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虚位移原理例题
例2 图示椭圆规机构,连杆AB长l,杆重和滑道摩擦不计, 铰链为光滑的,求在图示位置平衡时,主动力大小P和Q之间 的关系。
解:研究整个机构。 系统的所有约束都是 完整、定常、理想的。
1、几何法:使A发生虚位移 rA ,
B的虚位移 rB ,则由虚位移原理,
得虚功方程:
rA
PrA QrB 0
虚功方程 M FrB 0
arcsin M
2Fl
xB 2l cos xB 2l sin
( x轴向右为正,xB向右,
rB xB 2l sin)
当然,几何法
也可以假设 顺时针,
求解结果相同。
虚功方程 M FxB 0
内移动,不计各构 件自 衡时力F1与F2的关系。
解:给出力
F1
、F2
处的虚位移 rC、rA
几何法:ra rA re rr rA cos re
rC
re
a l / cos
y
rArC C
M 0.45 cos3
(kN m)
例8:书15-8 图示之机构中,弹簧
的刚度系数为k ,当AC 距离等于 d 时,
弹簧拉力为零。如在C点作用一水平力F,
杆系处于平衡,求距离x之值。设
,
,
杆重不AB计。BC a BD b
解:1 、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去掉弹簧,暴露出弹簧 作用在AB与BC上的两力。
θ
θCrC D F
Fθ
rB
B
P
rD
F P ctg P
2
选择AB杆、CD杆和滑套D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re
300
cos
rr
re
tan
300sin cos2
去掉弹簧,暴露出弹簧力 F和
F
ra re
rB F rr
F
弹簧原长 (600 300 )mm
弹簧后来长
(600
300 cos
)mm
k a
讨论: 有弹簧存在时,必须计入弹性力虚功, 此时,将弹性力视为常力。
例9:三铰拱上有载荷作用力P及力偶M, 各尺寸如图,求B铰的约束力。 解:(1)求B 铰水平约束力:
解除B 铰的水平约束,代之以水平力FBx 分析主动力:M,P,FBx ,
给虚位移,求虚位移关系:
C*为刚体CDB的瞬心,
弹簧缩短
(
300 cos
300 )mm
弹簧力 F
k
(
300
cos
300 )
由虚 位移原理:
M F
ra
F
rB
0
M Frr 0 0
[M
1.5(
1 cos
1)
0.3
sin cos2
0]
0
sin (1 cos )
re
A rr
F1
由虚功原理 F1rC F2rA 0
F1
a
F2l cos2
φD x
O
解析法: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 yA l tan
求变分 y A
l
cos2
又rC
由虚功原理 F1rC F2yA 0
a
F1
F2l
a cos2
Py A QxB 0 ,
(Pcos Qsin )l 0
由于 任意,故 PQ tg
注意:几何法时,主动力与虚位移方向一致为正; 解析法时主动力、坐标变分各自沿坐标轴方向为正
OA
vA
vB
例3:两均质杆 OA AB l ,均不计重,构成曲柄滑块
机构。今在OA杆上作用力偶 M ,在滑块B上作用力 F ,使 机构处于平衡状态,如例图所示。试求平衡位置角 。
解:将杆BD截断,暴露出内力
F
、F
给出力
P
、
F
处的虚位移 rD、rB
几何法: rC cos rD
rC cos(90 2 ) rB cos A
由虚功原理 PrD FrB 0 0 PrC cos F 2sinrC 0 (P cos 2F sin )rC 0
2Fl
FNs
(2Fl
h
2
FN )
0
由于 是任意的,有: 2Fl
也即:
h
2
FN
0
FN
4
l h
F
讨论: 1)利用约束力不做功避免了所有约束力的出现, 这是虚位移原理解题与矢量静力学解题相比的巨大优点。
2)本题求虚位移间关系的方法为:由物理关系直接给 出法。
xD a bcos , xE a bcos
xD (a b)sin (2) xE (a b)sin (3)
4、列虚功方程: FxC T xD TxE 0 (4)
联立(1)~(4),得:
x
AC
d
F
b
2
M
FNB
而
r1 rB
1 2
,
rC rB
181
,
rB
rG
4
1rB
rE
6
1rB
rC
12
1rB
1 12
181
11 96
1 11 11
FNB
2
P1
8
P2
M 96
例11: 书15-15
用虚位移原理求图示桁架中杆BD的内力,
已知ctgθ =2。
M F 2l sin 0
注意:几何法时,主动力与虚位移方向一致为正;
解析法时主动力、坐标变分各自沿坐标轴方向为正,力偶、角度逆时针为正。
例4 均质杆OA及AB在A点用铰连接,并在O点用固定铰 支座,如图所示。两杆各长2a和2b,各重P1及P2,设在B点
加水平力 F 以维持平衡,求两杆与铅直线所成的角及 。
设弹簧为原长l0 ,则:
当
d l0
时ba,,弹簧l0长度ba为dl :
有:AC x
x a, lb
l b x a
故弹簧力 T k b x b d kb x d (1)
a a a
3、给虚位移 xC 、 求各虚位移间的关系(解析法简单)
xC 2a cos xC 2a sin
P1asin P2 2asin F2acos 0 P2 bsin F2bcos 0
由此解得:
tg
P1
2F 2P2
,
tg 2F
P2
解法二: 应用虚位移原理,几何法
先使 保持不变,而使 获得变分 ,得到系统的一
组虚位移,如图所示。
FrB cos P2rD sin 0
代入(a)式,得:
(P1a sin P2 2a sin F 2a cos) (P2bsin F 2b cos ) 0
(P1asin P2 2asin F2a cos) (P2bsin F2bcos ) 0 由于 , 是彼此独立的,所以:
B
F2
例7: 书15-7
滑套D套在光滑直杆AB上,并带动杆
CD在铅直滑道上滑动。已知=0o时,
弹簧等于原长,弹簧刚度系数为
5(kN/m),求在任意位置( 角)平衡
时,加在AB杆上的力偶矩M ?
解:这是一个已知系统平衡,求作用于系统上主动力之间关系 的问题。将弹簧力计入主动力,系统简化为理想约束系统,故 可以用虚位移原理求解。
解:1、对象:系统 2、分析受力:M,F
3、给虚位移: , rB ,求虚位移关系:
几何法(虚位移投影法或者瞬心法):
rA l
OA
vA
rA cos(90 ) rA sin 2 rB cos
vB
2rA sin rB
解析法:
rB 2l sin
例1:螺旋压榨机中螺杆的螺距为 h 。如果
在手柄上作用一在水平面内的力偶,其
力偶矩为 2Fl ,求平衡时作用于被压榨
物体上的压力。(忽略摩擦)
解:
1、对象:由手柄、螺杆及压板组成的系统
23、、分给析系受统力以:虚主位动移力:(F和, F’s有 )及,:压s板阻h力FN
2
4、列虚功方程: W
rD 5a
rB 2a
M PrD
a 5a
FByrB
0
M Pa FBy 2a 0
FBy
1 2
P
M a
讨论:虚位移原理可用于求解约束反力,只需将约束解除,代 之以约束反力,并将其视为主动力即可。(注:每次只可解 除一个约束)
而 rB 2b , rD b
代入上式,得
tg
F 2b P2 b
2F P2
再使 保持不变,而使 获得变分 ,得到系统的另
一组虚位移,如图所示。 图示中:
rA rD rB
FrB cos P1rC sin P2rD sin 0
例10 多跨静定梁,
M
求支座B处反力。
解:将支座B 除
去,代入相应的
约束反力
FNB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