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设计范围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娘宫互通立交位于平潭岛西南端娘宫码头北侧,平潭海峡大桥与环岛公路相交处,是环岛公路项目重要的节点工程。
近期内,平潭海峡大桥将是平潭唯一的进出岛陆路通道;海峡大桥入岛后与金井湾大道相连,与其共同构成平潭岛内主要的纵向道路;同时环岛公路作为平潭岛的重要的环岛主干路。
本次照明设计范围为娘宫互通立交的照明系统。
1.2设计依据⑴《工业与民用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J 53-1983)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⑶《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⑷《公路照明技术条件》(JT/T 367-1997)⑸《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⑹《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⑻《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⑼《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 3706-1998)⑽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技术条件(JTT 312-1996)⑾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1.3设计原则⑴可靠性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公路娘宫互通立交,必须充分保障其安全运行,因此道路照明系统的首要性能是可靠性,所以照明设计必须结合公路特点及相关的国内、国际标准。
⑵维护性由于照明灯具安装在道路两侧,后期维护管理势必影响到道路的正常运营,因此要充分考虑供电系统的免维护性和易维护性。
⑶安全性由于照明设备大多安装于道路上方,运行期间比较难发现故障,如果发生故障引发事故,将会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行,甚至给过往车辆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时候必须要考虑照明系统各个设备的安全性,避免照明设备掉落或者电气火灾等类似事故的发生。
另外要充分限制照明灯具的眩光,避免驾驶员产生不舒适感,影响行车安全。
⑷节能与环保照明系统是道路全寿命运营期间的用电大户,设计应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满足设计标准,保证道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新能源、新技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
另外照明设施的设置不能妨碍道路周围景观,光源色调要同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产生光污染。
⑸新材料和新技术照明系统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及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⑹技术先进性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以及“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安全性和可靠性相结合、标准化与统一化相结合、开放性和扩充性相结合”的原则,满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要求。
2.道路照明设计2.1照明标准环岛公路主线(设计速度为60km/h)、海峡大桥(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金井湾大道(设计速度为60km/h)均为Ⅰ级城市主干路;匝道设计速度均为30km/h,为城市次干道标准,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采用以下设计标准:⑴主干道车行道的平均亮度不低于1.5cd/㎡,平均照度为不低于20lx;⑵次干道车行道的平均亮度不低于0.75cd/㎡,平均照度为不低于10lx;⑶人行及自行车道的平均照度为不低于5Lx;⑷主干道与主干道、主干道与次干道、主干道与支路道路交会区的平均照度为不低于30lx;次干道与次干道、次干道与支路道路交叉口的平均照度为不低于20lx。
道路照明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2.2照明方案和灯具设置本项目主线道路采用两侧对称布置方式,设置在道路两侧的侧分带时,灯杆基础距主车道一侧的路缘石外边缘50cm;辅路路灯基础设置在人行道上时,灯杆基础距机动车道一侧的路缘石外边缘50cm。
在本次设计中,AK1+000~AK1+460.668、EK0+000~EK0+624.247、AK0+000~AK0+400、FK0+000~FK0+113.238和DK0+000~DK0+250匝道采用8米单挑臂路灯(光源为150W高压钠灯),路灯纵向设计间距为28米。
HK0+521~HK1+000、ZK45+200~ZK45+694.789、YK45+200~YK45+695.742和HK1+350~HK2+040路段采用12米单挑臂路灯、光源为400W高压钠灯,路灯纵向设计间距为30米。
其中在环岛路与匝道桥、海峡大桥与匝道桥相接的渐变段改用10米单挑臂路灯、光源为250W 高压钠灯。
娘宫码头联络路路段,设有人行道段采用8米/6米双挑臂路灯、光源为150W/70W高压钠灯,路灯纵向设计间距为30米,无人行道段采用8米单挑臂路灯、光源为150W高压钠灯。
在陆上互通区范围设有6套30米高杆灯集中照明:30米高杆灯采用12火30米高杆灯,光源为(12×1000W)投光灯具。
2.3灯具及光源⑴灯具光源为1000W、400W、250W、150W和70W高压钠灯、为5mm成型钢化玻璃式聚碳酸脂注塑成型、电器性能为Ⅰ级、灯具防护等级要达到IP65,灯具安装性能符合GB7000. 5标准要求。
⑵光源使用寿命不少于24000h(光通量衰减30%条件下)。
⑶照明灯具效率大于0.7。
灯具防护等级为IP65,带有散热器。
高压钠灯光源应加电容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9以上。
