解冻方面。

1960年以后,微波技术尤其是微波加热和微波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得以广泛发展。

目前在食品微波干燥,微波膨化,微波杀菌,微波灭酶保鲜,微波萃取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微波干燥技术发展较快,近年来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法国、日本、美国已经推广到工业化生产。

美国加州大学与某公司合作,使用微波真空干燥无籽葡萄干,保持了葡萄原有的形状和颜色,避免了过去的传统工艺产品颜色、形状、风味和营养成分变化的缺点,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法国某公司制造的微波真空干燥机加工速溶桔粉,产品保有原有的色香味。

微波其维生素的保留也远远高于喷雾干燥,具有磁场效应和热效应的共同作用,对物料的干燥效果不仅是失水,还有增强物料性能的作用,如在茶叶的处理中,
500万
以上,还有许多国家的消费量都很可观。

我国的山东、辽宁、宁夏、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区)也相继建立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厂,产品以蔬菜、水果、调味品为主。

冻干食品质量轻,复水快,色、香、味俱佳,与罐装食品、冷冻食品相比,以其运输、储存等经常性费用较低等优点,日益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一直是人们致力加以改善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国外有一些关于真空冻干与其它方法组合的干燥试验研究报道,人们在不断认识冻干过程本质的基础上,正在探索采用联合干燥,如微波-冻干联合,远红外-冻干联合,热风-冻干联合等解决方法,其
目的都是期望能在保证制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降低能耗。

3.1.3超高压技术
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密封于弹性容器或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常以水或其它流体介质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在高静压(一般为100~900MPa)下处理一段时间,以达到加工保藏的目的。

超高压加工食品的原理为在超高压下食品中的小分子(如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将缩小,而蛋白质等大分子团组成的物质还仍保持原状。

这时水分子就要产生渗透和填充效果,进
3.1.4?
十分广泛。

此外,食品加工中液氮低温研磨技术、改善食品原料加工特性技术、冷冻浓缩技术等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开发活跃的高新技术,值得研究、开发。

袁惠新等人的研究表明,许多可食动植物、微生物等原料都可用超微粉碎设备加工成超微粉,甚至动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也可以通过超微化后被人体吸收。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是食品加工业一种新的手段,对于传统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开发必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目前日本、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果味凉茶、冻干水果粉、超低温速冻龟鳖粉等都是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而成的。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生产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超徽粉碎技术必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为食品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1.5?膜技术
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化,因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

②膜分离过程是在压力驱动下,在常温下进行分离的,特别适合于对热敏感物质,如酶、果汁、某些药品分离、浓缩、精制等。

③膜分离技术适用分离范围极广,从微粒级到微生物菌体,甚至离子级等都有其用武之地,其关键在于选。


“六
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现在已经落后,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经济效益徘徊不前,客观上分析与其他一些工业部门相比,食品工业相对处于高消耗、高成本、低技术、低效益的特点。

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增长速度较快,高出全国
平均增长率;另一方面,这种增长速度大多数是依靠扩大外生产,铺摊子,上项目来实现的,存在着资金投入多,资源消耗大,质量档次低,产出效益小的问题。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以其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技术更新换代快
要性(2
向联系(
4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现代食品工业为满足人们的营养和消费需求,正向着追求安全、营养、美味、快捷、方便、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往往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开发新产品的要求。

因此,依靠科学采用高新技术将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将会朝着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营养成分和其固有的品质,且生产能耗低、效率高、效益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中
.朱文
[沈阳农
品与机
Abstra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