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专题二-散文阅读-1-阅读技法-散文文本阅读必备核心素养PPT课件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专题二-散文阅读-1-阅读技法-散文文本阅读必备核心素养PPT课件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散文阅读
——散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
考纲 要求
断并对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 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 品的意蕴,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③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 比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④情景关系富于变化: A.以景勾连情思:如“景物依旧,但时光流逝、人事已 非,自然能生出伤感怀旧的情感”。 B.以景渲染气氛: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 出某种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表达出来。 C.因景的变化而生出情思:景物本身会有变化,从而使 人产生欢愉或悲愁等种种不同的情思。
过程
(2016·高考天津卷 T16)作者回忆童年 迷路的经历,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
(2017·高考全国卷Ⅱ T6)作者交替使用 “你”和“我”两个 不同的人称,其中蕴 含着怎样的态度?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 析。
散文的特点
高考命题点
高考例证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
(2017·高考全国卷
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
特点: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 方面,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抒情。
③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 显志;篇末点题。 ④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 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 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1.写景状物类 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 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 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1)体裁特点 ①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 突出其可感性。
②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 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考情 研读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1. 考纲解读:江苏考纲没有什么变化,但全国卷考纲 却有了变化:(1)增加了“理解”,就相应增加了两个 新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这一层级在散文阅读中会出现。(2)作为 “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可能 会出现在散文试题当中,如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等。 (3)题型将更趋多样化,更具灵活性 2.考查情况。2009 年考查了散文, 2013、2015 年又 考查了散文, 其他年份虽然都考查了小说,但 2017 年三套全国卷有两套考查了散文。这透露出一个信息, 江苏高考可能考散文,因此要重视散文的备考 3.试题样式。2017 年高考江苏卷在文学类文本部分 分值没有变化,依然是 20 分,小说题型也没有变化, 如果 2019 年高考江苏卷考查散文,那么散文阅读题型 也将考查 4 道简答题 4.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高考命 题点
高考例证
散文行文“散”:行文方式 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 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
散文结 构思路 类
形 散
物写景、景中触情;可以细 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旁 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 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 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
鉴赏散 文技巧 类
(2015·高考山东卷 T22)
散文的语言更具文学特色,风 探究散文主 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
格更具多样性,内涵更为丰富 旨意蕴类 丰富,设置巧妙。请结
蕴藉
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二、依文体特征和命题点来读文 根据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把散文分为写景状物
类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 四类。
(3)快速读文步骤
2.议论说理类 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 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 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类散文包括杂文、 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 (1)体裁特点 ①内容的丰富性。在思维形式上,议论说理类散文如天马 行空,自由无羁,便于作者将平日积累的大量知识,根据实际 需要,精心选择鲜活生动的材料,恰到好处地运用,使文章言 之有物,内容充实,显示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厚重耐读,更易 于打动读者。
第三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专题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准备从分析散文结构、概括 散文内容要点、赏析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散文 探究常考题型等方面来突破。
一、散文文体特征与命题点的结合 从广义上讲,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
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现代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行 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 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现 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
ⅡT5)结合全文,说明
意蕴等。“神聚”,指文章表 理解或鉴赏
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无 散文语言类
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 神
方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 聚
想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说,“字
文中“窗子”的含意。 (2017·高考全国卷 ⅢT5)结合上下文,分 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的含意。
里行间”就是指散文的语言,
D.寓情于景:利用想象、联想,作者将主观的情感直接 寄托在景物之中,所描摹的景物都充满作者当时的情感。
E.取代表性的景以凸显情:作者描写的景本身已具备明 显的象征意义,如月的阴晴圆缺,如草的春风吹又生,如水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融情于景就显得自然,也能引发读者共鸣。
(2)常见的结构形式 ①静赏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 景点。 特点:赏景的缘由;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 方式来深化主题。 ②情索式(以情感线索来连缀景物):情的缘起——情的积 蓄——由情及人——情的归结。
散文的特点
高考命题点
高考例证
散文取材“散”:散文
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
(2016·高考天津卷
形 富 间的 奇限 巧制,。不上受下时几间千和年空,归纳概括内
T18)作者深情地诠 释了母语的多重意
散 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 容要点类 义,请结合全文加以
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
概括。
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散文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