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建筑史02第二章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建筑史02第二章城市建设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4、邮驿设施
我国自秦汉时期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 直到近代新式通信、交通兴起前,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 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的传递起着重要作用。驿站是官办 接待站,凡持“驿关”的官员、使节都可免费提供食宿、 船车、夫马。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二、城市格局:
2、不规则格局: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多
样,道路系统也往往呈不规则状:依山筑城,则主要街 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如 山城重庆、陕西的葭州。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清代巴县(重庆)平面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内至今保存有近4000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 这些古民居具有典型的中国汉民族北方地区的特点,也是 三晋地区民居的典型代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 是地上窑洞与四合院的完美结合; ⑵ 有狭长的平面布局和封闭的但极为丰富的院落空间; ⑶ 屋顶多为单坡和平顶相结合; ⑷ 民居院落整体形态为外雄内秀; ⑸ 民居中体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风水和其它民俗内容。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3/7
北京在中国的位置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一节 北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汉长安(BC206-AD8)
特点:
1.依靠旧城建新城; 2.城市不规则; 3.不是择中立宫的布局; 4.城外南部有礼制建筑群;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曹魏邺城(AD220-265)
它的最大特点: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城内无中规 中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路随地势,不求方正。 丽江古城内的玉龙河和狮子山将城市清晰地一分为二。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古城
它的最大特点: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城内无中规中 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路随地势,不求方正。丽 江古城内的玉龙河和狮子山将城市清晰地一分为二。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古城水景
丽江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街景之一
丽江古城
2003/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街景之二
丽江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古城四方街
丽江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古城街道
丽江古城
2003/7
明代松江府城平面示意图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2003/7
南宋平江府图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苏州市内支河两 旁道路及住宅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苏州市内支河两旁住宅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一、云南丽江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丽江在中国的位置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位 于云南省西 北部,居民 以少数民 族——纳西 族为主,是 1258年建立 的。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丽江鸟瞰
云 南 丽 江 古 城 总 平 面 图
2003/7
丽江古城全貌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丽江古城
2003/7
丽江古城全貌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丽江古城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2003/7
西安钟楼鸟瞰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西安鼓楼近景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明归德府城平面: 城作长方形,周长4.36公
里,占地1.14平方,设四门, 城内街道较整齐,府衙、察 院等行政机构占据中心位置。
2003/7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1、防御工程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甘肃嘉峪关城门及城墙
2003/7
北京宛平城东门瓮城及城楼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2、水利工程: 这对城市的交通运输、供水、排涝等都起着重要作
用。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即可保证生活用 水,又增加游览场所 。
2003/7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兴城
辽宁兴城平面图
2003/7
辽宁兴城明宁远卫鼓楼平面图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四、山东蓬莱水城
山东半岛上的蓬莱水城:
为防御倭寇而建的,水城位于登州城北侧,北临渤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二、城市格局:
3、水网格局: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两道布置,
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 交叉河道而成块状。如明代的松江府城。著名的古城苏 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平遥古城
镇国寺,坐北朝南,面积1.3万m2,分前后两进院 落。寺内最著名的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 一的万佛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的宽、深各3 间,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屋角反翘,
斗栱高度几乎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这在古建筑中颇为
罕见。殿内梁架纵横交错,但联结牢固,用材科学合理。 据记载,它在近千年里历经几次大地震而安然无恙。
内 城
元大都平面图
2003/7
皇 城 宫 城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元明两代北京 发展示意图
A:1368~1416年 B:1416 ~1553年 C:1553年以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C B A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钟楼 鼓楼
紫禁城 天安门 正阳门
天坛西门
2003/7
永定门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平遥古城
2003/7
平遥四沈阳合建院筑民工程居学内院景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又称乌龟城,因为整座城市是仿灵龟样式 设计的。城池面积2.25平方公里,城墙由特大砖砌成,城 墙顶上的72座敌楼和3000个垛口,象征着“孔子有弟子三 个,贤人七十有二”。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三节 地方城市建设
1、防御工程 即城墙,早期城墙都为土筑,掘壕筑墙,土方平衡。
到明代绝大多数府县都修筑了砖包城墙。为了利于巡守, 城上筑有城楼、角楼等建筑物。南方多雨地区还往往在 整个城墙上建有连廊,称为“串楼”,以避烈日风雨的 侵袭,最长的串楼达到1400间左右。为了保证城门口外 发展起来的居民商业区,许多城市口陆续建造了“关城1 座至4座不等。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北京天安门及前面华表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
皇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城内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都是
皇 帝祭祀的场所,祀天地日月,而中国是农业立国,加 上先农坛。
(2)水系,南海,中海,北海,一直通到玉泉山(颐和 园一带),连通京杭大运河,把水路连起来直接可以运 到皇城)
城墙全长6km,高约10m, 底宽8-12m,顶部宽2.56m。城墙的各个城门都建有重门瓮城,设内、外门。 环城有护城河,宽和深均为3m,城门上设吊桥,以作 通行和防御用。城门内外地面皆由条石铺成,内墙还筑 有马道斜坡,将官们可以骑马直接登达城墙顶上。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平遥古城
2003/7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南大 街上最突出的建 筑是跨坐于南大 街的市楼。它的 底层是南大街的 南北向通途。市 楼 高 1 8 . 5 m, 共 3 层,为三重檐歇 山屋顶,上铺彩 色琉璃瓦。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平遥古城
城墙最早建于公元前827-公元前728年,当时是夯 土的。公元1370年重新扩建,不但使城墙规模扩大,而 且用砖砌筑得十分坚固。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城墙,内部 用土夯实,外部全部用砖。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二节 明南京的建设
2003/7
南京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地图
第二节 明南京的建设
南京城内三大区域的功能划分:
1.城东是皇城区; 2.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 3.城西北是军事区。 4.城墙也就沿着这三大区的周围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
然的形态。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第二节 明南京的建设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城墙 (修前)
平遥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城墙(修后)
平遥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城楼
平遥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城墙一角
平遥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瓮城
平遥古城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平遥瓮城城墙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二章 城市建设
《周礼•考工记》对理 想王城的记述:
“匠人营国,方九 里,旁三门,国中 九经九纬,经涂九 轨,左祖右社,面 朝后市,市朝一 夫。”
理想王城图
2003/7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