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财经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文理基础任选课《旅游文化与审美试题》课程期末考试答题纸(开卷)2、中国古建筑的形式主要有古城建筑、宫殿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等。
3、框架式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最大特征之一。
4、木构架屋项的造型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形式。
2、中国名山中,具有其特美的是( D )。
A. 泰山B. 华山C. 黄山D. 青城山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的民俗文化的特征是( B )。
A. 民族性B. 地方性C. 传承性D. 变异性4、下列不属于川菜的是( D )。
A. 宫保鸡丁B. 鱼香肉丝C. 开水白菜D. 九转大肠5、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的是风景美的什么形式( D )。
A动态美 B朦胧美 C形象美D色形美6、“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的民俗文化的特征是( B )。
A. 民族性B. 地方性C. 传承性D. 变异性7、关中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是()。
A、秦陵B、昭陵C、乾陵D、明十三陵8、苏轼咏西湖诗云:“水光涟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说明观赏自然物不同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A、时间B、角度C、距离D、心情9、人们把黄山的奇峰怪石称为“喜鹊登梅”、“猴子观海”,是基于()。
A、审美直觉B、类似联想C、通感D、审美动机10、中国古典园林在配植花木时,十分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谐调。
例如,牡丹富贵娇艳,宜配()。
A、峭壁奇峰B、疏篱修竹C、雕栏玉砌D、茅舍清斋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是(BCD )。
A、丑B、做假为真C、瘦、透、漏、皱D、象形E、美2、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体现出大自然的()A、色彩美B、朦胧美C、雄壮美D、动态美E、声音美3、黄山四奇指的是( BC )A土、柏 B石、松 C云、泉 D云、雾4、以下属于自然景观的是A泰山之雄 B华山之险 C峨眉之秀 D青城之幽5、传统习惯上的四大菜系指的是()。
A、京鲁菜B、淮扬菜C、上海菜D、川菜E、粤菜四、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静态观赏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静态观赏需要的时间较长,感受量较大,便于体察感悟或想象理解对象的审美价值或内涵。
2、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点景抓住园林绿地中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文化艺术的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使观赏者有更深的感受。
4、借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
即为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5、宫殿建筑的“中轴对称”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别及其审美特征?答: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别及其审美特征如下:(1)古城建筑。
对于现代人来讲,古城建筑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其实用功能完全消失,在现代人眼中外形高大、厚实的城墙,恢弘的布局,具有雄浑、磅礴之美。
(2)宫廷建筑。
中国的宫殿建筑在形式上既体现出一种崇高、辉煌、雄伟的壮美,又象征着古代的封建礼仪制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陵园建筑。
我国历代的陵园建筑,一般都是选址于风水地脉最佳的环境。
不仅在外在形式上体现出一种幽静、幽深之美,而且,中国的陵园建筑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4)寺庙建筑。
寺庙是我国佛教建筑之一。
我国古代的寺院大都远离城市的喧嚣,隐身山林,体现出一种恬静、淡雅与平和。
寺庙建筑在审美上呈现出象征性、神秘性和崇高性的特征。
(5)石窟建筑。
石窟建筑是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现今留下的石窟中保存有有大量精美的泥塑和壁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6)佛塔建筑。
佛塔建筑也是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我国佛塔建筑比例合度、结构精密、宏伟壮观、静穆安闲,给人以崇高的美感。
(7)桥梁建筑。
我国桥梁建筑形式多样,但在总体造型风格上都体现出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的形象。
2、各举三例说明自然景观的“雄”与“秀”之美。
雄伟景象举例:泰山:五岳之首,位于齐鲁平原,与开阔的平地相比,亦显得高大雄伟。
有赞为“泰山天下雄”。
杜甫《望岳》云:“会当凌绝顶(泰山之顶),一览众山小”。
汉武帝游泰山赞其“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
”钱塘江潮:惊涛巨澜、汹涌澎湃、排山倒海、雷霆万钧,声如金鼓。
苏东坡描写其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长江第一湾、三江并流、黄果树瀑布、北国风光、大漠驼行等。
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许多形象,也具有雄伟的特征。
如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秀——柔和、秀丽、优美。
其所表现的形象线条为曲线状、质地柔润、过渡色,无强烈对比,比较安静。
从线条看,秀美使人想到依依杨柳、婀娜身姿、柔美的维纳斯。
从色彩看,它使人们想起清澈的溪水、中和色、过渡色。
从音响看,它使我们想起《二泉印月》、小夜曲。
从自然风景中,它使我想起泉水叮咚、想起泸沽湖、江南烟雨、苏堤春晓、柳浪闻莺。
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溕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
”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时无声胜地有声”,“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都是表现优美、秀美的佳句。
秀美的形象给人一种甜美、安逸、舒适的审美享受。
使人情绪得到安慰。
3、简述自然美的主要观赏方法(1)动态观赏与相结合的方法;(2)选择合理的观赏距离;(3)选择正确的观赏角度;(4)选择适当的观赏时间。
动态观赏:动态观赏是指游人在游览过程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于移动过程中欣赏玩味风光胜景的一种观赏方法。
静态观赏: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静态观赏需要的时间较长,感受量较大,便于体察感悟或想象理解对象的审美价值或内涵4、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最大特点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A、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华丽富贵,其造园思想主要在于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B、私家园林中国的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江南苏州、无锡、南京、扬州等地。
江南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
风格是精巧素雅、玲珑多姿、讲求山林野趣。
其造园特点是善于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利用咫尺山林及花草、水和建筑,再现大自然的美景,把自然美、人工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追求以少胜多、小中见大,以精取胜、富于变化。
江南园林的杰出代表是苏州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六、论述题1、试述园林的构成要素及其审美特征。
(10分)山水花木是园林的基本要素。
1)、山:是园林的筋骨可,可分割空间,以布置景物,构成不同特点的风景点。
同时用假山分割园林,会使园林有层次感。
园林内的山有真有假。
依山建园是一种造园方法,在园中造假山,是另一种手法。
假山创始于秦汉。
最初是“筑土为山”,到北魏时,才出现石叠假山。
以后假山手法趋精。
叠石假山要做到“存真为假,做假为真”。
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点缀空间,增添园林野趣的自然美。
2)、水:是园林的血脉。
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水,山水相映成趣。
水还可以造成许多景观;水能使山活;使园活;消除沉闷感。
3)、建筑建筑是园林的眼睛。
亭台楼阁、桥榭厅廊是中国园林的主要建筑,也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
园林建筑的要体现意境,要有助于感大空间,丰富审美感受,以达到“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作用。
总之,要使人在有限空间中欣赏到无限的景色,扩大审美的想象的联想。
桥:桥可以连结风景,也可以点缀风景。
中国园林中的桥有平直桥、曲桥、拱桥三种形式。
亭:在园林风景中起着“左右游人,奴役风月”的作用,起着引导游览,点明主题的作用。
廊:即长廊,有直廊、典廊、波形廊四种。
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又分水廊、爬山廊。
4)、花木:花木是园林的毛发。
园中有山方显俊美,有水则显生机,有花木则显秀媚。
花木能增添生气,造成各种气氛,引起丰富的联想。
2、请结合你实际去过的景点论述观赏风景的方法。
(15分)观赏黄果树瀑布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最佳位置观赏自然景观,需要选择合适的观赏距离、最佳的观赏角度(2)适当距离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