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ppt课件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ppt课件

评估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注意嘴巴张开的范围 彻底牙科检查 评估颈椎移动 当准备气管插管时检查鼻孔是否通畅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脸部水肿和肥胖 颈部前屈与伸展受限制 短颈 舌和鄂解剖结构上的变异 下頜骨移動不良
➢ 颞下颌关节功能 ➢ 齿间间隙< 3 cm (i.e. 2 指
尖)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建立

人工气道的固定、气囊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湿化、分泌物清除
人工气道的并发症及护理
总结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 展
呼吸道的一个自然通道 在呼吸过程中气体可以进出肺部 主要气道
➢气管 ➢两条主支气管, 分别通向每一侧肺 也可以用 进展
气管导管壁上有一附加腔,期末端开口位于气囊附近 的背侧小孔,可简单、快速地冲洗和抽吸声门以下, 气囊以上间隙的分泌物,降低气道或支气管肺部感染 的危险。
推广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并定期抽吸气囊以上间隙 的分泌物,可以降低和延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人工气道护 理新进展
随机分组作常规吸痰与常规吸痰加声门下 吸引对照
可调式固定翼对于 创伤、水肿、 阻塞或因肥胖
可调式 气切套管
需要调整导管进入 气管长度的患者
有很大的帮助
可冲洗气切套管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 展
经口气管插管,放置 牙垫
防止患者双齿咬合时 夹闭气管插管
利于吸取口腔分泌物 不易损伤口腔粘膜
人工气道护理新 进展
经鼻气管插管
除用胶布固定颊部外 加一边带固定在头部 防止脱管,每班记录气管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没有建立静脉血管通道 胃部饱满 不合作的患者 恶劣的环境 应激状态 不充足的仪器设备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 展
目的:
保持气道通畅,有效 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保护气道,防止误吸 提供机械通气通路
准备:
向清醒患者解释;摆体 位,必要时予约束、镇 静肌松
气管插管用物、吸痰用 物、纤支镜、抢救用物 等
牙列排列不齐及大暴牙 Thyromental distance
➢ diffficult < 7 cm (i.e. 3 finger breadths)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病人自然坐直 •嘴巴张开 •尽可能伸出舌头, 不用说“啊 ”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Grade I : 可以看见大部分的声门 Grade II : 只可以看见声门后侧 Grade III: 看不到声门,只看到会厌 Grade IV: 即使会厌也看不见
气管插管的配合:
吸痰、观察 、固定
人工气道护 理新进展
人工气道护 理新进展
压会厌
短期气管插管.低压气囊 中期气管插管.低压气囊 长期气管插管.高容量/低压气囊
可冲洗式气管插管
加强型气管插管
插管导丝
无气囊(有气囊)异形气管插管 专用于头、颈部位手术
双腔支气管插管
左侧
右侧
喉切除术气管插管
用于喉或气管手术中 气管插管不适用时
经皮气管穿刺 ★由ICU医生掌控 ★不必等待手术医生及手术
间的准备
★出血减少 ★减少伤口感染 ★降低气管发生狭窄和疤痕
的几率
可重复使 用内套管
Q4H更换内套,避免套管阻塞,减少更换外套引起的损伤
硬式无气囊 气切套管、内管
不需要呼吸机、无吸入性危险,需永久性造口
附发音喉气切套管
适用于未使用呼吸机患者
食道/气管双腔急救导管
人工气道护理新 进展
小儿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 逆行导管引导插管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导管的尖端在气管的中段, 距离隆突2-3cm
➢ 经口插管(22±2)cm ➢ 经鼻插管(27±2)cm ➢ 儿童:双唇(12+年龄/2)cm
经口插管过长---适当剪掉
人工气道护理 新进展
护理不当时
影响通气效果 气管及周围组织损伤 交叉感染 吸入性肺炎
人工气道护 理新进展
机械通气超过3天,至少有3/4的患者发生过2次误 吸,50%的患者发生医源性肺炎。
气管插管声门下间隙平均容量为3.6ml;
气管切开声门下间隙平均容量为10.5ml。
即便是0.01ml的误吸,可使多达10亿个微生物进 入到下呼吸道,造成医源性肺炎的发生。
人工气道是通过鼻腔或口腔或直接在上 呼吸道置入导管而形成的呼吸通道
保证气道开放、防止气道不通畅或被阻 塞的主要措施
连接患者和呼吸机的唯一途径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短时间内气道完整性受到破坏 气道梗阻 呼吸衰竭为机械通气提供的通道 紧急保护气道以防止可预见的影响气
道通畅性的因素
人工气道护理 新进展
插管留置刻度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 展
气管切开置管
用边带固定在颈部,松紧以容纳一 个手指为度
清醒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必要 时约束四肢,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
固定边带每天更换,脏、湿,随时 更换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在人工气道中,气囊充气后,使插管外的气 道保持密闭状态。
主要具有两个作用:正压机械通气时,可保证潮
人工气道
护理新进

目的:
准备:
★长期清除气道内分 泌物
★向清醒患者解释、摆 体位
★减少气道阻力及死 腔
★应用于需要长期机 械通气患者
★准备气管切开包、吸 痰用物、气管套管、 手术灯、抢救用物等
气管切开配合:
★吸痰 、观察 、固定 、整理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标准外科手术
★在气管前壁切开,通 过颈前正中(第3-4环 状软骨)进入,切开 气管上段的前壁插入 套管
气量的给入及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
充气方法:最小漏气技术;最小闭合容量技 术。囊内压要保持在2.4Kpa (25cmH2O) 以下,防止气道损伤。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 展
人工气道护
理新进展
气囊选择:
选择低压气囊,并检 查气囊有无破损、漏 气
气囊压力监测: 气囊压力维持在 18~25cmH2O 气囊压力表监测气囊压
充气注意: 放气囊前、后一定吸干 净气道内及口鼻腔的分 泌物,防止气囊以上的 分泌物进入气道
人工气道护理新进展
充气技术: 固定注气法(6~8ml)
手指感觉法(45~55cmH2O) 压力监测法(<25 cmH2O) 最小漏气技术法 最小闭合容积法 综合性方法
人工气道护理 新进展
评价气囊的漏气情况 廓清上气道的分泌物 评价气管扩张情况 允许病人发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