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的典故及美称(一)菜肴的含义1、“一品”菜肴的含义“一品”是指中国封建社会最显赫最高贵的官位,如太师、太保、太尉皆为一品官。
借用“一品”来形容名贵菜肴,如“一品燕菜”“一品火锅”“一品豆腐”等。
2、“三鲜”菜肴的含义三鲜是指三种鲜美烹饪原料组合而成。
在配料中使用三种海味原料,称海三种海味原料,称海三鲜;用三种蔬菜为原料称为素三鲜,等等,如“三鲜鲍鱼”“三鲜时蔬”等。
3、“四喜”菜肴的含义指由四种原料、四种颜色、四个数量组成的菜品,如“四喜虾饼”、“四喜丸子”、“四喜烧麦”也称“四喜发财”。
人生最值得庆贺的四喜有: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无论是用“四宝”还是用“四喜”,都是迎合人们追求幸福吉祥的目的。
4、“五福”菜肴的来意五福原出《书洪范》五福是指:寿、富、康、德、善。
以此为菜名,寓为吉祥如意、祝福长寿之意。
一般多用于寿寓中,如“五福肉”。
5、“麒麟”菜肴的寓意这是古代传说中珍贵的动物,形状像鹿。
独角,全身披麟甲,尾像牛,示为吉祥的象征,菜肴以此为名,如“麒麟鱼”,寓意吉祥。
6、“八仙”菜肴寓意古代传说中的八仙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由八种原料烹制的菜、羹,或以八仙形象组成的一桌宴席,如沈阳市御善酒楼研制的“八仙过海宴”正是中华饮食文化的象征。
7、“八宝”菜的含义称用八种干果、蜜饯或时蔬、笋菌烹制的菜肴。
如沈阳鹿鸣春饭店的“鹿鸣宴”中的四干四蜜就采用八干果、蜜饯。
一般菜品有“甜八宝”、“咸八宝”之分。
甜的有“八宝饭”、“八宝粥”,咸的有“八宝鸭子”、“八宝素烩”等。
8、“芙蓉”菜肴的含义芙蓉秋天开花,大而艳丽,尤以白色更为显赫突出。
以芙蓉冠名的菜肴多寓有洁白无瑕之意,如“芙蓉鸡片”。
9、“如意”菜肴的寓意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来看,如意的渊源始于秦汉时期已有的一种搔痒工具,俗称“爪杖”,因人手不能到之处以其代劳搔痒,可尽如人意,故得“如意”的雅号。
尤其在元朝时期,贵族演说之时借用“如意”谈讲尽兴,尤其传到佛家僧侣之中,在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将经文刻在上面,以备遗忘。
对讲经传道起到了重大的宣传作用。
“如意”之所以长久不衰,被历代皇帝大臣所器重,除了它的材质贵重,造型新颖,制作精良,美观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意”所蕴含的寓意非常深刻,深得人心,素有“几如意必有寓意,几寓意必有吉祥”之说。
在烹饪界,模拟“如意”头的形状,多用双卷形称为“如意”,如菜品“三色如意卷”、“如意发财”等。
10、“龙凤”菜肴的寓意古代称为龙凤呈祥,寓意吉祥。
餐馆业不同菜系龙的象形原料各异:川菜以猪形象为龙;粤菜以蛇形象为龙;辽菜以海鳗、海参形象为龙;凤则以鸡形象为之。
点菜师掌握以上冠名菜肴的寓意,可以在介绍菜品时,把吉祥、名贵、如意、长寿等推荐给宾客,会给他们带来超值的精神享受和无比愉悦的心情。
东坡肉“东坡肉”是杭州人人皆知的名菜,相传在宋朝元祐年间,苏东坡任地方官时,发动民工疏浚西湖,待西湖疏浚成功时,他下令厨师遵照他的经验:慢火、少注水,火侯足,肉自美的烧肉方法,将百姓馈赠给他的猪肉制成菜肴分发给劳苦民工,按花名册,每户送肉一份。
共度新春佳节。
他的举动令杭州城老百姓无不称他为父母官。
由于烧出的肉香醇、浓郁味美,别具一格。
老百姓将送来的肉叫做“东坡肉”,以表敬仰之情。
佛跳墙有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说的是佛跳墙这道菜的来历。
“佛跳墙”是闽菜的名菜之一。
传说是名厨郑春发研制的。
当时他在福建按察司做衙厨。
