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价格歧视的效率得失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厂商的产出达到有效率的竞争水平,但 消费者剩余被剥夺了。一级价格歧视没有效率损失,但导致 了分配上的不公平 在二级价格歧视下,效率虽然低于完全竞争状态,但比垄断 厂商采取单一价格的效率要高。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厂 商利润会增加,部分消费者剩余被垄断者占有 在三级价格歧视下,福利效果难以判断。消费者比在单一定 价下付出了更多,但三级价格歧视是否优于单一的垄断定价, 则取决于具体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形状。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第四节 价格歧视和两部收费制
一、价格歧视的目的和条件
目的: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利润 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垄断力。 第二,各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各不相同。 第三,不同的消费群体或者不同的消费市场是互相隔离的。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
1.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按照不同消费者购买不同 数量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分别定价。 现实中,一级价格歧视是很少见的,因为垄断厂商必须了 解每一个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否则厂商就无法 实行一级价格歧视 由于实行一级价格歧视,原本在单一定价下的消费者剩 余就全部转化为垄断者的垄断利润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四、二重价
又称两部收费,是与价格歧视有关但不完全等同于价格歧视 的一种定价策略。二重价要求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前先支付一 定的费用,取得购买该产品的权利,而后再按照一定的价格 购买该商品。 典型例子: 娱乐和旅游场所的门票+入门后的内部各娱乐项目或旅游景 点的单独收费; 电话的初装费+月租费+话费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四、双边垄断
双边垄断(Bilateral Monopoly)是指一个市场中只有一个 卖主以及只有一个买主。 现实中双边垄断是很少见的,常见的情况是只有少数具有 一定卖方垄断势力的生产者,和少数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 买方销售的市场。 虽然仍可能涉及讨价还价,但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 力倾向于相互抵消。 一般来说,买方垄断势力将把价格压低到接近边际成本, 而卖方垄断势力将把价格抬高到接近边际价值
微观经济学 Micrபைடு நூலகம்economics
(四)垄断力与超额利润 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与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成反比。在 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价格弹性为无穷,超额利润 为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超额利润越大。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第二节 垄断市场均衡
一、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第三节 买方垄断
一、卖方垄断与买方垄断的比较
买方垄断,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卖方 只能接受该价格。在买方垄断下,买方可压低购买价格, 以损害生产要素供给者利益而获得超额利润 卖方垄断,是指生产经营者在销售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 而买方只能接受该价格。在卖方垄断下,卖方可以提高 价格以损害购买者利益而获得超额利润
1.整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 2.产品是独一无二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3.进入市场被封锁,无潜在竞争对象 4.企业是价格的独立制定者 5.信息不完全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三、垄断产生的原因
1.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2.要素壁垒 3.技术壁垒 4.政府特许 5.自然垄断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一、垄断的涵义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第三,存在着相当高的市场进入壁垒 第四,完全垄断厂商能够控制整个行业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垄断市场的特征
四、垄断力
(一)含义:企业在不失去全部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提价的能力 含义: (二)几何表示: 几何表示:
P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表示其具有市场力量
P
需求曲线水平, 表示没有市场力量
垄断厂商
Q Microeconomics
竞争厂商
Q
微观经济学
(三)垄断力的度量 1.市场界定 2.需求弹性:厂商拥有的市场力与需求价格弹性反向相关。 3.行业集中指数:指一个行业中产量最大的几家厂商在全行 业所占的产量比重 。 4.勒纳指数: 以垄断厂商所定的价格比边际成本高多少, 作为衡量垄断力的标准。 5.贝恩指数: 以垄断厂商所定的价格比平均成本高多少, 作为衡量垄断力量的标准。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2.捆绑销售的好处 通过合理的捆绑产品和定价,捆绑销售能获得比单独销售 每个商品更高的利润 第一,捆绑销售可以提高效率。 第二,捆绑销售可以避开价格管制。 第三,捆绑销售是一种间接降价。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六、时间价格歧视和高峰价格歧视
时间价格歧视是由于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曲线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垄断者按时间的不同将消费者进行分类,在不 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其定价方法完全相同于三级价格 歧视,厂商定价的原则是从各类消费者那里所获得的边际收 益都等于同一边际成本 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会在特定的时间出现高峰,需求曲线向 右上方移动,垄断者在高峰期制定较高的价格,以获取更高 的利润。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峰时期,由于需求大量增加, 垄断者的供给也必须大量增加,可能引起垄断者的边际成本 曲线的移动,结果是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各自按照边际原则定 价,边际收益不再相等。实行高峰价格歧视策略主要是由于 这些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是不协调的,通常是不能储存的产品, 比如电力、蔬菜、交通等产品会用到这种策略。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和效率得失
(一)价格歧视的影响 1.对于消费者:对一部分消费者而言,歧视价格使其消费者剩 余减少,客观上对其不利;对另一部分消费者而言,低价满足 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客观上有利于其福利的增加 2.对于垄断企业:歧视价格,使经济利润增加,对垄断厂商 是有利的 3.对于整个社会:歧视价格增大了经济剩余,提高了经济福利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三、垄断企业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未必能够得到利润,存在着三种可能性: 得到超额利润、得到正常利润、发生亏损。 1.垄断厂商得到超额利润
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 =矩形PCBA的面积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2.垄断厂商得到正常利润
这时,总收益POQA=总成本POQA,厂商得到正常利润,经济利润为零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五、捆绑销售
也称搭售,是将不同的产品用一个价格同时销售。即如果 不同的消费者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且厂商不能实行 价格歧视,则厂商可利用其垄断地位制定一个价格,强迫 消费者在购买一种产品的同时必须购买另一种产品。 1.捆绑销售的条件 首先,不同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呈负向相关 其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对于绝大多数顾客而言,都是不 可替代的产品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买方垄断的成因
1.资源用途的局限性 2.劳动力市场区位的特殊性 3.购买者形成卡特尔组织 4.某类投入要素在一种用途中比在别的用途效率更高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三、买方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把买方和卖方的剩余结 合起来,可知B+C就是净 剩余损失,也叫做无谓 损失。这种损失是非效 率的社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四、垄断企业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五、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唯一的对应关系,因而 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厂商的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对垄断市场的政策
(一)政府管制 1.价格管制 2.激励管制 3.资本回报率管制 4.反垄断法——防止垄断的法律措施 5.管制的低效率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公有制 政府不是管制由私人厂商经营的自然垄断企业,而是自己 经营自然垄断企业。这种解决方法在欧洲国家是常见的, 在这些国家政府拥有并经营公用事业,如电话、供水和电 力公司
图8.2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二、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
1.平均收益AR曲线:与需求曲线d重叠,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 斜的曲线 2.总收益TR曲线 3.边际收益MR曲线:斜率是需求曲线斜率的2倍
1 4.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MR = P(1 − E ) d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四)垄断与技术进步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理由有 三: 一是垄断企业由于能得到超额垄断利润,因而最有条件 来搞技术创新,寻求不断地降低它的生产成本; 二是垄断企业并非没有技术进步的动力,因为它会感到 他人时时觊觎自己这一充满利润空间的市场,技术上的 一点漏洞都可能成为别人乘虚而入的切入点; 三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事实上没有哪家企业能够 靠挤垮对手等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而只有靠不断的 技术创新才有可能长期将潜在的竞争对手排斥在自己的 市场之外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2.二级价格歧视 又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垄断厂商按购买量的多少决定单位 产品的价格,对不同购买数量采取不同的价格,但购买数量 相同的人支付相同的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