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厦门六中化学教研组
实验十三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认识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的反应原理。
2、练习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基本技能。
3、能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正确地加以处理。
4、应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的含酸量,体验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实验原理】
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a)和碱式滴定管(b)两种,主要用于精确的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可估读到0.01ml。
利用酸碱中和滴定可以准确的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
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3~5%(质量/体积),此外还有少量乳酸等有机弱酸。
用NaOH 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即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而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醋酸来表示。
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
CH3COOH+NaOH = CH3COONa + H2O
由反应可得n (CH3COOH) = n (NaOH),故有c(CH3COOH)V(H3COOH)= c(NaOH)V(NaOH) (m—样品的质量ω—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分数,即食醋的总酸量)
【实验器具】
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25ml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小烧杯、100ml 容量瓶。
试剂:食醋样品500mL、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蒸馏水、酚酞试剂、0.02mol·L-1 KMnO4标准溶液、5%H2O2溶液
【实验过程与结论】
一、中和滴定测量食醋中总酸含量
1、取洁净的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将其固定的在滴定管夹上,观察滴定管的结构,分别检查两支滴定管的活塞是否漏水。
关好活塞,取下滴定管,从滴定管上口倒入少量水,并使滴定管缓慢倾斜转动,使水润湿滴定管内壁,重复上述操作2次。
2、酸式滴定管洗净后,用待测的食醋样品润洗3次,每次使用酸溶液约3-5毫升,然后加入食醋溶液,使液面位于滴定管0刻度以上2-3厘米处,再把酸式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在滴定管下放一个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处充满溶液,并使滴定管内部没有气泡,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以下,记下读数,填入表格。
3、将碱式滴定管洗净后,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
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赶走下端乳胶管中的气泡并将液面调至零刻度(或其他刻度),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4、先称量空锥形瓶的质量,然后用酸管注入10mL食醋样品至锥形瓶中,再次称量,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即为样品的质量(m) ,并滴加2滴酚酞试剂,此时溶液为无色
5、把锥形瓶放在碱管的下方,小心滴入酸溶液,边滴边摇晃,此时左手控制玻璃球,右手持锥形瓶,眼睛则注视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
直到溶液恰好呈粉红色并在30s 内不褪色,表示已到滴定终点。
记录NaOH的终读数。
重复滴定三次。
5、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请完成相关填空)
6、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g/100ml。
根据实验结果,上述食醋
______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
二、误差分析
【拓展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1、用量筒量取5.0毫升双氧水样品(H2O2含量约5%),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混合均匀。
2、用双氧水稀溶液润洗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并赶气泡和调零后,放出10.00毫升上述双氧水稀释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毫升3.000 mol·L-1 H2SO4溶液酸化。
3、用0.02000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作为滴定终点,重复三次,计算样品中H2O2的含量。
【问题讨论】
1、实验过程中,移液管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为什么?
2、该实验选用酚酞试剂作为终点指示剂,是否改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