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 第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举例
3 第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举例
【答案】
(1)
2 3
(2)-∞,3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角度三 两向量垂直问题 已知向量A→B与A→C的夹角为 120°,且|A→B|=3,|A→C|=2.
若A→P=λA→B+A→C,且A→P⊥B→C,则实数 λ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A→P⊥B→C,所以A→P·B→C=0. 又A→P=λA→B+A→C,B→C=A→C-A→B, 所以(λA→B+A→C)·(A→C-A→B)=0,
第五章 平面向量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有关结论
已知非零向量 a=(x1,y1),b=(x2,y2),a 与 b 的夹角为 θ.
结论
几何表示
坐标表示
模
|a|=___a_·_a__
|a|=__x_21_+__y21_
夹角
a⊥b 的充
要条件
a·b cosθ =__|a_|_|b_|__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向量的夹角的范围是0,π2.(
)
(2)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数量,而不是向量.( )
(3)若 a·b>0,则 a 和 b 的夹角为锐角;若 a·b<0,则 a 和 b 的夹
角为钝角.( )
(4)a·b=a·c(a≠0),则 b=c.( )
(教材习题改编)已知|a|=2,|b|=6,a·b=-6 3,则 a 与 b 的夹角 θ=________. 解析:cosθ=|aa|··|bb|=-26×63=- 23. 又因为 0≤θ≤π,所以 θ=56π. 答案:56π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已知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 30°,且|a|=1,|2a-b|=1,则|b| =________. 解析:因为|2a-b|=1,所以|2a-b|2=4a2+b2-4a·b=4+|b|2 -4|b|cos30°=1,即|b|2-2 3|b|+3=0,所以(|b|- 3)2=0, 所以|b|= 3. 答案: 3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解析】 (1)设 a=(1,0),b=(0,1),则 c=(2,- 5),所
以 cos〈a,c〉=1× 24+5=23.
(2)因为 2a-3b 与 c 的夹角为钝角, 所以(2a-3b)·c<0,即(2k-3,-6)·(2,1)<0,
所以 4k-6-6<0,所以 k<3.
栏目 导引
法二: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Ay.
第五章 平面向量
依题意,可设点 D(m,m),C(m+2,m),B(n,0),其中 m>0, n>0,则由A→B·A→C=2A→B·A→D,得(n,0)·(m+2,m)=2(n, 0)·(m,m),所以 n(m+2)=2nm,化简得 m=2.故A→D·A→C=(m, m)·(m+2,m)=2m2+2m=12. 【答案】 12
A.2
B.4
C.6
D.8
(3)已知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BC,∠ADC=90°,AD
=2,BC=1,P 是腰 DC 上的动点,则|P→A+3P→B|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解析】 (1)法一:因为 a=(-1,2),所以 2a=(-2,4),因 为 b=(1,3),所以 2a-b=(-3,1),所以|2a -b|= 10,故选 C. 法二: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作出平面向量 a,2a, b,2a-b,如图所示,由图易得|2a-b|= 10, 故选 C.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2.(一题多解)(2019·云南省第一次统一检测)在▱ABCD 中, |A→B|=8,|A→D|=6,N 为 DC 的中点,B→M=2M→C,则A→M·N→M =________.
解
析
:
法
一
:
→ AM
·
→ NM
=
(
→ AB
+
→ BM
)·(
→ NC
+
→ CM
)
=
A→B+23A→D·12A→B-13A→D=12A→B2-29A→D2=12×82-29×62=24.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即(λ-1)A→C·A→B-λA→B2+A→C2=0, 所以(λ-1)|A→C||A→B|cos120°-9λ+4=0. 所以(λ-1)×3×2×(-12)-9λ+4=0.解得 λ=172.
