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 2017.04相对原子质量:H-1O-16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大规模开发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A. 铜、铁、铝B. 铁、铝、铜C. 铝、铜、铁D. 铁、铜、铝2. 下列物质中,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 碳酸钠B. 氢氧化铝C. 氧化钙D. 硫酸镁3. YBa 2Cu 3O x (Y 为元素钇)是一种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8939Y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量数是89B.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C. 核外电子数是39D. 与9039Y 互为同位素4. 下列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 干冰B. 晶体硅C. 金刚石D. 碳化硅5. 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A. H 2SB. Cl 2C. NH 3D. SO 26. 常温下0.1mol/L NH 4Cl 溶液的pH 最接近于( )A. 1B. 5C. 7D. 137. 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大气固氮B. 工业制漂粉精C. 用SO 2漂白纸浆D. 天空一号中用Na 2O 2供氧8. 互为同系物的物质不具有( ) A. 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B. 相同的通式C. 相似的化学性质D. 相似的结构9. 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A. 熔融态KHSO 4B. 铜片C. 0.1mol/L H 2SO 4D. 固态KCl10. 下列转化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323Al(OH)Al O ® B. 232Al O Al(OH)®C. 3Al AlCl ®D. 2Al NaAlO ®11. 下列仪器洗涤时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 A.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盐酸)B. 碘升华实验的试管(酒精)C. 长期存放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稀硫酸)D. 沾有油污的烧杯(纯碱溶液)12.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所需试剂是( )A. Cl 2B. CuC. FeD. NaOH13. 氢硫酸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酸性增强的是( )A. O 2B. Cl 2C. SO 2D. NaOH14. 已知2222H (g)O (g)2H O(l)+?+571.6kJ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mol 液态水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571.6kJ 热量 B. 2mol 氢气与1mol 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 液态水的总能量 C. 2g 氢气与16g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 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D. 2mol 氢气与1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大于571.6kJ15. 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氯与钠形成离子键,氯与硅形成共价键 B. 向淀粉KI 溶液中滴加溴水,溶液变蓝 C. 向Na 2SO 3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生成D. F 2在暗处遇H 2即爆炸,I 2在暗处遇H 2几乎不反应16. 用滴有酚酞和氯化钠溶液湿润的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b 极附近有气泡冒出B. d 极附近出现红色C. a 、c 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D. 甲中铁棒比乙中铁棒更易腐蚀17. 对右图两种有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互为同分异构体B. 均能与钠反应C.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 可用银氨溶液鉴别18. 将Na 2O 2与过量NaHCO 3混合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排出气体后最终剩余固体是( ) A. NaOH 和Na 2O 2 B. NaOH 和Na 2CO 3 C. Na 2CO 3D. Na 2O 219. 在一个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222SO (g)2SO (g)O (g)Q(Q 0)+->ƒ,期中SO 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0~8min 内3(SO )v =0.025mol/(L ×min) B. 8min 时,v 逆22(SO )2(O )v 正 C. 8min 时,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D. 若8min 时将容器压缩为1L 时,3(SO )n 的变化如图中a20. 在常温常压下,将100mL H 2S 与O 2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25mL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中H 2S 的体积可能是75mL B. 原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可能是50mL C. 剩余25mL 气体可能全部是SO 2 D. 剩余25mL 气体可能是SO 2与O 2二、综合题1(本题共14分)无机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现有Cl 2、Na 、CO 2、Na 2O 、NH 3六种物质,完成下列填空: 21.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是____________,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
22.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3. 上述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4. 根据与水反应的不同,上述物质可分成A 组(CO 2、Na 2O 和NH 3)和B 组(Cl 2、Na 和Na 2O 2),分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Na 2O 2,溶液褪色,发生反应:242222MnO H Na O Mn Na O H O -+++++?+?(未配平),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三、综合题2(本题共15分) 活性炭、纯碱(Na 2CO 3)和小苏打(NaHCO 3)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完成下列填空:26. 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 :22C(s)2NO(g)N (g)CO (g)++ƒ,已知NO 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v 正__________;N 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27. 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小苏打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29. 比较同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 的①H 2CO 3、②Na 2CO 3、③NaHCO 3、④NH 4HCO 3四种溶液中23(CO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四、综合题3(本题共16分)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下图回答:30. 物质A 的化学式为C8H10,写出A 的名称______________, 鉴别A 和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1.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反应①~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反应⑤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3. 写出2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①含苯环结构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34. 设计由Br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反应试剂反应试剂反应条件反应条件……目标产物CH =CH 2五、综合题4(本题共15分)某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利用反应3222NH 3CuO N 3Cu 3H O +揪?+V,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2m(H O)来测定Cu 的相对原子质量。
实验中先称取氧化铜的质量[]m(CuO)为a g 。
35.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制得NH 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6. 甲同学按B-A-E-C-D 的顺序连接装置,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7. 乙同学按B-A-D-E-C 的顺序连接装置,则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测量的2m(H O)会偏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 若实验中测得2m(H O)b =g ,则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40. 若CuO 中混有Cu ,则该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D C B C A D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B DC A A CD D二、综合题1(本题共14分)21. Cl2、NH322.23. Na>C>N>O>H24. 与水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25.三、综合题2(本题共15分)26. 减小、增大、增大27.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NH3+CO2+NaCl+H2O→NH4Cl+NaHCO3↓28. 当NaHCO3溶液加入酸时,促进了HCO3-的水解,生成CO2;当加入碱时,促进了HCO3-的电离,生成碳酸正盐。
29. ②>③>④>①四、综合题3(本题共16分)30. 乙苯;液溴31. + Br2FeBr+ HBr32. ③;NaOH水溶液、加热33. CH2CHO、CH3CHO(合理即可)34.Br NaOH/醇△H2/Ni△BrBr2BrBr△NaOH/醇五、综合题4(本题共15分)35. 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生石灰吸收浓氨水中的水放出热量,生成OH-均能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得到氨气。
36. 不可行,C装置将生成的水和多余的氨气一起吸收,无法测量出生成水的质量37. 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38. 装置B生成的氨气有混有水,故m(H2O)会偏高。
可在装置B和A之间增加装置D39. 1618ba40.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