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开题报告

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开题报告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2~14 周(5 月 18 日~6 月 5 日)
7.毕业设计的审核:
第15周(6月8日~6月12日)
8.总结、查缺补漏、修改不足:
第16周(6月15日~6月19日)
9.毕业设计准备答辩及答辩:
第 17 周(6 月 22 日~6 月 26 日)
冷藏车由专用汽车底盘的行走部分,与隔热保温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组成,彩钢 板,不锈钢等),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 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冷藏车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 (1)国外冷藏车市场现状:发达国家冷藏运输率达 50%以上,美、日、西欧等国家高达 80%~90%。 据有关统计,美国有冷藏车 20 多万辆,日本有 12 万辆。德、法等国也在 4 万辆左右。冷藏保温汽 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美国为 1%,英国为 2.8%,德国为 3%。 (2)国内冷藏车市场现状:我国有冷藏车约 3 万辆。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我国仅为 0.3%。由此可见在冷藏车的发展上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迅速增长,国民消费水平和观念也发生 了根本变化,食品安全、食品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温度有要求的易腐食品冷链物流业得到快速 发展,冷藏车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冷藏车的年需求量将以 20%一 25%的速度递增;应用领 域从传统的冷饮、肉类、奶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易腐食品行业,扩展到国防、医药、生物、 电子、通讯等对货物运输或车辆使用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冷藏车的分类,按车厢内温度可调范 围分为六类,按底盘吨位分为四类。 国家“十一五”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对安全、环保、节能提出更高要求,冷藏车行业在安全、 高效、节能方面不断进步,不断采用新工艺、新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减轻自身重量,改进密封性 能,提高隔热性能,车厢总传热系数一般都能达到我国标准 A 级,K≤0.4W·m:/K,符合 ATP 要 求,无热桥整体板块式保温厢体甚至可以做到 K≤0.3W·mVK;在设计上,逐步向专标准化、专业 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很多结构设计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冷藏车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其结构特点和市场定位已广为人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 政府、民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冷藏车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可以认为,冷藏车的发展进入一轮高速 增长期。未来冷藏车会继续朝着多元化、专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安全、环保、节能、高效要求 会更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应用会加快,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会更加突出。 2.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江淮货车以其优秀的品质现年生产量超过 25 万辆,在中长途物流用车市场及中高端市场中占据绝 对优势,目前已拥有遍及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的客户群体。江淮汽车以其领先的生产设备、先进的 生产基地、一流的汽车生产线、精湛的制造工艺博得高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出口量位居全国第 一。所以此次设计选用江淮货车二类底盘。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科学合理的选择二类底盘; 2、完成制冷机组的选择设计; 3、完成隔热车厢的设计; 4、完成隔热车厢与底盘连接的结构设计; 5、完成必要的强度校核和热工计算。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底盘选择 2.冷方式选择。 3.总体布置设计。 4.保温车隔热车厢设计及热工参数选择。 5.车厢的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6.制冷机组选择。 7 车门及附件设计。 8 副车架设计及安装方式。 9.动力性燃油经济型计算。 10.绘制设计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高级实 验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江淮冷藏车改装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
1.研究现状: 冷藏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广义上泛指运输易腐货物的专用汽车, 是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我国专用汽车主管机构又将其细分为保温汽车、冷藏汽车和保鲜汽车: 只有隔热车体而无制冷机组的称为保温汽车;有隔热车体和制冷机组且厢内温度可调范围的下限低 于-18C°,用来运输冻结货物的称冷藏汽车;有隔热车体和制冷机组(兼有加热功能),厢内温度可 调范围在 80C°左右,用来运输新鲜货物的称保鲜汽车。[1] 冷藏汽车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为机械制冷、液氮制冷、冷板制冷、固体(干冰、水冰、盐水) 制冷;按其整车总质量又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和重型四类。[3]
2.编制整体设计方案:
第 3 周 (3 月 16 日~3 月 20 日)
3.实地调研:
第 4~5 周(3 月 23 日~4 月 3 日)
4、完成二类底盘选择和冷藏保温车厢的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设计设计与校核:
第 6~8 周(4 月 6 日~4 月 24 日)
5.完成制冷系统设计与热工校核:
第 9~11 周(4 月 27 日~5 月 15 日)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选取二类底盘


















制 冷 机
组 的
பைடு நூலகம்选 择
设 计
隔 热 车
厢 与
底 盘
连 接
的 设

强 度 校
核 和
热 工
计 算
依据计算数据绘制设计图

最终检查修改
四、进度安排
1.根据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填写开题报告:
第 1~2 周(3 月 2 日~3 月 13 日)
选题的目的在于设计高性能冷藏车,由于我国肉类、水产品和蛋类等产品的产销量,均居世界首 位,易腐食品的总量达到了 8 亿吨,而冷藏运输率仅为 15%一 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80%一 90%,全国每年有 20%的肉蛋鱼类、水果及 30%的蔬菜,因没有采取冷藏运输而在运输过程中腐烂 损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 1000 亿元;我国的冷藏车的保有量超过 4 万台,而美国达到了近 30 万 台,日本也有 12—14 万台;这同时也说明保温车、冷藏车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由此带来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