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商海街北延建设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路桥区商海街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工程部分)》;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10)《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11)浙江省标准《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范》(DB33/1057-2008)
(12)浙江省标准《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
(DB33/1058-2008)(1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4)设计风压:W0=0.80KN/m2;
(15)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系;高程采用黄海高程;基准点由测绘队提供。
2、工程范围及概要
商海街北延建设工程南起双水路边线,向北延伸至北环线,道路设计总长393.617m。
商海街北延建设工程道路宽度为26m,横断面布置为3.5m(人行道)+2.0m(非机动车道) +6.5m(机动车道)+ 2.0m(中央绿化带)+6.5m(机动车道)+2.0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26m。
3、技术标准
商海街北延建设工程为城市次干路I级,计算行车速度采用40km/h。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20年;机动车道路面采用双向横坡,横坡度为1.5%,人行道路面采用单坡,横坡度为2%(坡向行车道)。
二、路基
1、路基填筑前须进行清表,清表厚度为30cm。
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宕渣,填筑时应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宕渣最大粒径小于15cm。
人行道宕渣最小填筑厚度为0.4m,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宕渣最小填筑厚度为0.8m。
填方路基如宕渣填筑厚度不满足最小厚度需进行换填,以满足最小填筑要求。
原有路基强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需挖除,采用宕渣换填加强路基(详见“路线横断面设计图”),路基边坡填方按1:1.5进行放坡处理。
2、在填挖交接处、半填半挖路段以及填方路段,当原地面自然坡度大于1:5时,需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后再回填宕渣,以保证填方路基的稳定。
3、路基落于池塘、沟渠时,处理方案为:
①排水、淤泥清理至硬质土;
②河岸四周挖成1.0m×1.0m的台阶状;
路桥区商海街北延建设工程
③要求河塘采用黄砂分层回填至原地面下1米处,并进行强夯,其上部分采用细宕渣分层回填压实。
4、路基落于暗塘处时,需先将该处的淤泥、垃圾土等不良土挖除,再按第3条的要求进行回填。
5、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控制,挖方路段路床下0~30cm范围内路基压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3%,填方路段路床下0~80cm范围内路基压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3%,路床下80cm以下范围内路基压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0%。
三、路面
本次道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由于本次设计K0+110—K0+391.167段纵坡小于0.3%,为有利于路面排水,设置锯齿形偏沟,雨水口比周边低,便于收集路面雨水。
1、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
22cm 水泥砼(抗折5.0MPa)
20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 级配碎石垫层
不小于80cm厚的宕渣路基
路拱为直线型。
2、人行道及安全岛结构:
6cm C30彩色吸水砖
2cm M10 水泥砂浆
15cm C15砼垫层
3、各结构层控制指标
(1)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为5.0MPa,抗压强度为C35;水泥稳定层水泥剂量为5%,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5MPa,其顶面允许弯沉值为1.06mm(黄河JN-150);宕渣层顶面设计弯沉为2.470mm。
(2)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28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95%。
(3)路面抗滑标准:路面竣工验收值F ≥45 ,石料磨耗值PSV≥35,构造深度0.2≤TD≤0.4(mm)。
四、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另见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图纸分册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应做好养护工作。
2、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要求进行刻缝,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质量验收和评定采用现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4、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5、施工中若发现设计与现况不符或有较大矛盾时,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及业主共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