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相似(大题培优)附答案

中考数学相似(大题培优)附答案


此时,∠ ABM=∠ BAC=90°,∠ AMB=∠ BAM=45°,BM=AB=AC. ∴ 四边形 ABMC 是正方形. ∴ ∠ BMC=90°, ∴ ∠ AMC=∠ BMC-∠ AMB=45°, ∵ ∠ BAM=∠ DAE=45°, ∴ ∠ BAD=∠ MAE, 在等腰直角△ BAM 和等腰直角△ DAE 中,
方形 AMEF,点 N 为正方形 AMEF 的中点,连接 CN,若 BC=10,CN= ,试求 EF 的长. 【答案】(1)NC∥ AB (2)解:∠ ABC=∠ ACN,理由如下:

=1 且∠ ABC=∠ AMN,
∴ △ ABC~△ AMN


∵ AB=BC,
∴ ∠ BAC= (180°﹣∠ ABC), ∵ AM=MN
∴ ∠ PMC=∠ C=90°, ∵ AD∥ BC, ∴ ∠ D=90°,△ OAP∽ △ OBQ,
∴ 四边形 PMCD 是矩形,

∴ PM=CD=3,CM=PD=2t,
∵ AD=6,BC=4,CQ=t,
∴ PA=2t-6,BQ=4-t,MQ=CM-CQ=2t-t=t,

,解得:

∴ MQ=

又∵ PM=3,∠ PMQ=90°,
∴ tan∠ BPQ=

【分析】(1)点 P 作 PM⊥BC,垂足为 M,则四边形 PDCM 为矩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
就可以利用 t 表示,就得到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以 B、P、Q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 PQ=BQ、BP=BQ、PB=PQ 三
种情况,在 Rt△ PMQ 中根据勾股定理,就得到一个关于 t 的方程,就可以求出 t。
(3)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比例可列式求出 t,从而根据正切的定义求出值;
(4)首先假设存在,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证。
3. (1)问题发现:
如图 1,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等边三角 形 AMN,连接 CN,NC 与 AB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深入探究: 如图 2,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BA=BC,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 等腰三角形 AMN,使∠ ABC=∠ AMN,AM=MN,连接 CN,试探究∠ ABC 与∠ ACN 的数量关 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如图 3,在正方形 ADBC 中,AD=AC,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正
∵ AE=BE,EH⊥AB, ∴ AH=BH, ∴ AM=BM, ∵ ∠ ABC=45°, ∴ AM⊥BC,△ B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D=DE,∠ ADE=90°, 易得△ ADM≌ △ DEG, ∴ DM=EG, ∵ ∠ EMG=∠ BMH=45°, ∴ △ EM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正方形 ABCD、等腰 Rt△ BPQ 的顶点 P 在对角线 AC 上(点 P 与 A、C 不重合),
QP 与 BC 交于 E,QP 延长线与 AD 交于点 F,连接 CQ.
(1)①求证:AP=CQ;②求证:PA2=AF•AD; (2)若 AP:PC=1:3,求 tan∠ CBQ. 【 答 案 】 ( 1 ) 证 明 : ①∵ 四 边 形 ABCD 是 正 方 形 , ∴ AB=CB , ∠ ABC=90° , ∴ ∠ ABP+∠ PBC=90°, ∵ △ B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P=BQ,∠ PBQ=90°,∴ ∠ PBC+∠ CBQ=90° ∴ ∠ ABP=∠ CBQ,∴ △ ABP≌ △ CBQ,∴ AP=CQ; ②∵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DAC=∠ BAC=∠ ACB=45°, ∵ ∠ PQB=45°,∠ CEP=∠ QEB,∴ ∠ CBQ=∠ CPQ, 由①得△ ABP≌ △ CBQ,∠ ABP=∠ CBQ ∵ ∠ CPQ=∠ APF,∴ ∠ APF=∠ ABP,∴ △ APF∽ △ ABP,
∴ tan∠ CBQ=tan∠ CPQ= . 【解析】【分析】(1)①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证 △ ABP≌ △ CBQ , 可 得 AP=CQ ; ② 利 用 正 方 形 的 性 质 可 证 得 ∠ CBQ=∠ CPQ , 再 由 △ ABP≌ △ CBQ 可证得∠ APF=∠ ABP,从而证出△ APF∽ △ ABP,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证; (2)由△ ABP≌ △ CBQ 可得∠ BCQ=∠ BAC=45°,可得∠ PCQ=45°+45°=90°,再由三角函数可
在△ ABM 与△ ACN 中,
, ∴ △ ABM≌ △ ACN(SAS), ∴ ∠ B=∠ ACN=60°, ∵ ∠ ANC+∠ ACN+∠ CAN=∠ ANC+60°+∠ CAN=180°, ∴ ∠ ANC+∠ MAN+∠ BAM=∠ ANC+60°+∠ CAN=∠ BAN+∠ ANC=180°, ∴ CN∥ AB; 【 分 析 】 ( 1 ) 由 题 意 用 边 角 边 易 得 △ ABM≌ △ ACN , 则 可 得 ∠ B=∠ ACN=60°, 所 以 ∠ BCN+∠ B=∠ BCA+∠ ACN+∠ B=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求解;
AH= AB= AG,AE= AD.


