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复习教案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中考复习教案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译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译文:
二、温故知新——探讨方法
1.错题再现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文从句顺调、补、贯
A
1、何陋之有?
2、甚矣,汝之不惠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方法: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补”字
5、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三.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1、看谁最快说出这篇古文所说的故事——惊弓之鸟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B、翻译下列的句子)
1、夫战,勇气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方法:删——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C、改错题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错误译文:率领妻子来到这走投无路的地方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错误译文:用属于我的作文记这件事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错误译文:将军身穿铁甲,手拿武器
方法:换——将文言词语替换成与它意义相同或相当的现代汉语词语(单音词——双音词,古义——今义,通假字——本字,词类活用词——活用后的词)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
注:〔京〕高大〔孽niè〕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文段的大意
3、学生上黑板给画线句子翻译,并用括号说明用了前面所学的哪一种方法
四、课堂反馈——自我评估
《中考指要》
五、教学反思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4、典型例题解析
(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A、翻译下列的句子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方法: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B
1、一鼓作气,再而衰
2、可以一战
方法: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
C、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我们试着用前五种方法翻译下面的句子看看:
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用前五种方法是无法翻译的,幸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
方法: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就衰弱了,第三次就耗尽了。
2.译病诊室
错误主要在四个方面:
1)关键词不落实
2)省略成分补充错误
3)代词指代不准确
4)望文生义太死板
这些都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3.明确标准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课题
文言文句子翻译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几种实用的技巧——留、删、换、调、补、贯
2、运用方法翻译课外文言文语段。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明确目标
(2014扬州卷)(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