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20学年(下)七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六页,23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 古人云“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 教多”你认为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 在封建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 .严酷刑法,实行残暴统治
B .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 .奢侈腐化,心狠手辣
D .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3.唐朝时期有许多新的发明,其中农民创制的新的浇灌工具是( ) A .翻车 B.筒车 C.水车 D.耧车
4.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上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用人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隋朝时期,读书求学的人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
官的史实。

最有可能造就这些读书人的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官员推荐 D.科举考试
6.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特权
7.“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最能体现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学、生产技术等技术
②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③令玄奘西游天竺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8. 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唐朝开元通宝日本的合同开珎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9.《西游记》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戒贤
10.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感触不同 B.受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1.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的人是(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展子虔 D.颜真卿
12.我国著名的书法碑刻《玄秘塔碑》立于公元841年,今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他的作者是()
A.颜真卿 B.怀素 C. 柳公权 D.王羲之
13.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指的是()
A.刘邦 B.李渊 C.赵匡胤 D.忽必烈
14.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5.岳家军赢得人民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战争
C.他被秦桧诬陷蒙冤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方获得持久和平
16. 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
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茶树
C.棉花大豆
D.棉花玉米
17.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宋朝政府设市舶司,来管理()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海外贸易
19.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本原因是( )
A.金属货币很重,携带不方便
B.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C.金属很贵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下面那一项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
B.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人手
C.自然条件优越
D.那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分三小题,共30分)
21.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 “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朕常
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二中的“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分别是什么含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4分)
(4)材料三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2.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日本文化受中国影响深远.
(12分)
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史书记载东汉曾有一位皇帝赠给日本使者一枚金币,上写“汉委奴国王”,近代这枚印又在日本被发现。

材料二见下图
图一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图二唐朝开元通宝图三日本的合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于708年)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和日本之间友好往来的历史最早追溯到什么朝代?(2分)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的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明珠。

那么它的设计者是﹍﹍﹍﹍﹍﹍(2分)
(3)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说明日本人深受唐朝影响,
你还能举出此时期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事例吗?(各举一例)(4分)
①文化方面:﹍﹍﹍﹍﹍﹍﹍﹍﹍﹍﹍﹍﹍﹍﹍﹍﹍﹍﹍﹍﹍﹍﹍﹍﹍﹍﹍﹍﹍﹍﹍﹍﹍﹍
﹍﹍﹍﹍﹍﹍﹍﹍﹍﹍﹍﹍﹍﹍﹍﹍﹍﹍﹍﹍﹍﹍﹍﹍﹍﹍﹍﹍﹍﹍﹍﹍﹍。

②社会生活方面:﹍﹍﹍﹍﹍﹍﹍﹍﹍﹍﹍﹍﹍﹍﹍﹍﹍﹍﹍﹍﹍﹍﹍﹍﹍﹍﹍﹍﹍﹍﹍﹍
﹍﹍﹍﹍﹍﹍﹍﹍﹍﹍﹍﹍﹍﹍﹍﹍﹍﹍﹍﹍﹍﹍﹍﹍﹍﹍﹍﹍﹍﹍﹍﹍﹍﹍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除了日本与唐朝的友好往来外,天竺、新罗和唐朝还进行友好往来。

据此你认为唐朝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5)请你谈谈我国外交有何优良传统?(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各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再不同时期呈现不同
的特点。

(6分)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辽、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中,既与南宋并立又曾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哪个?(2
分)(2)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关系主流是什么?(4分)
树人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二
部分:
非选
择题(30分)
21.材料分析题(12分)
(1)唐太宗李世民(2分);贞观之治(2分)
(2)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
(3)以史为镜是指要吸取隋亡的教训;以人为镜是指善于听取魏征等大臣额进谏;
(各1分)虚心纳谏(2分)
(4)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22.料解析题(12分)
(1)东汉(2分)
(2)鉴真(2分)
(3)①文化方面: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或唐诗、书法等在日本的广为流传)。

②社会生活方面:饮食、服饰、茶道、重阳节登高习俗,还保留了唐朝的某些
风尚。

(4分)
(4)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
(5)传播友谊,友好往来,以诚相待(和为贵),共同发展,和平外交。

(2分)23.简答题:
(1)西夏(2分)
(2)特点:时战时和,同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主流是友好交往、和平相处。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