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是握拍。
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是打好羽毛球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正确的握拍,才能在击球时充分发挥手指和手腕的作用。
2、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有两种,一种是接发球的姿势(单打和双打),二是球发出后准备击球的姿势。
接发球时应该采取两脚前后站的方法,既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两脚距离稍比肩宽,脚跟提起。
接发球后的准备动作应该是双脚平行站法,两脚的距离等肩宽,右脚稍前,多于左脚半个脚掌,两脚脚跟微提,随时起动。
3、打高远球的挥拍的规范动作。
我认为,大家最好先练习挥拍的动作。
正确的挥拍动作,可以使你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节省体力减少伤病。
但有些朋友有天生的力量,用不正确的姿势同样可以把球打的很远及打出一些漂亮的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不想改,也不能勉强,毕竟有些朋友是为了健身和娱乐。
因为,在改动作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特别别扭,抱怨说:改了动作我连球都不会打了。
是呀,习惯成自然,要改掉长时间养成的习惯的确很难。
但当你坚持下来以后,相信你会感觉到正确的挥拍动作在打球过程中可以使你较好的控制球的落点更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力量。
在击球前,首先侧身,右脚在后,右脚作为支撑点。
挥拍时要以肘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后绕,主要靠小臂的挥动速度和手腕、手指的力量击球,当然还有转腰的力量。
特别要注意侧身,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在发力时要把重心放在右脚上。
在杀球时,建议朋友们用单脚起跳杀球,这样做有助你在杀球后迅速起动。
挥拍速度与力量的关系。
力量在挥拍时很重要,但不是起绝对因素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搞投掷和举重项目的运动员他们的手臂力量比羽毛球运动员的手臂力量要大得多,但如果要他们来和羽毛球运动员比杀球的力量的话,结果,我就不必说啦。
原因就在于挥拍的速度,挥拍的速度越快,产生的力量就越大。
在很多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运动员身材单薄,但杀出的球势大力沉,球速象出膛的子弹一样。
所以,有速度再加上力量是最完美的啦。
4、非持拍手的作用。
有些朋友忽视了非持拍手的作用,认为那只手在击球时举起无非是为了好看或者是摆照型,放在哪儿都无所谓。
非持拍手在击球时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它可以让你保持平衡,同时,在击球时向一侧摆动可以起到带动你的转身,加大你的腰腹力量,千万不可小视呀。
5、击球时球拍的角度和击球点的选择。
击球时拍面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击球点,从而达到你击球的目的,击出球的效果是不同的。
在打高远球时,球拍面稍微向上,击球点在头上方,手臂向前上方发力。
打平高球时,拍面向前,击球点稍微靠前,手臂向前上方发力。
杀球时,击球点在前上方,球拍面在击球时向下,同时利用小臂、手腕和手指速度和力量向下挥动。
打劈吊球时,手指控制球拍拍面,击打球托的右侧或左侧,手腕和手指下压,改变球的方向,同时要注意保持动作的一致性。
6、步法。
步法分为:1、上网步法2、中场移动步法3、后场步法。
步法的训练非常重要,所有步法在起动时大多是先起动右脚,步法的结束也在右脚上。
当然,左手握拍的朋友相反。
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步法的调整和运用,即步法的衔接。
7、网前球。
推球、勾球、撮球是羽毛球技术中的轻技术之一,技术难度较大。
主要是把握在触球时,持拍的手一定要放松,尽量用手指控制球拍,这样才能打出高质量的球。
8、打好高远球和学会步法是羽毛球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术。
如果你可以在极被动的情况下把球回到对方的后场,你可以灵活的运用步法,那么,在羽毛球业余比赛中,有很多人将败在你的拍下(一)球拍的握法握拍是最基本的关键, 球拍如握得不正确, 打起球来就会感到吃力与不便. 1. 正手击球握拍法:-- 握法自然, 彷佛和人作握手状-- 球拍与地面成九十度, 虎口正对拍框的侧面, 姆指与食指贴在球拍的宽面上-- 拇指与食指成V字形分握拍柄的两边. 其它三指与食指稍离开些-- 位置宜适中, 不能握得太上或太下-- 力度要恰当, 不可过松或过紧, 掌心不要同紧拍柄, 否则会妨碍腕力的发挥-- 正手击球法中又分击长球, 短球, 杀球, 抽球, 拦网等 (握拍法皆一致) -- 握拍的要点在于放松及灵活2. 反手击球握拍法:-- 握拍法与正手击球握拍法略有不同-- 将球拍柄部稍向右方转移-- 右手大拇指, 正贴住靠近身体左侧柄部最宽的一面.反手击球时, 羽球的飞行速度较慢, 若把拇指稍移动则可发挥杠杆作用而增加球拍的压力, 使球飞得远些.3. 