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羟色胺(5-HT)抗凝、扩血管的作用机制

5羟色胺(5-HT)抗凝、扩血管的作用机制


安步乐克
Raven Press 1982:163-174
血小板上的5 HT受体 血小板上的5-HT受体
在血小板膜上的5 HT受体是 在血小板膜上的5-HT受体是5-HT2A受体。 受体是5 受体。
5-HT能激活血小板并强化其它促血小板聚集物质(如胶 HT能激活血小板并强化其它促血小板聚集物质( 能激活血小板并强化其它促血小板聚集物质 原、ADP等)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ADP等 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5羟色胺? 羟色胺? 羟色胺
安步乐克
5-羟色胺(5-HT)及发现 羟色胺( HT)
•5-HT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由色胺酸经羟化和脱羧 5 HT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 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 形成。 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5-HT参与睡眠、镇痛、呕吐、体温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5 HT参与睡眠、镇痛、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 参与睡眠 等反应。 等反应。 •心血管系统5-HT参与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 心血管系统5 HT参与血管收缩、 心血管系统 参与血管收缩 细胞增殖等活动。 细胞增殖等活动。
安步乐克
Agents and Actions 1982;12:388-397
正常血管对5 正常血管对5-羟色胺的反应
血小板
HT2A
摄取 5-羟色胺
5-HT1
MAO
灭活
内皮细胞
5-HT2A
分泌
NO
血管平滑肌
血管收缩
血管扩张
5-羟色胺对血管具有相反的作用(收缩/舒张),5-羟色胺引起的反应依此两种作用的“总和” 而定。 安步乐克
参考文献:高橋伯夫:THERAPEUTIC RESEARCH 14(12), 4927-4934, 1993
受损血管对 受损血管对5-羟色胺的反应
血小板 聚集
MAO:单胺氧化酶 NO:一氧化氮
5-HT2A
摄取 5羟色胺 羟色胺
恶性循环
5-HT1
MAO
灭活
动脉硬化所致内皮障碍
分泌
5-HT2A
NO
平滑肌细胞
生活习惯病、老龄化等
动脉硬化的病情发展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缺血性心脏疾病、脑梗塞、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肾炎等
安步乐克
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ADP
盐酸噻氯 啶 氯 格雷
5羟色胺
安步乐克
盐酸沙格雷酯
花生烯酸系统

磷脂酶C
苷 酸 环 化 酶
阿司匹林 花生四烯酸 EPA
PG 生
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 动脉硬化
广泛认为,在动脉硬化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血管内或在侧枝循环内,由5HT1受体介导的血管 扩张作用减弱,相反,由5HT2A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
原图:関西医科大学 臨床検査医学 高橋伯夫
安步乐克
5-HT与血管病变 HT与血管病变
5-HT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HT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Ca++↑
TXA2 ATP cAMP
磷酸 酯酶

TXA3
5’AMP
安步乐克
11
5-HT诱导动脉平滑肌痉挛 HT诱导动脉平滑肌痉挛
5-HT诱导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HT诱导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安步乐克
动脉硬化与5 动脉硬化与5-羟色胺
动脉粥样硬化
促5-HT 释放和 血小板活化
5- 羟 色 胺
受损血管局部 5-HT浓度上升 HT浓度上升
危险 因素
ADP 凝血酶
吸烟 糖尿病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受损
安步乐克
5-羟色胺引起动脉硬化病情发展的机理 羟色胺引起动脉硬化病情发展的机理
内皮细胞障碍 血小板凝集 5-HT释放 5-HT2A受体(血管平滑肌) NO诱导抑制 炎症性细胞因子(IL-6),凝固关联因子, 增殖因子(PDGF)等的产生及加强作用 NO的产生下降 血管收缩 血栓的形成 血管平滑肌增殖 血管内膜肥厚 恶性循环 5-HT2A受体(血管平滑肌) 危险因素
血管收缩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扩张
安步乐克
参考文献:高橋伯夫:THERAPEUTIC RESEARCH 14(12), 4927-4934, 1993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管反应的变化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5-HT1 受体 5-HT1 受体
血管扩张
血小板聚集抑制
5-HT2A 5-HT2A 受体 受体
安步乐克
血管平滑肌上的5 血管平滑肌上的5-HT2A受体
在体内大多数动脉平滑肌细胞都分布有5 在体内大多数动脉平滑肌细胞都分布有5-HT2A受体,调节 受体, 血管收缩作用。 血管收缩作用。 5-HT除了能直接收缩血管外,与其他的血管收缩物质(如 HT除了能直接收缩血管外,与其他的血管收缩物质( 除了能直接收缩血管外 组织胺,血管紧张素-Ⅱ,前列腺素F2a和去甲肾上腺素) 组织胺,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F 和去甲肾上腺素) 还有协同放大的作用。 还有协同放大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