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吉利VS沃尔沃
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燕山大
学工程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职称,全国政协 委员。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
学三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 生超过4万人;培养了万名毕业生,为中国汽车 工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委 托,吉利集团投资建立的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和 附属的汽车营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已经开学, 首批近百名汽车车辆工程硕士、博士和EMBA学 员带着研发项目和管理课题正式入学就读; 2007年5月“吉利-同济汽车工程研究院”的 成立,创造了民营企业与高等学府联合开发、 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业文化,文化差异较大,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甚至 相互排斥或对立。双方企业员工不愿文化有所改变, 同时并购后双方接触机会不多,不会因文化差异而 产生大的矛盾冲突的) 4,消亡式(适用于被并购企业拥有很弱的劣质文 化,同时并购企业文化也不十分强大)
由于双方均具有较强的优质企业文化,文化差
异较大,文化背景截然不同,文化整合的难度 和代价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能保持彼此的文化 独立,避免文化冲突,这种模式反而更有利于 并购双方的发展,所以采用分离式的方法进行 整合 。
沃尔沃愿意出让的原因:福特收购后管理不善致使 沃尔沃亏损 沃尔沃的出路:作为世界知名高端汽车品牌,沃尔 沃将在安全与环保技术方面继续领导世界汽车技术 潮流,并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获得独特的竞争地 位。
沃尔沃帮助吉利提升品牌和技术,吉利利用本
土化优势帮助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获得竞争地位。
企业整合的模式 1,吸纳式(适用于并购方的文化较为强大,能赢
中国文化就是个融合的文化,所谓“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道德经
仁者无敌
福特掌“沃”刚过10年,之所以成绩平平,一个极 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接接管甚至取代,派一大堆人 过去,结果妨碍了沃尔沃轿车自身潜力的发挥,老 虎成病猫。
IROL 滚滚向前 让交通事 故成为过 去
为现代家庭创造 最安全,最令人 激动的汽车体验
标志
使命
成为世界上最令 人憧憬和最成功 的顶级汽车
愿景
价值观
目标
安全,品质, 环保
在沃尔沃引以为豪的品质、安全和环保的三大核心价 值中,安全是沃尔沃强调最多的。 自公司于1927年成立至今,沃尔沃已推出大量具有前 瞻性的安全发明。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始终以关注人身 安全为准则。 沃尔沃的创始人Assar Gabrielsson和Gustaf Larson曾说过:“车是人造的。无论做任何事情,沃 尔沃始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安全。现在是这样,以 后还是这样,永远都将如此。”
首先要很好地认清两者各自企业文化的特点, 接着要分析二者之间的冲突及相容程度,最后 根据并购目的选择合适的整合方式。
2、行为文化冲突(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 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
3、制度文化冲突(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 业的管理制度 )
4、精神文化冲突(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 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
具体表现为: 一,沃尔沃并不将追求销量放在第一位,而是固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
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 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集团现 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美人豹 中国龙。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
吉利推出的五大子
品牌,分别是上海英伦、上 海华普、帝豪、全球鹰、沃尔沃,代表了不同 的品牌诉求。
组员: 韩丽玲 陈媚 王文超 王振
吉利简介 沃尔沃简介
吉利企业文化
沃尔沃企业文化 吉利与沃尔沃的文化冲突
吉利与沃尔沃的文化整合
小结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 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 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 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连续 七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五年进入中国 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 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 最好”的企业。
李书福说,“文化冲突也好,工会难缠也好,
最终归结到底,就是一个问题——怎样推动企 业更好地发展。吉利的员工也来自世界各地, 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但一样很融洽。亚 洲和欧洲确实很远,但文化差异并不难消除。 一句话,发展起来了,什么事都解决了;如果 原地踏步,或者越做越差,什么问题都来了。”
并购企业的发展要处理好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执地制造“世界最安全的汽车” 。而吉利是一个 来自经济高速增长、企业视销量为生命的国家的 汽车企业 二,作为“成本杀手”的吉利会不会为了提升销 量改变沃尔沃的品牌和技术 三,如何处理欧洲强势工会,加班以及与当地人 精神层面的沟通等问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原因:由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品 牌力,获得更好更多的核心技术,从而使吉利整体 获得升级,国内国际市场通吃,进而依托中国还在 成长的大市场,助推中国成为全球新的汽车制造中 心
得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一致认可,同时被并购企业原 有文化又很弱的情况)
2,渗透式(适用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强
度相似,各有所长,谁也不具备替代对方文 化的条件。同时并购双方彼此都欣赏对方企 业文化的某些方面,愿意吸收对方所长,调 整原有文化中的某些弊端的情况)
3,分离式(适合于并购双方均具有较强的优质企
李书福明确表示,这不可能是吉利的做法,“ 我们只派沟通联络员”,保持沃尔沃轿车目前 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 四个不变”,绝不强加于人,恰恰相反,要把 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
李书福:吉利只会在战略上帮助沃尔沃,不会
直接介入沃尔沃的生产与销售。“我们非常清 楚沃尔沃来自北欧,根植于瑞典。离开了这个 特定的土壤,沃尔沃将不再是沃尔沃。没有根 基的品牌,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今后, 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
帝豪
英伦
2011年吉利将会把所有吉利品牌现有车型归入三大新品牌,同时在公 司内部实行了分品牌事业部的营销体系。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原为瑞典著名汽车品 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 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原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曾经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 公司之一。创立于1927年,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 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
北 京 吉 利 大 学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企业愿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让世界充满吉利
企业的使命: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 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2007年6月,吉利集团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争取
用3-5年时间完成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 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的战略转型。
华普
英伦
人们对吉利汽车的认识连同这个车标还定格在早些 年的吉利车身上,似乎这枚车标已成为低端、低价经 济型车的代表。
——安全
·避免事故——事故越少就意味着受伤的几率越少! ·减少伤害——安全系统绝不只是安全配备的简单
堆积! ·推广安全理念——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
——品质
——环保
文化冲突的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冲突(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机器 设备以及生产环境、厂区建设、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