他做的菜觉得按察使周莲的喜好。
周莲升任布政使后,郑春发继续充任衙门家厨。
当时官、商、士绅往来宴请之风盛行。
有一次周莲去布政司幕僚家赴宴,发现席面上抬个大瓦坛,装有整鸡、整鸭、成排鱼翅、鲍鱼、刺参。
还排列有鱼辰、蹄爪、鸽蛋、羊肘等名贵特产。
菜品不仅气味芳香扑鼻,色调五彩缤纷,而且火候足,小火煨至肉透烂,入口即化。
当得知,此菜为布政司幕僚钱某内眷所做后,便命小厨郑春发多次前往学习,很快觉得其法。
回来后对钱家的用料装坛和调味方法,精益求精,创新制备。
当开席时,他制备的菜肴排列席面,乍一开封时,浓郁香味夺坛而出,环绕席间,人人举指稀奇道绝。
此时大家吟诗赏月品味饮酒。
后来有人传说,隔壁的僧人真的跳过墙被香味吸引,情不自尽地共品佳肴了。
此后的郑春发名声远扬,人称这道菜是闽菜一绝。
中餐菜品的烹调特点(一)技法多样,品种繁多中餐常用的烹制方法有30多种,用这些方法烹制的菜肴近万种以上,品种繁多,竞相媲美。
常用的烹饪方法有:炸、烹、爆、炒、烧、扒、熘、煮、炖、焖、煎、烩、蒸、氽、涮、烤、焗、蜜汁、挂霜、拔丝等多种烹制方法。
而每种方法中又可分为不同的烹调技法。
以“炸”制烹调方法为例:“炸”又包括清炸、干炸、脆炸、软炸、酥炸、松炸、板炸、纸包炸等八种不同的烹制方法。
(二)用料广泛,选料讲究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珍海味、花鸟鱼虫都能入撰。
就时蔬而言,仅山东省就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菜园之一。
其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名誉全国,以章丘大葱为配料的葱烧海参别具葱香风味。
中餐菜品不仅用料广泛,而且选料十分讲究,不同菜肴选用食材有严格的要求:就重量而言,清远鸡要求500克左右;“西湖醋鱼”这道菜的草鱼要求1000无左右。
就原料的季节性而言,秋季的飞龙是最佳选择;河蟹9月份最肥,而且上市最大;扒三白中的白菜以深秋的最适用;而酸菜炒肉则以冬季的酸菜(白菜腌渍而成)最佳。
不同的烹调方法有不同的选料原则。
“清蒸鱼”必须用鲜活鱼;北京烤鸭必须选用填鸭;“滑熘里脊”必须选用通脊等。
(三)刀工精细,刀法多样中餐菜肴在刀工切配上讲究大小、精细、厚薄一致,丁配丁的“辣爆肉丁”,片配片的“熘肉片”,色泽相衬的“蛋黄焗南瓜”。
并在此基础上巧炒地选用原料的不同,且能组成精美图案的菜肴“骨肉团圆”。
展开讲,“辣爆肉丁”要求主料肉丁和配料胡萝卜丁和青椒丁,三种原料切成的丁大小均匀相等;“熘肉片”的主料肉片和配料胡萝卜片、黄瓜片薄厚一致;“蛋黄焗南瓜”的色(黄、红、绿)形(条)相衬;“骨肉团圆”由精猪排和用鲍汁配的鸡肉丸子、西兰花组成,排骨香烂、味鲜色红、鸡丸加西兰花白绿相映,组成精美图案象征着合家团圆。
各种雕刻技法应用于菜肴展台装饰。
如为老年人祝寿的“松鹤延年”商务宴请艺术展台上的凤凰展翅、二龙戏珠、鹿鸣翠谷等,给的感觉栩栩如生。
刀工精细,刀法多样在花色冷拼中尤为突出。
以“金鸡报晓”为例。
其选用黄白蛋糕、西兰花、冬菇、鸡脯等多种原料,用不同的刀法,不同的片形,经艺术切配摆拼而成,造型美观,色彩鲜艳,令人惊叹。
(四)调味丰富,突出特味中餐菜品口味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有酸、甜、苦、辣、咸、鲜、香的单一口味。
也有咸鲜、咸甜、甜酸、鱼香、麻辣、鲜香、怪味等多种复合味调制的菜肴。
除要掌握各种调味的调和比例外,厨师也要巧炒地使用不同的调味方法,使每道菜都具有特殊的风味。
体现上述复合味型的咸鲜口的“葱烧海参”;咸甜口的“红烧肉”;甜酸口的“番茄牛柳”;鱼香口的“鱼香茄条”;麻辣口的“麻辣豆腐”;鲜香口的“清蒸鳜鱼”;怪味口的“怪味鸡翅”等。
应提示的是,鱼香口味突出的是酸甜辣咸多种复合味型,而怪味口是在鱼香口味的基础又呈现苦、鲜、香的三种复合味型。
一种味型有不同的调汁方法。
以咸鲜味型为例,包括鲍汁、海鲜汁、蒜香汁、菌汁、黑椒汁、豆豉汁、盐卤汁、卤鱼汁等多种调汁方法。
