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人力资源PPT

第十章 人力资源PPT

9
2、应具有相应的技能,具体包括: (1)、技术技能:是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 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具备技术技能,方能更好的 指导下级的工作,更好的培养下级,得到下级的尊 重,从而有效管理。 (2)、人际技能:是与组织中的上下左右的人打 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沟通、协调组织内 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的指导和指挥组织成 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 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18
第五节 人事风险的防范
人事风险是指组织内从业人员的行为偏离组织期望 和目标或由于从业人员的行为违背客观规律、越轨 等给组织造成的损失或损害。 一、人事风险的危害 1、非正常损耗有形资产。 2、信誉损害。 3、干扰和破坏总体战略。 4、降低配置效率。 5、阻碍组织的发展、压抑创新动力、削弱组织凝 聚力。
11
(三)应注意问题 1、选聘的条件要适当。 2、主持选聘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 且具有伯乐式的慧眼。 3、要注意候选人的潜在能力。 4、要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 5、敢于启用年轻人。 五、甄选 招聘过程吸引来一批申请者后,就要确定谁是该职 位最合适的人选,即甄选。甄选就是对申请者进行 甄别和筛选,以确保最合适的候选人得到这一职位。
4
第二第
组织人员的配备
一、组织人员配备及其原则 组织人员的配备指组织为开展各项工作而对 所需各类员工的吸纳与调配。包括组织各类 员工的招聘、录用、安排职位以及适当调整 等工作。 组织人员配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原则; 2、符合组织实际需要的原则; 3、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原则; 4、健康安全的原则; 5、经济效益的原则。
8
四、选聘 在完成了对组织员工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并在 总量和结构上加以平衡,编制出组织人力资源规划 后,就可以结合职务分析进行组织人员的招聘和录 用工作了。 招聘就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申请者的活动 过程。 (一)、主管人员选聘的条件 1、要有强烈的管理愿望。管理愿望应建立在对环 境的细致分析、对管理工作充分理解、对自己充分 自信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对地位与物质利益的 追求上。
19
二、防范人事风险的对策 1、正确认识人事风险,增强防范意识。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防范人事风险的 良好氛围。 3、完善法人治理结Leabharlann 。 4、强化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建设。
20
7
2、通过职位分析,确定具体的职位空缺计划。 职位分析旨在确定某项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 么,以及应寻找具备何种资格条件的人来承担 这一工作。一旦组织中需要开展什么工作确定 下来,那么,将它与现有组织的职位设计情况 相比较,就可以制定出具体的职位空缺计划。 职位空缺计划反映了企业未来需要补充的人力 资源的类别和结构。 3、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制定满足未来人 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这需要针对当前人力 资源供应情况进行人力资源调查,然后制定人 力资源增补的计划与方案,决定具体的增补、 选拔员工、或减员的行动方案。
12
(一)、效度和信度 1、效度:是指管理者所使用的任何甄选手段与有 关工作标准之间存在着确实的相关关系。 2、信度:指明一种手段是否能对同一事物作出持 续一致的测量。 (二)、甄选手段 1、申请表 2、笔试 3、绩效模拟测试 4、面谈 5、履历调查 6、体格检查
13
第三节
组织人员的教育培训
一、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目的(Training) 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目的( ) 1、直接目的在于使组织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 3、使组织人员适应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社会需求等 方面的要求。 二、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特点 1、组织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成人在职教育; 2、具有多层次和多目标性; 3、具有全员性和预见性; 4、是速成性与终身教育的统一。
10
(二)、选聘主管人员的方式 1、内部提升:是指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合格的人 员来充实组织中的空缺职位,这意味着将人们从较 低职位提升到较高职位。 优点:了解、上手快、激励士气; 缺点:青黄不接、近亲繁殖、挫伤未提拔者。 2、外部招聘:是指从组织外部设法得到组织所急 需的人才。 优点:一流人才、避免近亲繁殖与受挫感、节省培 训时间与费用; 缺点:不了解、有熟悉过程、挫伤未提拔者
2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Human Resource) 人力资源的概念( )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动用体力和脑力在劳动中为 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 务的人。人力资源对一个组织来说,是各类资 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其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 低,都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简况 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劳动分工的发展; 科学管理运动、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行 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 理论、知识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三 个发展阶段:“档案管理”阶段、“政府职责” 阶段、“组织职责”阶段。
5
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工作。工作分 析是对组织中各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 流程以及对完成此项工作员工的素质、知识和技 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 1、职务说明:职务说明书:确定工作的具体特征, 包括物质特点与环境特点,比如工作名称、工作 活动和工作程序、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内容, 主要解决工作内容与特征、工作责任与权力、工 作目的与结果、工作标准与要求、工作时间与地 点、工作岗位与条件、工作流程与规范等问题。 2、工作规范:职务规范:确定工作对任职人员的 各种要求,说明担任某项职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的 生理要求和智力要求,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学 历、工作经验、健康状况、观察能力、理解能力、 学习能力等。
14
三、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1、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 育;科学文化教育;技术业务;管理能力。 2、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有:自办学校或培训中心; 科学文化知识竞赛;专家指导;委托代培;派出学 习;鼓励自学。另外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方式还 有:职务轮换;设立副职;举办研讨会等。 四、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 1、组织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教育培训的计划及实施应切实可行; 3、教育培训工作应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
6
三、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确保组织根据自身的 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职位选配 到合适数量和类型的人员,并为促进人 员的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对组织人力资源 的全面规划与安排。 1、通过任务目标分析,确定人力资源需 求计划。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是预估组织 未来对人和职务的需求,是基于组织发 展目标和经营规模的估计而估算出的为 达到预定目标和经营规模所需配备的人 力资源的规模和素质状况。
15
第四节
绩效评估与报酬
一、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便形 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的过程。 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的过程。 )、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一)、绩效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1、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为员工升迁调遣提供依据。 、为员工升迁调遣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4、有利于改进工作绩效。 、有利于改进工作绩效。 5、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绩效评估的内容 (二)、绩效评估的内容 1、贡献考评 、 2、能力考评 、
3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 1、组织人员的配备; 2、组织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3、组织人员的考核和奖惩; 4、组织人员的劳动报酬和保护。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1、确定和选聘有能力的员工; 2、塑造能适应组织和不断更新技能的能 干的员工; 3、使员工能长期的保持高绩效并形成对 组织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1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目的要求 1. 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及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简 况、主要工作和意义。 2. 认识组织人员配备的含义、原则和程序。 3. 掌握组织人员供给与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 4. 理解组织人员招聘与录用的程序和方式,了解组织人员调 整的基本形式。 5. 明确组织人员教育培训的目的、特点、内容、方式和基本 要求。 6. 掌握绩效考评的目的与方法。 7、了解人事风险的防范。
16
(三)、绩效评估方法 1、书面描述法 2、关键事件法 3、评分表法 4、行为定位评分法 5、多人比较法 分组排序法 个体排序法 配对比较法 6、目标管理法
17
二、报酬 1、内在报酬:是指员工由于工作本身或工作环境 所获得的满足感,如工作的有趣性与成就感、较多 的职权与发展机会、舒适的工作环境与自由的工作 时间等。 2、外在报酬:又称为薪酬,是指以物质形态存在 的经济性报酬,包括: (1)、直接薪酬:是指以工资、奖金等形式支付 给员工的货币性报酬,包括正薪、奖金、津贴、股 权等。 (2)、间接薪酬:是指直接薪酬以外的其它各种 经济报酬,包括各种福利保障、带薪假期、优惠服 务和延期支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