∴ △ AGD∽ △ AHE;
(2)解:分三种情况:①当 B 与 D 重合时,即 BD=0,如图 3,此时 AB=BE;
②当 AB=AE 时,如图 4,此时 E 与 C 重合,
∴ D 是 BC 的中点, ∴ BD= BC=2 ; ③当 AB=BE 时,如图 5,过 E 作 EH⊥AB 于 H,交 BC 于 M,连接 AM,过 E 作 EG⊥BC 于 G,连接 DH,
( 2 ) 由 题 意 易 得 △ ABC ~ △ AMN , 可 得 比 例 式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易得
∠ BAM=∠ CAN,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 ABM~△ ACN,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
解;
(3)要求 EF 的值,只须求得 CM 的值,然后解直角三角形 AMC 即可求解。连接 AB,
AN , 由 正 方 形 的 性 质 和 相 似 三 角 形 的 判 定 易 得 △ ABM ~ △ ACN , 可 得 比 例 式
,可求得 BM 的值,而 CM=BC﹣BM,解直角三角形 AMC 即可求 得 AM 的值,即为 EF 的值。
4.如图 1,在△ ABC 中,∠ BAC=90°,AB=AC=4,D 是 BC 上一个动点,连接 AD,以 AD 为 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 ADE,其中∠ ADE=90°.
(3)当线段 PQ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O,且 2OA=OB 时,直接写出
=________.
(4)是否存在时刻 ,使得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解:如图 1,过点 P 作 PH⊥BC 于点 H,
∴ ∠ PHB=∠ PHQ=90°, ∵ ∠ C=90°,AD∥ BC, ∴ ∠ CDP=90°, ∴ 四边形 PHCD 是矩形, ∴ PH=CD=3,HC=PD=2t, ∵ CQ=t,BC=4, ∴ HQ=CH-CQ=t,BH=BC-CH=4-2t,BQ=4-t,
得 tan∠ CPQ= ,由 AP:PC=1:3,AP=CQ,可得 tan∠ CPQ= ,再由∠ CBQ=∠ CPQ 可求出答
案.
2.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
,BC=4,DC=3,AD=6.动点 P 从点 D 出
发,沿射线 DA 的方向,在射线 DA 上以每秒 2 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 Q 从点 C 出
( 1 ) 如 图 2 , G , H 分 别 是 边 AB , BC 的 中 点 , 连 接 DG , AH , EH . 求 证 : △ AGD∽ △ AHE; (2)如图 3,连接 BE,直接写出当 BD 为何值时,△ ABE 是等腰三角形;
(3)在点 D 从点 B 向点 C 运动过程中,求△ ABE 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如图 2,由题意知△ ABC 和△ 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B=∠ DAE=45°. ∵ H 为 BC 中点, ∴ AH⊥BC. ∴ ∠ BAH=45°=∠ DAE. ∴ ∠ GAD=∠ HAE. 在等腰直角△ BAH 和等腰直角△ DAE 中,
∴ ME= MG,
由(1)得:△ AHD∽ △ AME,且

∴ ∠ AHD=∠ AME=135°,ME= DH,
∴ ∠ BHD=45°,MG=DH,
∴ △ BD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BD=DH=EG=DM= ;
综上所述,当 BD=0 或 或 2 时,△ ABE 是等腰三角形;
(3)解: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点 E 的位置记为点 M,连接 CM,如图 6,
∴ ∠ MAN= (180°﹣∠ AMN), ∵ ∠ ABC=∠ AMN, ∴ ∠ BAC=∠ MAN, ∴ ∠ BAM=∠ CAN, ∴ △ ABM~△ ACN, ∴ ∠ ABC=∠ ACN (3)解:如图 3,连接 AB,AN,
∵ 四边形 ADBC,AMEF 为正方形, ∴ ∠ ABC=∠ BAC=45°,∠ MAN=45°, ∴ ∠ BAC﹣∠ MAC=∠ MAN﹣∠ MAC 即∠ BAM=∠ CAN,




∴ △ ABM~△ ACN



=cos45°= ,


∴ BM=2,
∴ CM=BC﹣BM=8,
在 Rt△ AMC,
AM=

∴ EF=AM=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