拦网握拍:-- 将球拍直立, 放于胸前, 球拍面向网, 虎口对准拍柄的宽面上, .以握拍手握之. 这种亦可称为西方式握拍-- 常用以拍击刚越网而过的羽球-- 是双打网前球员常用的一种握拍方式补充:-- 除了以上的握拍法之外, 握拍亦有长短之分-- 长式, 短式的握拍法, 乃是指握拍时, 握拍手与握把尾端的关系位置而言-- 手掌极端靠近球拍握把尾端时为长式, 相反则为短式-- 短式握拍法在双打中, 位于球场前方的球员常采用, 因其便于挥拍和准确性较高之故(二)执球羽球的构造很细致, 所以执球时, 以不损及羽球的形状为原则.执球法有三:1)羽毛部执球法2)球腰部执球法3)球头部执球法1. 羽毛部执球: 大拇指, 食指轻握羽毛部分.2. 球腰部执球法: 大拇指, 食指, 中指圈住球腰部; 无名指托住羽球头部.3. 球头部执球法:--大姆指, 食指圈住羽毛球头部--中指托住羽毛球头部 --大姆指, 食指圈住羽毛球头部--中指托住羽毛球头部(三)基本击球动作羽球的击球动作可分为准备姿势, 预备击球动作(引拍动作), 击球动作, 跟进动作, 击球位置等段落.1. 预备姿势全身放松, 收腹, 膝与肘略屈, 眼注视羽球前进的方向, 双脚前后或左右开立均可, 体重平均由双脚支持.2. 预备击球动作当对方球员将羽球拍过来时, 接球员必须由预备姿势发展到击球动作. 预备击球的动作有:--高正手预备动作--低正手预备动作--高反手预备动作--低反手预备动作3. 击球动作动作完成需时最少, 动作却最复杂. 击球动作的要领为肌肉紧张用力, 击球后肌肉即放松.4. 击球位置击球动作的有效与否, 有赖球员站立在位置的适当. 如位置不对, 不但无法将球击得十分有效, 甚或无法还击. 因此, 站立适当的击球位置是有效击球的先决条件.5. 跟进动作击球之后的动作, 有助整个击球动作的发挥, 以及, 接下一来球的准备, 不容忽视.上手击球之击球点(四) 发球法发球是羽毛球比赛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 因为于羽毛球比赛中, 得分是先要得到发球权. 发球的一方才可得分, 接发球一方即使赢了, 亦只是得到发球权. 而发球又与整体战略有密切的关系, 发球的好与坏又直接影响下一拍的主动性.发球大致上可分为正手发球及反手发球两种. 正手可发出高球, 平高球, 抽球及短球(网前球). 而反手因受挥拍之距离所限, 故只能发出短球, 抽球及平高球.羽球规则第14条规定, 发球规则:1. 发球时, 双足必须与地面接触, 并不得移动. 球拍弹出的一杀那起, 脚方可离地.2. 球拍击到羽球的瞬间, 触及羽球的位置不可高过发球者的腰部.3. 球拍击球羽球的瞬间, 球拍握把前任何部份, 须在握拍右手的下方.1. 发球的种类i) 高长球(高远球)ii) 短球(网前球)iii) 平快球(平射球/抽球)iv) 平高球i) 高长球高长球多用于单打中, 特点是发出的球又长又高, 直落对方的后底线. 这时发球的人, 不但可以利用这段较长飞行时间整备姿势, 另一方面, 因此会从高处急剧下降, 所以也可以扰乱对方的阵势.高长球的缺点是, 如发球发得不好(不够长或不够高), 会被对方占了主动. 动作分析准备动作-- 发球位置靠近中线, 距离前发球线大约一米-- 用正手握拍, 双脚分开站立, 与肩同宽, 左脚在前(脚尖向网), 右脚在后(脚尖向右斜前方), 重心在后脚上引拍动作-- 左手持球放于胸前, 右手握拍自然屈肘于右侧-- 身体稍微向右转, 使左肩对网-- 右手伸展, 提至肩膊高度, 前臂, 手腕伸展打开击球动作-- 身体由右向左转, 球拍由后向前, 下向上摆动-- 重心由右脚前移至左脚, 右脚跟抬起-- 以上臂带动前臂, 再带动手指, 手腕闪动击球-- 当球和拍弦接触时, 以轻微腰力和自然大弧度摆动配合-- 以球拍正面击球, 击球位置在身体的前方及腰以下膝以上跟进动作-- 击球后, 右手顺势自然向左上方挥动ii) 短球(网前球)这是羽球越过网上缘而飞至对方的短发球线内侧附近, 或落在左右角地方的发球法. 发短球的优点是可争取主动进攻, 故大多用于双打或混合双打中, 单打较少采用. 球的特点是「刚刚过网」而落在对方场区的前发球线附近.发球时, 可不用发长高球那样大弧度摆动小臂. 当球和拍弦接触时, 可尽量利用小臂摆动和手腕力的闪动带些切球动作.技术重点-- 发球位置稍前于单打发球, 站近短发球线-- 左脚在前, 左肩朝向对方, 重心放在后脚-- 球拍靠近身体, 前臂移动幅度不要太大-- 主要以前臂及手腕用力, 握拍要放松-- 击球时, 手腕打开, 轻推发力-- 击球点在身体的前方-- 击球后, 顺势把球拍向上抬高, 放于身前, 拍头向上, 准备迎击下一球正手发短球反手发短球iii) 平快球(平射球/抽球)这种发球的特点是具有相当的速度, 对方不易应付得好, 而对方回过来的球往往威胁不大, 给己方造成有利条件.这种发球, 落点与长球相同, 球行速度较快, 过网的高度约与发短球相同. iv) 平高球平高球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发球. 弧度比高远球为少, 但球速比高远球快, 落点于对方后场区发平高球要注意球的弧度, 虽要比高远球低, 但亦要有足够的弧度把对手压往后场. 若弧度不足的话, 会被对方在中场截击, 占主动权这种发球在单打和双打的比赛中亦有使用技术重点:-- 准备位置, 引拍动作及跟进动作与发高远球基本相同-- 发球位置可较高远球为后, 以便发出较少弧度的球-- 击球时, 不须以最大力向上挥动, 而改为稍向前发力, 使弧度较少2.) 发球的落点-- 落点就是击出的球所坠落的位置-- 要使球落在自己需要的位置上, 方能控制全局-- 落点的好坏和球路, 战略及主动性有很大的关系-- 球的理想落点, 是场内的四个角落和两条近边线-- 若让对方跑到老远的地方去击球, 引导对方来回奔跑, 消耗他的体力, 此为最佳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