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分解

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分解

路标牌立柱——弯扭组合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例9-1 图示起重机的最大吊重G=12kN,材料许用应力[s]=100MPa,试
为AB杆选择适当的工字梁。 FAy
FAx A
M
FC
FCy
FCx C
B
G
_
1.5m
A 2m
C
B
1m G FN
12kN·m
_ 24kN
解:1)作AB杆的受力简图
3)按弯曲正应力预选AB梁W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如果材料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同,且截面部分 区域受拉,部分区域受压,应分别计算出最大拉应力 和最大压应力,并分别按拉伸、压缩进行强度计算;。
2.如果横向力产生的挠度与横截面尺寸相比不能忽略, 则轴向力在横截面上引起附加弯矩DM=Fy亦不能忽 略,这时叠加法不能使用,应考虑横向力与轴向力 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一般不考虑剪切变形;含弯曲组合变形,一般以弯 曲为主,其危险截面主要依据Mmax,一般不考虑弯 曲切应力。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二、基本解法(叠加法)
1.叠加原理:在线弹性、小变形下,每一组载荷引起
的变形和内力不受彼此影响,可采用代 数相加;
2.基本解法 1)将外力分解或简化:使每一组力只产生一种基本变 形; 2)分别计算各基本变形下的内力与应力; 3)将各基本变形应力进行叠加(主要对危险截面危险点);
/
az
)
2)特殊情况 a)截面周界有直线段时,对应的压力作用点只是一点;
b)截面周界有棱角时,对应压力作用点为一直线; c)中性轴不能穿过截面,则当截面周界有内凹时,取
中性轴为跨过内凹部分的切线。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第九章 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 §9-4 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 小结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的概念
1.组合变形:构件同时发生两种以上基本变形
2.分类 1)斜弯曲(两个平面弯曲的组合) 2)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以及偏心拉伸(压缩); 3)扭转与弯曲或扭转与拉伸(压缩)及弯曲的组合;
中性轴将截面分成两个区,压力F所在区受压,另一 区受拉。在截面周边上,D1和D2两点切线平行于中性 轴,它们是离中性轴最远的点,应力取极值。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二、截面核心
1.定义 当压力F作用在截面某个区域内时,整个截面 上只产生压应力,该区域就称为截面核心。
2.研究意义 1)工程中的混凝土柱或砖柱,其抗拉性很差,要 求构件横截面上不出现拉应力; 2)地基受偏心压缩,不允许其上建筑物某处脱离 地基。
4)对危险点进行应力分析(s1≥s2≥s3);
5)用强度准则进行强度计算。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二、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钻床立柱——压弯组合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二、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吊车臂 ——压弯组合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二、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厂房牛腿 ——偏心压缩
§9-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二、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解:1)横截面形心到F距离e
y2 yc
e500 yc mm 2)横截面内力
M Fe FN F
h
e
FN=F
sa
M=Fe
sN
sa'
b
ca F
sb
sb'
y2
yc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3)轴力FN对应的横截面上的应力
s N FN / AF / A(拉)
弯矩M对应的横截面上a、b点的
应力
s
a
q
F
F
y
x
§9-2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F F
500
z yc
c
y
例9-2 图示压力机,最大压力 F=1400kN,
e
FN=F M=Fe
b ca
机架用铸 铁制成:[st]=35MPa, [sc]=140MPa,试校核该压力机立柱
部分强度。立柱截面几何性质:
yc=200mm,h=700mm, A=1.8×105mm2,Iz=8.0×109mm4。 F
My:s
'''
M I
y y
z
Fz I
F y
z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z
zF zB
A
O y yF
3)组合应力(B点)
y
s
s
's
"s
'''
F A
F (1 A
yF
i
2 z
y
zF z
i
2 y
)
FyF Iz
y
Fz F Iy
z
式中:i z2
Iz A
,i
2 y
Iy A
——截面对z、y轴的惯性半径
3.中性轴方程
M
A
0: FFCCxy
1.5G 4 FCy
18kN / 3 24kN
W |M|max /[s ]120cm3
4)查表选W=141cm3,按压弯组合变
2)作AB杆的内力图
形进行校核
C点左截面上,弯矩绝对值最大而轴 力与其它截面相同,故为危险截面。
|s |max
FN MC AW
94.3MPa[s ]
1)利用中性轴处的正应力为零得到
s
F (1 A
yF i
y0
2 z
zF i
z0
2 y
)
0
yF y0
i
2 z
z
F
i
z
2 y
0
1
——直线方程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B
A
O y yF
2)中性轴在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y
a
y
i
2 z
yF
,az
i
2 y
zF
az D2
ay、az分别与yF、zF符号相反,故中性轴与偏心压力F 的作用点位于截面形心的两侧。
2.横截面任意点的应力
x
Fz
F Mz
My
O
zF e yF
A
1)对于受偏心压缩的短柱,y、z
轴为形心主惯性轴,将F向形 心简化:M y FzF ,M z FyF y ( yF,zF)为F作用点坐标 2)各力在( y,z)点引起的应力为:
F :s 'F / A
Mz:s
"
M I
z z
y
FyF Iz
y
O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3.求截面核心方法
1)基本方法:将截面周界上一系列点的切线作为中性 轴,反求出相应压力F作用点位置,其连线即为截 面核心的周界。
设y、z轴为形心主惯性轴,周界某一点切线为中性
轴时,在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y、az,则压力F作
用点坐标为:
(
y
F
iz2
/
a
y
,z
F
i
2 y
'
Feyc Iz
(

),s
b
'
Fey2 Iz
(
压)
4)组合应力
s
s
a b
s
N
s
a
'
F A
Feyc Iz
32.3MPa(拉)[s t
s
N
s
b
'
F A
Fey2 Iz
]
53.5MPa(压)[s c ]
立柱符合强度要求
§9-3 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
一、偏心压缩
1.构件压力与轴线平行但不重合时,即为偏心压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