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卫九版诊断学消瘦

人卫九版诊断学消瘦


谢谢观看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5.减肥 主动限制饮食,加大运动量,服用减肥药物抑制食欲、减少吸收、促 进排泄,使体重减轻而消瘦。
6.体质性消瘦 有个别人生来即消瘦,无任何疾病征象,可有家族史。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消瘦以体重减轻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按系统分类可由下列几方面表现。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2.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虽然营养物质摄入体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同 样可引起消瘦。消化、吸收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种:
(1)胃源性:指由于胃部疾病所引起。见于重症胃炎、溃疡、胃切除术后、倾倒综 合征、胃泌素瘤和皮革胃等。
(2)肠源性:见于各种肠道疾病及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蔗糖酶缺乏症、短肠综合 征等。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4.慢性消耗性疾病 结核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肿瘤可有各种肿瘤特有的症状和体 征。慢性感染可因不同的感染疾病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5.神经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病人可有情绪低落、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睡眠障碍、食欲不 振等症状。
诊断学(第9版)
症状 伴有吞咽困难 伴有上腹部不适、疼痛 伴有下腹部不适、疼痛 伴有上腹痛、呕血 伴有黄疸 伴有腹泻 伴有便血 伴有咯血 伴有发热 伴有多尿、多饮、多食 伴有畏热多汗、心悸、震颤多动 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 伴有情绪低落、自卑、食欲不振
伴随症状
常见疾病 见于口、咽及食管疾病 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胆囊、胰腺等疾病 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及肿瘤等 见于溃疡病、胃癌等 见于肝、胆、胰等疾病 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短肠综合征、倾倒综合征等 见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胃癌等 见于肺结核、肺癌等 见于慢性感染、肺结核及肿瘤等 见于糖尿病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见于抑郁症
➢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体重指数(BMI)判定消瘦,BMI<18.5 ㎏/㎡为消瘦
诊断学(第9版)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种原因使机体摄入营养物质减少或机体对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形成负氮平衡 而引起消瘦,引起消瘦的病因有下列几种:
1.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营养物质是指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各种原因引起摄入 不足均可导致消瘦。 (1)吞咽困难 ➢ 口腔疾病:如口腔炎、咽后壁脓肿、急性扁桃体炎、舌癌等 ➢ 食管、贲门疾病:如食管癌、贲门癌及食管损伤等 ➢ 神经肌肉疾病:如球麻痹、重症肌无力等
4.营养物质消耗增加 (1)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型糖尿病等。 (2)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病、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等。 (3)大面积烧伤:因有大量血浆从创面渗出,发生负氮平衡而致消瘦。 (4)高热:体温每升高1℃,营养物质的代谢率提高13%,加之病人食欲不佳, 持久高热,可使体重显著下降。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2)进食减少 ➢ 神经精神疾病:如神经性厌食、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等 ➢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淀粉样变、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及糖
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等 ➢ 呼吸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 循环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 肾脏疾病:见于慢性肾衰竭 ➢ 慢性感染性疾病:见于慢性重症感染
第一篇
常见症状
第二十六节
消瘦
作者 : 张捷、王彦军
单位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重点难点
掌握
消瘦的诊断标准及病因。
熟悉
消瘦的临床表现。
了解消Leabharlann 的伴随症状。诊断学(第9版)
一、定 义
消瘦(emacia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低限的一种状态。
➢ 通常认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就可诊为消瘦,也有人主张体重低于标准 体重的10%为低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为消瘦
1.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及肝、胆、胰等各种疾病,除每种疾病特异性表现之外, 一般均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2.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神经性厌食、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可表现为厌食、吞咽困难、恶 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学(第9版)
四、临 床 表 现
3.内分泌代谢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伴有畏热多汗、性情急躁、震颤多动、心悸、突眼和甲状腺肿大。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可伴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及厌食、 腹泻等。 (3)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见于生育期妇女,因产后大出血致腺垂体缺血坏 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可有消瘦、性功能减退、闭经、厌食、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等表现。 (4)1型糖尿病:可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3)肝源性: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胰源性: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大部切除术后及胰瘘等。 (5)胆源性:见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原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管癌等。
诊断学(第9版)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3.营养物质利用障碍 糖尿病病人,糖被机体吸收后,因胰岛素缺乏不能被体 内细胞利用,糖从尿中排出而引起消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