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PPT课件

❖1、交作业情况:全班全都交了 ❖2、作业的质量情况:选5位做的好的同学
进行表扬、展示。 ❖3、特别鼓励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对抄袭
作业的同学提出警告。 ❖4、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纠正错误 ❖5、对作业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希望今后做
整洁些,字体写的端正些。
8
引入新课
一、导语:
❖同学们:我国开征的四大流转税增值税、消 费税、营业税(从2012年11月开始到2015 年会逐步改征增值税)关税,二大所得税。
我们看,要判断他是否应该交纳个人所得
税,首先得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所得
来源地是哪里等等。通过下面的学习,给
出正确答案
10
新课讲授
课堂教学内容及设计

个人所 得税纳 税人
第三节
所得来 源地的 确定
11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一. 概 念
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 应税所得征收的税金
注意: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 然人性质的企业。如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12
二. 特点
1、分类征收;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3、费用扣除额较宽; 4、计算简便; 5、采取源泉课税和自行申报
相结合的征税方法。
13
5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子教室 ❖计算机演示教学
6
复习(回顾前几次课主要内容) 课题:企业所得税
主要知识要点: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企业和
非居民企业 ❖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提问:查账征收有几种计算方法,核
定征收有几种计算方法,分别叫什么 方法,写出计算公式。加2分)
7
讲评上次作业
❖通过前面学习,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增值税、 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接下来要学 习跟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同学 们!想一想:你都知道哪些个人收入方面的 所得?(进行抢答,答对加1分)
9
二、案例讨论
一外国旅游者在深圳购买我国发行的社会 福利彩票中了一等奖,兑奖时,彩票管理 中心代扣了他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但这位 旅游者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不应交纳个 人所得税。你认为这名游客是否应该交纳 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小组讨论)
,税法采用的是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
19
【例题2·多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 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 有( )。
A、在中国境内有习惯性住所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D、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
C、外籍个人丙2008年1月1日入境,2008年12月31日离 境
D、外籍个人丁2008年1月1日入境,2008年11月20日离 境
【答案】C
【解析】对于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必须要在中国居住满一 个纳税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临时离境一次不超
21 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才能被认定为
17
非居民纳税人(韩国明星、日本人)
18
【例题1·多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 定,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 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依据的标准是( )。
A、境内有无住所 B、境内工作时间 C、取得收入的工作地 D、境内居住时间 【答案】AD 【解析】对纳税义务人居民和非居民身份的确定
的个人 【答案】AB 【解析】选项AB属于居民纳税人,选项CD属于
非居民纳税人。
20
【例题3·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
列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人员中,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是 ( )。
A、外籍个人甲2008年9月1日入境,2008年10月1日离 境
B、外籍个人乙来华学习180天
三. 作用
1、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主权 2、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达
到共同富裕 3、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4、有利于增强我国公民的
纳税意识
14
第二节个 人 所 得 税 纳 税 义 务 人
居民 :负无限纳税义务 来源于全球所得
非居民 :负有限纳税义务 来源于中国所得
在中国 境内有 住所的
无住所,但一个纳税 年度中,在中国境内 居住满一年的外籍 人员,港澳台同胞和
22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 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 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 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 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8)偶然所得,以所得的产生地,作为所 得来源地。
第三节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判断原则与方法: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 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 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 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 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以实现转让的地点为 所得来源地。
【本章难点】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 趣,分别采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 讨论法;
❖新知识点的学习主要先采用演示讲解法和 提问法,然后由学生上讲台做练习,既可 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实现师生互动;
❖对于新内容的拓展和引申部分首先采取任 务驱动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个人
华侨。(1次离境不超
过30日,多次离境累
记不超过90日)
中国境内定居的 中国公民和外国华侨
无住所,又 不居住的 港澳台同胞 和华侨
无住所,在一个纳税 年度内,在中国境内 居住不满一年的外籍 人员,港澳台同胞和 华侨
15
居民纳税人----住所
16
居民纳税人----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我 校德国外教瑙石是居民纳税人吗?
1
课题:个人所得税
教材《税收基础》(第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 胡越川
在P152—179页
2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四节、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第八节 本书测试题、配套习题
3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人所得税法概述、纳税义 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等基本征收制度
【本章重点】
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