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流》总序-课件

《激流》总序-课件

秋》
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简介
巴金自己偏爱《雾、 雨、电》,但最受读 者欢迎的则是激流三 部曲《家》、《春》、 《秋》;尤其是取材 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 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 《家》写得最成 功、 影响最大,曾激动过 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 史上的重要地位。
课堂小结
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往往 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有 着很大的联系。所以正在慢慢 成熟中的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 的人生阅历,培养真、善、美 的情操,勇于挑战困难,战胜 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承担 起社会责任感,为人生写下精 彩的一笔。
“巴金一九五一年在《家》 的《后记》最后一行写道: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 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 的源泉。‛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满 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 尤其浓厚。……这不是艺术, 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 生在青春的原野’。‛
《中国新文学史》节录
生活是……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 ‚搏斗‛。 生活是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 苦所组成的激流。
了解“序”与 “跋”
序——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 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品评书 内容(前言)。 跋——一般为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 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 鉴定考释之类,也称跋文或跋语(后 记)。
(1) “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 (2)“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 也有我的痛苦” (3)“……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 与受苦……”
百岁老人的愿望
“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 每张口都有饱饭, 每个心都得到温暖。 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 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 一根头发。” 2003年11月25日百 岁生日之际被国务院授 予“人民作家”称号。 2005年10月17日19 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 年101岁 。
巴老在晚年最辉煌壮丽的一 笔就是在《随想录》中把 “讲真话”的问题提出来。 讲真话按说不是问题,但是 在十年残酷的“文革”时期, 这是无法实现的。随想录中 最核心的一笔就是讲真话。
《激流》总序
巴金
作者巴金简介
巴金:现代作家,原名李尧堂,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1904年11月25 日出生在四川成都。祖父、父亲均做 过满清官员。巴金排行第四。1923年 从封建家庭出走。秋天,入上海市南 洋中学当住读生。后入南京学习,1 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二年后归 国回到上海。 主要著作有《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 曲——《雾》《雨》《电》 散文集 《随想录》等。
巴金在一九三一年四月写的《激流》总序,短短只 有一千字,具有同样意思的话重复了三次。他在其它作 品和作品的序言或后记中,无数次的重复类似的话。读 者或许误解他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不,他是爱得深, 恨得浅,爱得如火烧,恨得如雪融的人。换言之,他爱 得认真,恨得软弱。这因为他的恨根源于爱。因此在 《家》里,我们觉得可爱的人十分可爱,可恨的人只感 到可悯(含有同情的怜悯)。这里使人记起‚哀而不伤、怨 而有怒‛那两句话,《家》具有这两种恰到好处之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