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身心状况评 估
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如伤寒的玫瑰疹、麻疹的黏 膜斑等。
1.症状、体 征评估
2. 社会、心理方面的评估:由于传染病需要隔离、
限制探视,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各种检查与治疗、医疗 费用昂贵无力承担等,均可引起病人的不良情绪,如焦 虑、抑郁、孤独、自卑、担心预后等。不良情绪又可造
2. 社会、心 理方面的评 估
病。如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要求病人住单人房间
5 分钟
严密隔离
(同病种可住一室),室内物品力求简单并耐消毒,门
口挂有醒目标志,禁止探视;进入病室要戴口罩、手套、
穿隔离衣、换鞋,不得随意开启门窗;物品一经进病室
.
精品文档
即视为污染,均应严格消毒处理;室内空气每日消毒 1
次,地面及距地面 2 米以下的墙壁、家具用消毒液每日
毒隔离制度,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3.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 传染病易传染需要隔离,
病人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焦虑、孤独、自卑
对患者进行 整体护理
等,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进行身心护理,促进病人早
日康复。
4.进行病情观察 传染病并发症多,要求护士要密 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
病情观察
5.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护士要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 的宣传教育,指导家属和病人遵守隔离、探视管理制度,
钟
问题及主要
能失调有关。
措施
护理措施:①进行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乙醇擦
浴、冷盐水灌肠等,有皮疹者禁用乙醇擦浴。物理降温
1.体温过高
.
精品文档
效果不佳者可遵医嘱药物降温。②注意监测体温,每 4h 测 1 次,注意热型及伴随症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 情变化。③严格卧床休息,保持舒适的体位。注意室温 维持在 16~18℃,湿度在 60%左右为宜。注意通风,避 免噪音。④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至少 2000ml。给予高 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⑤皮肤、 口腔护理:病人大量出汗后及时温水擦浴,更换内衣,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高热病人易发生口腔炎,可用生 理盐水清洁口腔。⑥用药护理:遵医嘱用退热药,注意 剂量及出汗情况,避免大汉导致虚脱。用抗生素药注意 了解药物的用法、剂量、副作用。⑦健康指导:教育病 人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传染病流行期 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诊,发热期 间多饮水。
案﹙首页﹚
高等专科 处制
授课 时间
授课 章节
授课 方式
2015 年 9 月 14 日 星期一 3.4 节 学时数 2 学时 第一章 第七节 传染病护理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
教学 1.掌握转染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目的 (目标) 2.熟悉传染病护理工作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1.传染病常见的护理问题 2.传染病常见护理问题的主要护理措施
2.皮肤完整性受损:皮疹 与病原体及代谢产物引 起皮肤黏膜发疹有关。
护理措施:①保持皮肤和受的清洁卫生,床铺清洁、 平整,衣着宽松、柔软。②用温水擦洗,防止受凉及皮 肤感染。③避免直接搔抓患处,瘙痒严重时可用炉甘石 洗剂。皮疹破裂时可涂 1%甲紫等,促进溃疡愈合,皮疹 感染时可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④进食前后用温水或朵 贝尔液漱口,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食物,鼓励用吸管。 ⑤皮疹结痂后不能强制撕脱。可用消毒剪轻轻剪掉。⑥ 避免吃刺激辛辣的食物,多饮水。
教学 方法
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采用病例、精讲、启发、引导、讨论、自学等教学方法
.
教材 参考 文献
精品文档
1.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2.朱念琼 传染病护理学习题集 第一版 南京 江苏科学出版社 3. 吴光煜 传染病护理学 第二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 王明琼 传染病学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王明琼 传染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沙介荣 传染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
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三)消毒的方法
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四、传染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护理评估是否正 10 分 确直接影响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因此要求护士要全面、 钟
护理评估
仔细采集主观、客观的资料。传染病评估主要包括传染
3. 营养失调:低于身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消耗 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①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流 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②病情严重者给予喂食,昏迷 者采用鼻饲,甚至静脉营养。③按医嘱给予止吐、止泻,
.
