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学 第四章葡萄建园
➢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每立方米平均含量不超 过0.30mg;二氧化硫不超过0.15mg;二氧化氮不超过 0.12mg,氟化物不超过7mg。其中,每立方米空气在任何一 时间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不超过0.5mg,二氧化氮不超过
0.24mg,氟化物不超过20mg。
要达到上述要求,葡萄园址必须远离主要 公路沿线500m以上,远离电厂、电站、化 工厂、水泥厂、冶金厂、供暖锅炉、炼焦 厂、窑厂等企业单位,以减少粉尘、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物的污染。
350
总铬量 /(mg/kg) ≤
150
200
250
总铜量 /(mg/kg) ≤
400
注:表内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 其含量限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4.2 葡萄园的规划和设计
(1)栽植区的大小 ➢ 应根据葡萄园的具体条件(经营规模、地形坡向和
✓ 对酿酒品种,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 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配合,可以获得质量更
高的葡萄酒,或相反降低葡萄酒的品质。
小气候条件与品种成熟期的结合,可使各品种 的成熟期分开。
但应避免品种的混杂栽培,不同品种应栽培在 不同的成片的地中,充分体现优良品种的特性。
不同用途的葡萄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 苗木的检查整理 ✓ 分开不同级别的苗木,分别集中定植,方
便管理。
✓ 结合苗木整理,修剪根系和苗干。一般 0.2cm以上的根系只剪留10~15厘米,根 茎以上的枝芽(嫁接苗在嫁接口以上)保留
3~4个,留芽不能过多。
定植时间
➢ 成苗定植在南方分冬种与春种。 ✓ 冬种时间: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中,该时期的地温高于气
灌溉水质量要求
➢ 葡萄园灌溉水须经卫生部门化验,取得水质检验结果报告。 水的酸碱度pH值:5.5~8.5之间为合格。
➢ 每升水中含总汞量≤ 0.001mg,总镉量≤0.005mg,总砷量、 总铅量≤ 0.1mg,挥发酚、石油类物质≤ 1mg,氰化物≤ 0.5mg。
➢ 要达到上述要求,葡萄园址不但应远离造纸厂、制碱厂、电 镀厂、洗染纺织厂、化工厂、医院等单位,而且应检查水源 污染状况。
质,是生产葡萄酒优质原料和耐贮运葡萄的好地方。 缺点:土层薄,地下水位低,易干旱,根系分布浅,土壤易
冲刷等,致使植株生长势弱,产量低。 建园:注意水土保持,坡度超过10度需修梯田,结合深耕深
刨,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适当密植等措施,提高产量。
✓ 平地(坡度5度以下) 优点:土层、水分等条件较山地好,树体大、
➢ 每千克土壤中含汞、镉、砷、铅、铬、铜量要求见下表:
项目
总汞量/(mg/kg) ≤ 总镉量 /(mg/kg) ≤
pH<6.5 0.30 0.30
含量限值 pH 6.5~7.5
0.50 0.30
pH>7.5 1.0 0.60
总砷量 /(mg/kg) ≤
40
30
25
总铅量 /(mg/kg) ≤
250
300
✓ 对引种研究,尤应注意研究结果应能代表品种特性,所以 引入的每一品种都应有一定的数量。
➢ 选择品种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在一个地区,应根据生产方向的要求,逐步推广那
些最适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向的优质、高产品种。 ✓ 在一个地区,由于立地条件不同和小气候条件的影
响,品种的成熟期也有所改变。
✓ 酸性土壤 可通过施石灰,增施有机肥等改良。 ✓ 山地果园 产地条件较差,土层较薄,不保水肥。可修
筑梯田,实行滴灌工程,地面盖秸秆或杂草保水、增肥 改良效果明显。
(2)地 势
✓ 葡萄为喜光植物,地势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 山地 优点: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昼夜温差大,利于提高浆果品
➢ 选择引入新品种:
✓ 对拟引入品种,首先应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及工艺特性是否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方向一致。
✓ 对已引进品种,首先应在引种园中进行检疫,生物学以及 栽培学特性的观察,若用于加工(如酿酒),观察其工艺特 性(如单品种酿酒试验);最后综合评价,就地销毁有检疫 对象的苗木,推广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优质(果实或加工 产品)、丰产品种。
第四章葡萄园的建立
主要内容:葡萄园地选择、园地规划与设计、园 地土壤准备、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
要求:了解不同类型葡萄园的特点及园地环境调 查内容与方法,掌握园地选择的原则、园地规划、 定植前的准备、定植时期、技术及定植后的管理。
重点和难点:葡萄园地规划及葡萄定植。
第四章 葡萄园的建立
4.1 选择园址 4.2 葡萄园的规划和设计 4.3 葡萄品种的选择 4.4 定植葡萄
(3)气 候
✓ 从大范围讲,暖湿和热湿地区是葡萄气候生态的次适宜区 或特殊种植区,适宜于发展欧美杂交种葡萄;
✓ 从小范围考虑,在一个地区,选择适宜的小气候,如地形 开阔,阳光充足,空气流畅等,是至关重要的
(4)交通
