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2002年第8卷第4期,19-23Applied Psychology2002.Vol.8.No.4,19-23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何贵兵 梁社红 刘 剑(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摘 要 118名大学生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预测。

结果发现,被试在损失框架下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预测均高于得益框架,且都高估了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了女性的风险偏好。

在损失框架下,女性被试对各类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高于男性的预测。

研究认为,性别原型知识、任务框架和即时情绪共同影响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关键词 风险偏好 预测 性别原型 框架效应中图分类号:B849: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2)-04-0019-051 引 言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都会面临决策风险。

特别是在群体决策和多人对策情境中,决策者人数较多,决策任务较复杂,风险往往也更大。

准确地认知风险,并对不同决策者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个体在不同任务情境下的风险知觉和冒险行为,较少涉及被试如何预测他人的风险偏好。

在有限的关于他人风险偏好预测的研究中,W allach和Wing提出了 冒险就是价值(risk as value) 的观点[1]。

它要求被试在各种假设情境下选择自己的风险偏好,同时还要预测大多数同伴的选择。

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被试都认为自己比同伴更喜欢冒风险,且他们所钦佩的选择往往比自己的实际选择更冒险。

其解释是冒险比保守更具有文化性价值。

H see和Weber认为,人们的风险偏好预测取决于他们的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即时情感反应[2,3]。

他们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学生都认为美国人更具冒险性,而别人比自己更具冒险性。

然而,高估别人的风险偏好的现象仅仅在对笼统的 他人 作预测时发生(如 其他学生 )。

他们从原型知识影响和移情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

风险偏好作为一种原型特征影响对美国人冒险性的判断。

同时,若目标人是真实、具体的,被试的预测就会建立在自己对风险的感受上(移情),而由于抽象、笼统的人与被试的情感距离较远,被试对他们的预测较少受情绪反应的影响,因此判断他人比自己冒险。

Siegri st等的研究也证明了原型知识和对风险的情感反应会影响风险偏好预测[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00053)资助项目。

Byrnes等的研究探讨了性别原型对风险偏好预测的影响[5]。

在风险偏好判断中,人们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富有冒险性。

可见,冒险性是性别原型知识的一部分。

但风险偏好预测有时还受实验任务框架的影响。

Kahnem an和T versky提出的框架效应(fram i ng effect)是关于人类风险行为的重要规律[6]。

根据他们提出的价值函数,人们的冒险性与决策任务框架有关,在得益情境(正框架)下人们倾向于保守,而在损失情境(负框架)下倾向于冒险。

这种效应在人们的风险决策中普遍存在[7],但很少有研究探讨在预测他人风险偏好时是否存在框架效应,以及框架效应如何与原型知识和移情作用共同影响风险偏好预测。

本研究以问卷方法研究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两种任务框架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的预测情况,从而分析风险预测中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

2 方 法2.1 被试共13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本次问卷测试,回收有效问卷118份。

其中57名男生和61名女生。

有效被试的年龄从19岁到24岁,平均年龄为22 8岁。

2.2 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采用2(被试性别:女性/男性) 2(任务框架:得益情境/损失情境) 3(预测对象:自己/其他男性/其他女性)的实验设计。

其中任务框架和预测对象为被试内因素。

得益和损失的任务情境各有7个,要求被试在每种情境中从确定方案和风险方案间作出自己的选择,并预测其他男同学和女同学的选择。

各个情境中的风险事件(B)均相同,而确定方案(A)的损益值存在梯度变化。

该情境材料和评价方法以Hsee等和Siegri st等的实验设计为基础[2,4]。

7种决策任务中备选的确定方案A的损益值分别为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和 1600;而风险方案B都是 0 5的概率得(失) 2000,0 5的概率得(失) 0 。

详见表1。

表1 得益条件下的7种情境及所有反应模式的风险偏好指数风险偏好指数12345678 1.A: 400B: 2000或 0 2.A: 600B: 2000或 0 3.A: 800B: 2000或 0 4.A: 1000B: 2000或 0 5.A: 1200B: 2000或 0 6.A: 1400B: 2000或 0 7.A: 1600B: 2000或 03 结 果3.1 风险偏好指数的计算采用H see和W eber提出的方法计算出风险偏好指数(ri sk preference index,RPI)来表示风险偏好水平。

表1说明在得益条件下的风险偏好指数的定义方法。

RPI值在1~8之间变化,RP I越大表明越喜好冒险。

如果被试的反应不合逻辑,就视为缺省值(如被试在情境2中选择肯定方案A,而在情境3中选择冒险方案B)。

得益条件下,若被试在7种情境中都选肯定方案,其RPI记为1;若只在情境1中选择风险方案,在其他情境中选择肯定方案,记为2;依此类推,若在7个情境中都选择风险方案,则记为8。

