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ppt课件
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ppt课件
四、突触与信息传递
ppt课件
12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一)中枢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1)定义:神经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导 致离子通道开放并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或抑制性突触后电 位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快、作用强、选择性高。 (2)递质的鉴定标准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储存于突触小泡内;由前膜释放, 与后膜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存在失活或消除的方式;有拟似 剂和阻断剂。
二、氨基minobutyric acid,GABA)抑制性氨基酸
[分布] 在大脑、海马和小脑皮层含量较高,纹状体-黑质的纤 维释放
[受体] GABAA 、GABAB 、GABAC受体 [功能] 产生镇静、抗焦虑、抗惊厥等作用,也参与疼痛的调 制,神经内分泌和垂体激素分泌和摄食行为的调节。(相关疾 病)
ppt课件
5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p.107)
一、神经元(nerve cell)
1. 结构: 胞体、树突、轴索 2. 功能:(1)感受刺激,并将信息传入中枢
(2)中枢分析、综合 (3)传出,产生效应 (4)有些分泌激素(神经分泌)。 3.分类:传入、中间、传出神经元
ppt课件
6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药理学
Pharmacology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联系方式
Tel: 86185232
G实验楼309室 Email: spma@
第十二~二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ppt课件
3
第十二~二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特点]
1、以“病”或“症”为主线; 2、药动学、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
8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三、神经环路
不同的神经元组成各种神经环路,进行信息传递作 用的部位是突触。
1、 辐散式 感觉传入途径多见。 2、 聚合式 运动传出途径多见。 3、 链锁状与环状联系 空间和时间上扩大兴奋。
有反馈功能、后放。
ppt课件
9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四、突触与信息传递
ppt课件
20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四、多巴胺(dopamine,DA) [分布] 黑质-纹状体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中脑-皮质系统通路 结节-漏斗通路 [受体] 分为D1--D5 [功能] 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等。
突触:神经元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一)经典突触(化学性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接触并传递信息 的部位。
(二)突触的基本构造 1.突触前组分 2.突触后组分 3.突触间隙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贮存、释放、消除、 再摄取等
ppt课件
11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ppt课件
14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二)受体 1.定义: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
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2.受体激动剂: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特定生
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3.受体拮抗剂: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占据受体,
使激动剂不能与受体结合。
ppt课件
15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应四大模块; 3、同病(症)异治,药物众多。
[学习方法]
1、掌握共性、关注个药;
2、灵活应用基础知识;
3、死记硬背与融会贯通。
ppt课件
4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p.97)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其中中 枢神经系统(CNS)起主导和协调作用。
CNS的结构和功能复杂。 作用于CNS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突触传递的 不同环节,从而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
ppt课件
13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
2.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对递质的效应 起调制作用(增强或削弱)的一类化学物质。如NO 、AA等。作用开始慢而持久,但范围较广。
3.神经激素(neurohormone):神经肽类。释放后 进入血入血液循环,到达远隔的靶器官发挥作用。
ppt课件
18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2)谷氨酸(glutamate,Glu):兴奋性氨基酸
[分布] 极为广泛(大脑皮层和脊髓背角含量高)。初级感觉传入粗纤维 和大脑皮层内的兴奋性递质,参与突触的可塑性活动(脑内50%以上)。
[受体] ①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AMPA受体(α-氨基羧甲基噁唑丙酸)、KA受体(海人藻酸)。②亲代谢 型受体
2、胆碱能投射神经元。组成胆碱能基底前脑复合体和胆碱能桥脑-中脑-被 盖复合体。
[受体]绝大多数脑内胆碱受体是M-受体(M1-5, G-蛋白耦联受体),N受体(配体门控受体离子通道)仅占不到10%。 [功能]主要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相关疾病)
ppt课件
17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1. 分类:星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 管膜细胞。 2. 功能:支持、营养和绝缘作用,维持神经组织内环境稳 定。还参与修复与神经再生的调节。(因其与一些神经精神 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经成为研发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药物的重要靶标)。
ppt课件
5 4.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 (1)特异性(2)饱和性 (3)可逆性
5. 受体的作用机制 (1)通道型受体(化学门控通道或亲离子型受体) (2)G-蛋白耦联受体(促代谢型受体)。多数受体 属于这一家族。
ppt课件
16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分布]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分布类型(通路): 1、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经回路的组成。如在纹状体、嗅 结节、隔核、伏隔核等神经核团。
[功能] 参与快速的兴奋性突触传导,在学习、记忆、神经元的可塑性、 神经系统发育及某些脑部疾病等发挥重要作用。
ppt课件
19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三、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 [分布]相对集中在脑桥及延髓,从蓝斑核向前 脑方向发出3束投射纤维
[受体] α1 受体、α2 受体、β受体。 [功能] 参与觉醒、情感、痛觉调制、学习和记 忆、心血管调节和药物依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