仅以蒜香汁为例,蒜香汁的配制需要将生蒜500元、芹菜50克、胡萝卜50克入搅拌机搅碎,然后加入清水浸泡片刻,用净纱布将上述三种原料末过滤后加入精盐30克、白糖10、胡椒粉5克、味精20克即成。
所以对职业点菜师的要求是不仅要掌握菜肴味型,更要掌握各种味型的不同调汁方法,才能准确无误地满足食客的不同口味需求。
(五)精用火候,盛装讲究中餐菜品在烹制中,火候运用精炒。
有旺火速成的爆炒菜(葱爆牛肉、油爆鲜贝);有微火长时间的炖焖菜(红炖香肘、油焖尖椒、黄焖鸡块);有旺火加热,再慢火轻煨的菜(红烧肉、坛肉),千变万化,运用各异。
盛装菜肴的器皿品种多样,从传统的陶瓷菜盘到今天的金器、银器餐盘都登上餐桌;从传统的圆盘、鱼盘发展到图形各异的扇面盘、花形盘、多边形盘、海鲜类造型的菜盘;从传统的瓷器汤碗、汤盅发展到用食材为盅的冬瓜盅、西瓜盅、南瓜碗、菠萝盘、西红柿碗等餐具。
从传统的木炭火锅发展到燃气火锅、酒精锅和造型各异的汽锅类。
造型别致的草编器具、竹编餐具,盛装菜肴的器皿品种可谓造型别致、质地精细,色泽鲜艳。
精美的盛器衬托着色、香、味、型俱佳的菜肴,十分讲究,给人以美味和艺术上的享受。
点菜师要掌握菜品火候与上菜速度的关系,盛装菜肴器皿与菜肴档次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推荐菜品的尺度。
中国菜系的划分菜系是指菜肴划分。
中国菜是由地方菜、官府菜、宫廷菜、民族风味菜和有宗教意味的清真菜和素菜组成。
(一)地方菜地方菜,即从地域角度划分,有八大菜系之说,现在地方菜系,一般以省命名。
包括鲁、川、粤、苏、浙、徽、湘、闽,以下分别介绍:鲁菜鲁菜是山东菜的简称。
鲁菜由济菜、胶东地区(包括烟台、青岛)的地方菜组成。
鲁菜的技法向来以爆、炒、炸、熘、熠、焖、扒见长。
尤以“爆”、“熠”为世人所称道。
鲁菜的“爆”法,可分为油爆、汤爆、葱爆、酱爆、芜爆等多种“爆”法。
用“爆”制菜需旺火速成,是保护营养素最佳的方法之一。
“熠”是鲁菜独有的方法。
菜品将用料要提前腌渍入味,或夹入馅心,再沾粉或挂鸡蛋糊,用油两面熠煎至金黄色时,再放入调料和清汤,以慢火收尽汤汁。
其代表菜“锅熠豆腐”、“锅熠鱼扇”皆为食客所偏爱。
川菜川菜是以成都、重庆两地为代表。
川菜常用的烹制方法有30余种,其中尤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独具特色。
每种制备方法都有独特、完整的工艺要求。
同一种烹调方法,因原料、味别的差异,其菜式制法又各具特色,如炒,有生炒、熟炒、小炒、软炒,一种炒法之中又可分贴锅炒、沙炒、盐炒、油炒。
粤菜粤菜也称广东菜。
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风味菜肴所组成。
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的肇庆、韶关、湛江等地风味。
其特点是取料广、选料精、配料奇、技艺精、善变化、品种多,品味讲究清鲜嫩脆滑爽。
特别擅长炒、煎、炆、炸、煲、炖、扣等技法。
主要代表菜有“龙虎凤烩”、“白云猪手”、“蚝油网鲍片”、“红烧大群翅”等。
苏菜苏菜是江苏菜的简称,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苏菜主要由淮扬菜、金陵(江宁)菜、苏锡菜和徐海菜四个流派组成。
淮扬风味菜以扬州、两淮(淮阴、淮安)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干,南至镇江,东至南通,北至盐城。
菜肴口味以清淡见长,咸甜适中,味和南北。
在扬州,不仅保存了大量的传统菜,也创新了许多佳味。
如名菜三套鸭、将军过桥、醋熘鳜鱼、文思豆腐,都是有口皆碑的名菜。
两淮鳝鱼席久负盛名,其中以“炝虎尾”、“生炸蝴蝶片”、“炒软兜”最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