20应用心理学 2002年第8卷第4期在损失条件下RP I 用相似的方法计算。

若被试在7个情境中都选择肯定方案(A),其RPI 定义为1;若被试仅仅在情境7中选择风险方案(B)而在其他情境选择肯定损失的方案(A),就定义为2,依此类推。

若被试在所有情境中都选择风险方案B,RP I 值记为8。

3.2 各实验条件下被试对不同对象的风险偏好预测结果将被试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任务情境和预测对象为组内变量。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被试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1,116)=2 28,p=0 134,即男女被试对风险偏好的判断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2)任务框架(得益/损失)的主效应显著,F (1,116)=113 52,p=0 000。

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自己、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预测均高于得益情境。

(3)预测对象的主效应也显著,F (2,232)=135 38,p=0 000。

被试认为 其他男性 比 自己 或 其他女性 更喜欢冒风险。

(4)方差分析还表明,被试性别、任务框架、判断对象的三阶交互作用也显著,F (2,232)=4 08,p =0 018。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得益情境下,男被试对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女被试对自己的判断,在对其他女性的判断上,男女被试无显著差异;而在损失情境下,女被试对自己和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判断高于男性对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判断。

在得失两种情境中,女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均高于男被试的判断。

具体结果如图1、图2。

3.3 被试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我们计算了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对不同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

如果对他人的风险偏好的判断是建立在自己的感受上,那么对别人的风险偏好的判断和对自己的判断应该有显著相关。

由表2可知,得益情境下的对各类对象风险偏好的判断相关显著,损失情境下亦然。

两种情境中被试对自己的风险偏好的判断与对他人的判断有显著相关,而得益情境下的自我判断与损失情境下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图1 男女被试对三类对象在得益框架下风险偏好的预测结果图2 男女被试对三类对象在损失框架下风险偏好的预测结果表2 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对不同对象风险偏好预测的相关1234561.得益-自己2.得益-其他女性 0.41** 3.得益-其他男性 0.33**0.25**4.损失-自己-0.1538 0.04-0.075.损失-其他女性-0.20* 0.150.10 0.49**6.损失-其他男性-0.34**-0.04-0.020.45**0.48**注:*p<0.05,**p<0.01。

21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何贵兵等4 讨 论在群体决策、多人对策以及委托投资等许多情况下,对自己和别人的风险偏好作出正确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探讨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情境下对自己和其他男性和女性的风险偏好进行判断和预测的倾向性,并分析性别原型知识、即时情绪和任务框架对风险偏好预测的影响。

研究发现,就自我判断而言,在得益条件下,男性高于女性;在损失条件下,女性高于男性。

这个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更愿意为较多得益而冒不确定的风险;而女性更愿意孤注一掷冒较多损失的风险去避免确定的损失。

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性对得益和损失的不同感受阈有关。

一般来说,男性对得益更敏感而女性对损失更敏感,因此男性会对确定得益不满足,而对确定损失的承受力较高。

与自我判断相比,男女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均高估其他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并且女被试对其他男性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

这种判断倾向表明被试关于男性冒险性的性别原型知识影响了被试的风险预测,而且女性对男性冒险性的原型知识更强于男性。

研究还发现,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所有对象的风险偏好判断均高于得益情境。

这表明个体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在预测他人偏好时同样会发生。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的损失会比相同程度的得益引发更大的情绪反应。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他人风险偏好预测时的框架效应也正支持了预测基于即时情绪的假设。

另外,得益条件下男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无显著差异,损失条件下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这也恰恰说明性别原型知识、移情作用和框架效应结合在一起影响着被试的风险偏好预测。

相关分析发现,两种条件下风险偏好的自我判断和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的高相关,损失条件下的相关高于得益条件下的相关,得益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损失条件下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明了移情和框架效应的联合作用。

5 结 论(1)就自我判断而言,在得益条件下,男性高于女性;在损失条件下,女性高于男性。

(2)与自我判断相比,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在得益和损失条件下均高估其他男性的风险偏好,低估其他女性的风险偏好;并且女被试对其他男性风险偏好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男性的判断。

(3)被试在损失情境下对所有对象的风险偏好判断均高于得益情境;得益条件下男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无显著差异,损失条件下女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高于男被试对其他女性的判断。

(4)两种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的高相关;损失条件下的相关高于得益条件下的相关;得益条件下的自我判断和损失条件下对他人的判断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