由于浆果不耐运输和贮藏,建立葡 萄园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5)水分
园地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如江、湖、水库、 大池塘、机井等,以便旱能灌水,涝能排 水。
➢ 葡萄喜带砂性的肥沃土,以石灰岩或含石灰质多的土壤栽 种欧亚种葡萄最增产。
➢ 土壤改良
✓ 沙荒、河滩沙地 土质瘠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很 低,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必须加以改良(深翻熟 化、压土掺沙)。
✓ 碱地、低洼易涝地 含盐量偏高,根系生长不良,易出 现缺素症,树体易早衰、低产。可通过增施有机肥、覆 盖、深耕等改良。 化学改良碱地:加入石膏、磷石膏,Ca2+………Na+
温,对苗木根系的伤口愈合有利,这时定植的苗木翌春发 芽,成活率高。
✓ 春种时间:南方早于北方,一般在3月上旬开始定植。 ➢ 扦插定植的时间只有在春季进行。
定植的方法
➢ 葡萄的传统栽植:沟植法和穴植法两种。 ✓ 沟植法由于沟通,排水畅,土壤空气足,葡萄生长发育快,
但费工多。 ✓ 穴植法虽省工,但在南方地区雨水多的情况下,穴内易积
(5)排灌系统规划和设计 ➢ 必须与道路、防护林的设计和规划结合起来,
使路、沟、林配合成网。
➢ 灌溉系统 ✓ 蓄水、引水。 ✓ 采用滴灌工程。 ✓ 山区葡萄园的灌排沟是沿等高线按一定比降挖
成的明沟。
✓ 排水系统 山地葡萄园:按自然水路网,由进水的等高沟和总排水沟
组成。排水沟比降为0.3%~0.5%。 平地葡萄园:由小区的集水沟,小区边缘的支沟与干沟三
✓ 山地阳坡和缓坡上的葡萄,因地势高、通风透光良好,果实
早熟,含糖量高,着色度和品质均好于平地的,且耐贮藏, 发生病虫害也较轻。阳坡指南坡、东坡、东南坡,缓坡即20 度斜坡地。
✓ 阴坡地、坡底地光照差,坡底地土层薄,葡萄易受旱受冻,
且土壤肥力和水分变化较大,如在这些地方建园,需增施肥 料,改良土壤。
良的葡萄果实; ✓ 良种化优势势必又会促进品种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 是葡萄生产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是发展葡萄生产必经的过程,没有区域化 就谈不上良种化,没有良种化就谈不上商 品化。
品种的选择依据
➢ 生产的方向 ✓ 生产鲜食葡萄:着色鲜艳,香味浓郁,果穗、果
粒较大为好。
✓ 生产酿酒或制汁葡萄:糖度高,出汁率高,香气 浓,酒质醇厚。
4.1 选择园址
能否正确选择葡萄园的建园地址,是决定葡萄栽培成败的 关键因素之一。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避免环境 污染,达到优质、丰产、高效、长寿的目的。
选择葡萄园址,除重视安全性外,还应重视丰产条件,对 土质、地势等均有较高要求。
(1)土 壤
➢ 葡萄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含有机质丰富的地块上生长 良好,粒大果甜。
寿命长,产量高,宜机械化,交通运输方便。
缺点:光照、通风、排水等不如山地,果实色、 香、味和耐贮性较差。
平地可分为缓坡地、低洼地、河滩地,其中以 缓坡地建园最好(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病虫害
轻,浆果质量优良)。
✓ 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地之间) 地势起伏较大,土层深浅和地下水的分布很不一致。 建园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坡向、坡度等。
投资少的目的。 ✓ 育苗移植:插条集中于苗圃,便于管理,苗木成活率高。
定植前的准备
➢ 做好土壤准备,挖好定植沟 ✓ 冬春成苗定植:初冬季节前要挖好定植沟,并灌水使土壤下
沉、土肥交融。
✓ 扦插定植:硬枝扦插,扦插定植以前挖好定植沟,并且在扦 插前15天覆好地膜,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 栽植前一天,应选取壮苗经清水浸泡1224小时,再对苗茎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进行 消毒。
以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区内的作业道,以2~3m
为宜。
(3)建筑物及防护林
➢ 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库房、贮藏窖、配药池等; ➢ 防护林(刺槐、榆树等)具有改善园内小气候、防
风、防霜、防雹的作用。
(4)肥源 ➢ 初建园沟施大量粪肥外,每年秋季施基肥用量
也较大(1000kg/100m2);
➢ 可在园内养鸡、猪、牛等。
部分组成。干沟的末端为出水口。排水沟的深度应在80cm 以上,平原水网地区的排水沟最好用混凝土或石砌。
排水系统必须与灌溉系统分开。
4.3 葡萄品种的选择
品种区域化,良种化和商品化的意义
➢ 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进: ✓ 葡萄品种的区域化,势必促进良种化的开展; ✓ 在良种化的前提下兴建商品葡萄园,才能提供优
0~200
350~800
0~100
500~1000
0~100
500~700
<20(含采后一 个月)
✓ 以北大部分地区,是葡萄生产适宜区,基本上 可发展各类葡萄,特别适宜欧亚种;
✓ 南方及沿海暖湿地区作为葡萄生产次适宜区,一般适 宜发展抗病力强的欧美杂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Y50872002《无公害食品 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的规定,对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