【答案】
7 12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1)求平面向量的夹角的方法 ①定义法: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知,cosθ=|aa|·|bb|,其中两个 向量的夹角 θ 的范围为[0,π],求解时应求出三个量:a·b,|a|, |b|或者找出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②坐标法:若 a=(x1,y1),b=(x2,y2),则 cosθ= x21x+1xy221+·yx1y22+2 y22.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三种运算方法 (1)当已知向量的模和夹角时,可利用定义法求解,即 a·b= |a||b|cos〈a,b〉. (2)当已知向量的坐标时,可利用坐标法求解,即若 a=(x1,y1), b=(x2,y2),则 a·b=x1x2+y1y2. (3)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求解.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角度二 平面向量的夹角 (1)(2019·高考全国卷Ⅲ)已知 a,b 为单位向量,且 a·b
=0,若 c=2a- 5b,则 cos〈a,c〉=________. (2)若向量 a=(k,3),b=(1,4),c=(2,1),已知 2a-3b 与 c 的夹角为钝角,则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019·青岛模拟)已知向量|O→A|=3,|O→B|=2,O→C=mO→A+
nO→B,若O→A与O→B的夹角为 60°,且O→C⊥A→B,则实数mn 的值为
()
1
1
A. 6
B. 4
C.6
D.4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解析:选 A.因为向量|O→A|=3,|O→B|=2,O→C=mO→A+nO→B,O→A 与O→B夹角为 60°,所以O→A·O→B=3×2×cos60°=3, 所以A→B·O→C=(O→B-O→A)·(mO→A+nO→B) =(m-n)O→A·O→B-m|O→A|2+n|O→B|2 =3(m-n)-9m+4n=-6m+n=0,所以mn =16,故选 A.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师生共研)
(一题多解)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CD=2,∠BAD=π4,若
→ AB
·
A→C =
2
→ AB
·
→ AD
,
则
→ AD
·
→ AC
=
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解析】 法一:因为A→B·A→C=2A→B·A→D,所以A→B·A→C-A→B·A→D =A→B·A→D,所以A→B·D→C=A→B·A→D. 因为 AB∥CD,CD=2,∠BAD=π4,所以 2|A→B|=|A→B|·|A→D|cosπ4, 化简得|A→D|=2 2.故A→D·A→C=A→D·(A→D+D→C)=|A→D|2+A→D·D→C =(2 2)2+2 2×2cosπ4=12.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2)求向量的模的方法 ①公式法:利用|a|= a·a及(a±b)2=|a|2±2a·b+|b|2,把向量模 的运算转化为数量积运算; ②几何法: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即利用向量加、减法的平行 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作出向量,再利用余弦定理等方法求 解.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答案:(1)× (2)√ (3)× (4)×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2018·高考全国卷Ⅱ)已知向量 a,b 满足|a|=1,a·b=-1,
则 a·(2a-b)=( )
A.4
B.3
C.2
D.0
解析:选 B.a·(2a-b)=2a2-a·b=2-(-1)=3,故选 B.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法二(特例图形):若▱ABCD 为矩形,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则 N(4,6),M(8,4). 所以A→M=(8,4),N→M=(4,-2) 所以A→M·N→M=(8,4)·(4,-2)=32-8=24. 答案:24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多维探究)
_a_·b_=__0__
x1cxo2s+θ y=1y2 __x_21_+__y_21 __x_22+__y_22_
__x_1x_2_+__y_1y_2_=__0__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导师提醒 1.记住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三个常用公式 (1)(a+b)·(a-b)=a2-b2. (2)(a+b)2=a2+2a·b+b2. (3)(a-b)2=a2-2a·b+b2. 2.关注向量夹角的两个易错点 (1)两个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锐角,则有 a·b>0,反之不成立(因 为 a 与 b 夹角为 0 时不成立). (2)两个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钝角,则有 a·b<0,反之不成立(因 为 a 与 b 夹角为π 时不成立).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平面向量
(2)因为A→D=12(A→B+A→C)=12(2a+2b+2a-6b)=2a-2b,
所
以
|
→ AD
|2
=
4(a
-
b)2
=
4(a2
-
2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