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卷09 原电池及化学电源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原创题)下列说法找那个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B、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电流持续时间长C、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D、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解析:A错误,燃料电池,负极反应物为具有还原性的气体,B正确,C错误,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到正极,D错误,盐桥中的KCL可以和电解质反应,应该用KNO3饱和溶液答案:B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2-4)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答案 C解析A项,由锌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铜电极为正极,在正极上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错误;B项,由于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故甲池的c(SO2-4)不变,错误;C项,在乙池中Cu2++2e-===Cu,同时甲池中的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中,由于M(Zn)>M(Cu),故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正确;D项,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电解过程中Zn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正极,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错误。
2、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测电压求算K sp(AgCl)。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池中的银电极作负极B.正极反应为Ag-e-===Ag+C.总反应为Ag++Cl-===AgCl↓D.盐桥中的NO-3向右池方向移动解析若“右池中的银电极作负极”,Ag失去电子被氧化为Ag+:Ag-e-===Ag+,电极质量减轻,不符合题干中的信息“两电极质量均增大”,A项错误。
该装置图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盐桥电池,抓住“两电极质量均增大”判断,若左池Ag失去电子被氧化为Ag+,Ag+再结合溶液中的Cl-生成AgCl:Ag-e-+Cl-===AgCl,即左池的银失去电子作负极;此时右池电解质溶液中的Ag+在银电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Ag:Ag++e-===Ag,即右池的银电极为正极;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到总反应:Ag++Cl-===AgCl↓;综上所述,B项错误,C项正确。
根据“阴阳相吸”可判断盐桥中的NO-3向负极方向(即左池)移动,D项错误。
答案 C4、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然后将甲烷通入以KOH 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电池负极反应为()A.CH4-8e-+8OH-===CO2+6H2OB.O2+4H++4e-===2H2OC .CH 4+10OH --8e -===CO 2-3+7H 2O D .O 2+2H 2O +4e -===4OH -答案 C解析 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CH 4+2O 2+2KOH===K 2CO 3+3H 2O ,根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判断出负极通入甲烷,正极通入氧气,故B 、D 错误。
然后根据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 -4H 4―→C +4O 2-3,写出1mol 甲烷转移的电子数,最后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即可得负极反应:CH 4+10OH --8e -===CO 2-3+7H 2O ,故A 错误,C 正确。
5、如图为以Pt 为电极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稀H 2SO 4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极为负极,电子由a 极经外电路流向b 极B .a 极的电极反应式:H 2-2e -===2H +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 (H 2SO 4)增大D .若将H 2改为CH 4,消耗等物质的量的CH 4时,O 2的用量增多解析 a 极通入的H 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子由a 极经外电路流向b 极,A 项正确;以稀H 2SO 4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的H 2被氧化为H +,B 项正确;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c (H 2SO 4)减小,C 项错误;根据电池总反应:2H 2+O 2===2H 2O ,CH 4+2O 2===CO 2+2H 2O ,可知等物质的量的CH 4消耗O 2较多,D 项正确。
答案 C6、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 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D.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LED灯仍正常发光答案 C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锌比铜活泼,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说法正确;原电池装置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发光,说明电能转化成光能,B说法正确;锌比铁活泼,锌仍作负极,电流方向不变,C说法错误;银作正极,构成原电池,D说法正确。
7、根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Ⅰ和装置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B.装置Ⅰ和装置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C.装置Ⅰ和装置Ⅱ中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右侧烧杯移动D.放电过程中,装置Ⅰ左侧烧杯和装置Ⅱ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解析A项,Ⅰ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错误;B项,Ⅱ中正极反应式为2H++2e-===H2↑,错误;C项,阳离子向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移动,Ⅰ中阳离子向左侧移动,Ⅱ中阳离子向右侧移动,错误;D项Ⅰ中左侧发生O2+4e-+2H2O===4OH-,Ⅱ中右侧发生2H++2e-===H2↑,故pH均增大,正确。
答案 D8、(2019·铜陵模拟)如图是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每转移1 mol,便有1 mol H+从阳极室进入阴极室D.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原料较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有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值得研究与推广解析该电池为微生物电池,高温下微生物失活,故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项正确;由电子移动方向可知左侧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项正确;电子只能在外电路中移动内电路中导电微粒为阴、阳离子,C项错误;该电池符合节能环保意识,D项正确。
答案 C9、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极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 x +2x e -===Fe +x O 2-C .若有22.4 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 mol 电子转移D .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 H 2O(g)+Fe===FeO x +x H 2解析 a 极通入空气,O 2在该电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A 错误;O 2在正极发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 2+4e -===2O 2-,B 错误;由B 项分析可知,电路中有4 mol 电子转移时正极上消耗1 mol 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则通入空气的体积约为22.4 L×5=112 L ,C 错误;由图可知,铁表面H 2O(g)参与反应生成H 2,则发生的反应为x H 2O(g)+Fe===FeO x +x H 2,D 正确。
答案 D10、如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监测与控制的功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由呼气所在的铂电极流出B .H +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氧气所在的铂电极 C .电路中流过2 mol 电子时,消耗11.2 L O 2D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 3CH 2OH +3H 2O -12e -===2CO 2↑+12H +解析 由图知呼气端生成醋酸,通O 2端生成H 2O ,故呼气端为负极,通O 2端为正极。
A 项电子由呼气端流出,错误;B 项,H +由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正确;C 项,2 mol e -→12 mol O 2,但未指明标准状况,11.2 LO 2未必为12mol ,错误;D 项负极区CH 3CH 2OH 转化为CH 3COOH ,错误。
答案 B1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解析电池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A项正确;结合总反应可知放电时需吸收CO2,而充电时释放出CO2,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C,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2CO2-3+C,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C被氧化生成CO2,D项错误。
答案 D12、根据光合作用原理,设计如图原电池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外电路电流方向是a→b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D.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2 mol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电极上H2O转化为H+和O2,发生氧化反应,则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流方向应从正极到负极,即b→a,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b电极上O2得电子转化为H2O2,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C项正确;a电极上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则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为4 mol,D项错误。
答案 C1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OH--e-===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答案 A解析放电时Cd的化合价升高,Cd作负极,Ni的化合价降低,NiOOH作正极,则充电时Cd(OH)2作阴极,Ni(OH)2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A项正确;充电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项错误;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d+2OH--2e-===Cd(OH)2,Cd电极周围OH-的浓度减小,C项错误;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