散热器、补偿电容应安装在灯具壳体内。
⑷灯具及灯泡应具有防震装置。
⑸反光器应为处理过的具有高反射率的高纯度铝阳极氧化制成。
或是被认可经过使用以证明有优越反射性能的其它材料制成,反光率应大于85%,并有灯具的配光曲线。
⑹所有灯具应能在额定电压220伏波动范围的+5%~-8%内启动并运行。
2.4照明控制和节能智能照明节能控制器的控制方式:采用手控、光控、天文钟控制等。
⑴照明节能控制装置功能照明控制柜内的智能照明调控装置应采用无触点调压技术,具有卓越的软启动功能、实时稳压、升压补偿功能、高效节能功能、分时段调压功能、远程监控设备的防盗功能、绝缘监测功能、过压欠压报警保护功能,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无谐波,具有国家权威部门出具详细检测报告。
软启动功能:启动电压200V,避免高电压,大电流直接冲击灯具,消除对灯具的启动浪涌,延长灯具使用寿命2-3倍。
三相独立调节:三相系统由三个单相系统组成,能够独立调节每相的输出电压,每相可以带不同类型的负载,某相故障走静态旁路时决不影响其他两相正常运行,允许带100%不平衡负载。
快速调节:设备能够根据电网电压的波动,及时地快速调节,由于采用固态继电器,能够使调节的时间小于10毫秒。
输出精度高:无论是220V稳压状态还是节能状态,都能保证输出电压精度在+2%之间(电子稳压器)。
最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不应小于76V(升压幅度为16V,降压幅度为60V):在输入电压范围内,输出电压能够在76V的范围内平稳、连续的变化。
升压功能:输入电压如果低于公称电压(220V),智能型照明调控器会自动将输出电压升至公称电压(220V),从而保证灯具能够正常可靠的启辉运行。
分时段调压功能:可以设定不同时段,不同的输出电压。
高效节能:上半夜稳压(220V),下半夜降压减流节能(185-195V),节能率高达30%以上(公称电压220V下)。
每相都配有声光显示,正常工作时绿灯和两个档位指示灯亮,故障时一个红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警告。
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器,能够实时地就地显示和控制照明设备的工作状况,并查询相关报警信息。
⑵ 照明节能控制装置技术参数⑶ 光控功能应考虑偶然遮挡光控探头等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故应在空旷的环境下安装不少于两个光控探头,并能够通过设定相应程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光控探头及连接线缆均由照明节能智能控制柜厂家提供,具体安装位置可现场确定。
2.5 电缆敷设本设计中,沿路的低压电缆均采用YJV-1KV 型电缆,电缆纵向采用穿电缆保护管PE φ90敷设,每排灯各敷设两根护套管。
路灯基础底座若遇到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支管时应做适当调整。
电缆在过街时需要穿玻璃钢管敷设,均设置检查井,即电缆手孔井。
如果手孔井设置于路灯旁边,手孔中心离路灯基础中心1.5m ,所有的电缆接头必须在检查井内,每个检查井内的电缆应有0.5m 长的余留。
在桥上基础预埋两根PE φ63管,用于备用。
3. 供配电设计 3.1 供配电方案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负荷为道路照明灯具用电,照明设施具有负荷分散、距离长的特点。
全线采用箱式变电站为照明、交通控制、绿化广告等负荷供电,本标段共设置四座箱式变电站。
变电站高压侧采用单路10kV 电源供电方式,高压电源采用集中接入方式,且与地方电力部门界面设在开闭所出线处。
3.2 箱式变电站设计变电站采用欧式箱变。
变电站高压电源线进线前设有跌落式高压熔断器、避雷器等高压保护设备。
高压出线柜采用熔断器和带接地刀闸负荷开关组合柜。
变电站低压部分采用380/220V 放射式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低压柜内设有低压电容自动补偿柜,以减低运行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柜内设有照明节能控制装置,可分段投切负荷,同时可进行人工、时间自动控制、光敏控制,时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可根据时间和环境自动开关灯具,智能节能控制装置可调节灯具电压,达到稳压和节能的目的。
(1)高压柜(2)低压柜低压开关柜应提供自动电容补偿装置、智能照明控制柜及测量和计量装置的安装空间。
①柜体:a.柜体的外形尺寸应符合箱变低压室的尺寸位置。
b.低压柜采用金属固定式柜体,低压系统电压400V。
c.固定式开关柜可正面操作和维护。
d.接地系统:有一根贯穿整个柜体的主接地排。
②开关柜内的动力线:a.变压器到低压主进柜为电缆连接,b.低压柜电缆出线均为下出线。
③低压柜主要参数表(3)变压器3.3电缆和管道全线10KV电缆采用YJV22-10KV型交联聚乙烯绝缘铠装高压电力电缆引入箱式变电站,埋深0.7m。
电缆横穿道路处预埋玻璃钢管,道路两侧设置电力电缆接线井,以方便电缆穿线施工。
3.4防雷及接地电力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照明灯具采用设备基础作为保护接地。
路灯照明的防雷利用灯杆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为主要接地体,保证电气连接通畅,同时与照明线路的工作接地水平地网联网共同作为防雷接地体。
低压电缆采用五芯电缆,增加一根PE保护线以保证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PE保护线可靠连接,保护线不得有任何断开。
箱式变电站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照明灯杆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接地引线和接地极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接地装置不应任意联接或断开,接地引线数量不得任意改变及减少,所有焊接必须牢固、无虚接,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
4.施工方法及其他事项4.1设备安装⑴配电设备应首先通过进场验收,包括设备、出厂文件、许可证和各种认证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