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情绪和情感

第6章情绪和情感

第六章 情绪和情感
Contents
1 2 3 4 5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第二节 情绪理论
第三节 情绪状态及其调节 第四节 情感与情操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三、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四、情绪的中枢机制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 的体验。 在心理学中,原始的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 联系的心理活动,动物和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与社会 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 需要:指人的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 和悲哀四种。
2 坎农—巴德理论
该理论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 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 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 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 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 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 激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 的,它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案例1:有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 钉子,并且告诉他,当他想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 后院的围墙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40跟钉子。慢慢地 ,男孩可以控制他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所以每天钉下的 钉子也跟着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情绪比钉下哪些钉子 来的容易一些。后来,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 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 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于是 ,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的很 好。但看看那些围墙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墙将永远不能恢 复从前的样子了,当你生气时所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 会留下很难弥补的疤痕,有些是难以磨灭的呀。”从此,男 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紧张: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对某种意外
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所面临的事件产生的 新要求不一致,新异情境的要求是个体过去所未经历过的;或者当个 体已有的经验不足以使其对付当前的境遇时,产生无能为力的压力感 和紧张感,这都会导致个体进入应激状态以备应对。 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行为表现的角度:情绪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 具有直观性,冲动性等明显的行为表现;情感与客观 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具有内隐性。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例如接受喜欢的花很兴奋,就 蕴含着对美的欣赏之情。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 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如对


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
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高兴时音调轻快
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
试一试:试着大声念出“我不认识他” 这个句子,以传达出以下各种情绪。 生气的时候 讽刺的时候 害怕的时候 惊讶的时候 厌恶的时候 快乐的时候
情绪表现具有先天遗传性 达尔文在1872年所出的 《人和动物的表情》一书 中认为,人类的情绪表达 是从其它动物的类似表达 中进化而来的。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生理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 表现的变化或活动。 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 眼部肌肉、颜面肌
肉和口部肌肉的变
化来表现各种情绪 状态。
体态表情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绪和情感。 欢乐时,手舞足蹈 悔恨时,顿足捶胸 羞怯时,扭扭捏捏
3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 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 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 就是说,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 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 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反应。
第三节 情绪状态及其调节
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它对人的生活有 着重大的意义。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情绪状 态主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也有著作中 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
情绪和情感的构成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eg.愉快的体验必然伴随着欢乐的面容或者手舞足蹈的外显行为
2.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3.生理唤醒——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 系统,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
eg.悲伤会导致高心率,而快乐却是低心率。虽然气愤和恐惧都会使 心率加速,但气愤会导致高的皮肤温度,而恐惧则导致低的皮肤温度。
1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 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 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 —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2 沙赫特的三因素情绪理论
该理论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 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 键作用。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 的情绪经验。
情绪管理
复旦投毒案折射出情绪管理教育匮乏——林森浩在回答缘 何投毒时承认:“其实我跟他之间没什么矛盾……我个人 没有把负面情绪调整好。这个负面情绪也不来自他人所说 的被当众批评等事情,而是来自我跟宿舍另外一个同学之 间的关系。”(《京华时报》2月19日报道) 由于生活琐事导致情绪不满,产生“既然他伤害了我,那 我也伤害他”的念头。 情绪管理教育如果缺位,孩子的脾气只会越来越大,将来 走向社会难以坦然面对挫折。 家庭比学校更适合进行情绪管理教育。
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情感有重要作用。
网状结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影响。
大脑皮层,特别是额叶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具有密切关 系。积极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消 极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一)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引起的。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
激情。 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
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
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当的评估,容易出现轻率的举 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 激情并非都是消极的,它也可以成为激励个体积极活动强 有力的推动力。
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 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 了。”——亚里士多德 做好情绪管理,成为情绪的主人,要先觉察自我的情绪,并 能觉察他人的情绪。可采用如下方法: 选择情绪 转移情绪(冷却或转移注意力) 学会制怒(或适当表达愤怒) 助人为乐 宣泄情绪(进行自我教导) 替代术(使用替代想法或理情治疗法) 放松心情
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性
快感度 愉快&不愉快,敬仰&鄙视,热爱&憎恨 激动水平,激动与平静之分 狂喜 暴怒 & 麻木 冷漠 强度 微愠—愤怒—大怒—暴怒—狂怒 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
紧张度
互相转化:喜极而泣 破涕为笑 乐极生悲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需要的角度: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发生的角度:情绪发生得早(出生后一个月后),情 感发生得晚(出生一年后)。 稳定性的角度:都具有情境性,但情绪不稳定,会随 着情境变化而变化;情感更具有稳固性和长久性,一 般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
焦虑:美国精神病联合会将其定义为“由紧张、烦躁不 安或身体症状所伴随的对未来危险和不幸的忧虑预期。”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焦虑包含有紧张、不安、恐惧、愤怒、烦躁、压抑等情 绪体验。
大学生,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吗?
Emotion原指从一地方移至另一地方。 情绪是一个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 程,也是身心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德国柏林的罗纳德教授分别对3.8万名健康人及1.8万名 癌症和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在这些病例中,只有30%的发病原因是纯粹 的生理原因,70%的致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关。 大学入学后情绪不能及时调整,将可能导致焦虑。
情绪管理四部曲 觉察情绪 接纳正常的情绪 表达情绪 学会管理情绪 a.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b.培养至少2项兴趣爱好 c.照顾或帮助他人 d.时常听轻音乐或者大自然音乐 e.和情绪稳定的人交往 f.至少有2个可以谈隐私的知心朋友,实在没有,至少要有 一个心理咨询师。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沙赫特的三因素情绪理论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1 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 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 性变化而产生的。 “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 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 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换言之,情绪体验并 不是由刺激而是由对刺激反应之后产生的生理变 化引起的。
表情是否具有普遍性?
愉快 愤怒
惊奇
悲哀 厌恶 恐惧
四、情绪的中枢机制
情绪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情绪是由 大脑中的神经元回路所控制的,由这些回路整合加工情绪 信息,产生情绪行为。它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 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 存在两种基本的情绪系统,即趋近系统和退缩系统。 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情感, 如愉快、兴趣等。 退缩系统帮助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威 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如厌恶 和恐惧等。 趋近和退缩系统是由部分独立的回路执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