与细菌、病毒 感染,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 失调有关。
2.皮肤完整 性受损:皮疹 与病原体及 代谢产物引 起皮肤黏膜 发疹有关。
成生理反应,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护士在护理病
人时,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需
要提供帮助和服务。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调动病人
的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出院时知道疾病的防治知识,
避免再次感染。
3.辅助检查:包括一般实验室检查(血液、尿常规、 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其他
健康教育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二、传染病的隔离
(一)隔离定义
隔离是指将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送到制定的隔离单
隔离定义
5 分钟 位,与健康的人群或非传染患者隔开,防止病原体向外
.
精品文档
传播,并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 (二)隔离的种类及措施要求 目前两大系统:A 系统,是以类别为特点的而隔离, 30 分 隔 离 种 类 及
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 适用于病原体经呼吸 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等。要求:同种病人可住一室,床床距离为 2m,但相互间不得借用物品或传阅书籍;接近病人时应 戴口罩、帽子和穿隔离衣,并保持干燥,病员一般不准 外出;病人到其他科室会诊或治疗时应戴口罩,病人呼 吸道分泌物经消毒后方可倒入专用下水道或焚烧;病室 用紫外线照射,病室内空气每日消毒 1 次。
3.接触隔离(橙色标志) 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 黏膜进入体内的传染病。如狂犬病、破伤风、炭疽等。 要求:不同种病人分室收住,不得接触他人;进行治疗 护理时必须穿隔离衣,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
呼吸道隔离 消化道隔离 接触隔离
.
精品文档
护理,必要时戴手套,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格消
毒或焚烧。 4.昆虫隔离 适用于以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
病流行的有关资料、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是评估传染病的重要依据,包括年龄、
流行病学资 料
.
精品文档
性别、籍贯、职业、生活习惯、旅居地区、发病季节、
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
(二)身心状况的评估 1.症状、体征评估:通过详细询问获得主观资料, 系统而细致的体格检查获得可观资料,尤其要注意各种
项检查、治疗及护理;若须回收用具应在病室内进行消
毒处理,然后送到供应室交换;标本应醒目注明,以引
起重视。
6.引流物、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 适用于防止 因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部位的脓液或分泌物引起的传
引流物、分泌 物隔离
染。要求:给病人换药时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
接触患者污染物后,或护理下一个病人要洗手;污染物
离制度和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一、传染病护理工作的内容 1.准确及时报告疫情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的规定,护士是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要准
传染病护理 工作内容
报告疫情
确、及时地报告疫情。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护士应掌握各种传染病
消毒隔离
的理论知识,了解流行过程,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消
3. 营 养 失 调:低于身体 需要量 与摄 入不足、消耗 增多有关。
精品文档
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药物。④肝损害时要注意调整蛋 白质、水、盐的量。⑤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营养知识,指 导选择和配备方法。
4.腹泻 与病原体的感染,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 护理措施:①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②静卧休息, 减少肠蠕动及能量消耗。③准确记录 24h 出入液量,避 免发生水盐电解质平衡失调。注意大便的量、次数及性 状,及时送检大便查找病原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④ 注意肛门周围的皮肤,每日用温水或 1:5000 高锰酸钾溶 液坐浴,之后局部涂以消毒凡士林油膏,保护局部皮肤。 ⑤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给予 少渣、少纤维、低脂、易消化食物。⑥遵医嘱使用喹诺 酮类药物及抗生素时,注意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副 作用等。 5.急性意识障碍 与脑组织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①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改变,特 别注意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②及时清除 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呕吐物,注意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持续给氧。③专人护理,防止跌伤和口舌咬伤。④注意 补充营养,昏迷者给予鼻饲。⑤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 药品。⑥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皮肤黏膜及口腔护理。 6.组织灌流量改变 与内毒素导致周围循环障碍有 关。 护理措施:①给予仰卧中凹位,绝对卧床休息,尽 量减少搬动。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黏膜、尿 量等。③观察皮肤的出血点及瘀斑,注意是否有 DIC 的 存在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呕 吐物,给予吸氧。⑤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
.
精品文档
教
学
内
容
时间 分配
板书
第七节 传染病的护理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指护士用整体护理程序对传染病
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由于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危重、病
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传染性较强,要求护士不但要
掌握传染病知识和操作方法,更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