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导学案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导学案

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学习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通常用________把力的________都表示出来,具体作法是:沿力的________,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________,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用线段的________或________表示________。

3、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它用符号________表示。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的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通常把重力的叫重量。

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写成数学表达式为。

4、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5、重力在物体上的叫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重力的由来
1.重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

2.重力的产生是来源于_______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

3.动手作6.3-1的小实验,亲身感受引力。

(同桌合作)
4.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三个和重力有关的小实验。

5.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应用与重力有关?请举二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重力的大小
1.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吗?________。

比如:_______________。

2.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我猜想的依据是。

3.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如何确定砝码的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
①计算出每次实验中G与m的比值,大约是_________
②用描点法作出图6.3-5的图像,并在组内交流。

(5)通过计算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你的实验结果和课本结论对照,是否有较大偏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改进?(组内交流)
(7)除了质量外,重力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并和他人交流。

任务三:重力的方向
1.演示重垂线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并列举生活实例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
2.观察图6.3-7用语言描述如何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_________。

亲自动手试一试,你能成功的!
任务四:重心
1. 重心是指。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中心即是物体的重心。

2.均匀正方体的重心在,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而不是地球的吸引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般在其几何中心,而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交流探索实验探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总结反思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月亮能绕地球运动而不跑掉就是受到作用的结果。

2、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是力的方向,我们把这个方向叫。

3、通过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它与物体的有关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用文字叙述为。

4、下面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B、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相互接触
C、玩具“不倒翁”不倒就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D、走钢丝的运动员,手中都握有一根长杆是表演的需要
5、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也有引力,并且这个引力是地球的1/6,一个在地球上能搬动600N重的物体的人,在月球上能搬动( )
A、大于600N重的物体
B、小于600N重的物体
C、等于600N重的物体
D、无法确定
6、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他重多少?如果要把他抱起来,你所用的力至少是多少牛?(g=10N/Kg)
7、当你紧靠墙站立时,向前抬起一只脚,你会。

做做看,把前面的空填上,然后把你分析的原因写在下面原因:。

能力提高
8、小红在家设计制作了一个仪器,竖直的木板与底板相互垂直,在竖直木板的上部O点钉一钉子,在钉子上系一根细绳,绳子的下端吊一小石子。

回答:这个仪器的可能用处是什么?为了方便使用,请你帮她作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画草图,并作必要的文字叙述。

)
9.请同学们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课后延伸学案: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D.只有竖直悬挂着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在坡路上下行,受到的重力是垂直于坡面的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受到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
4.下列关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kg物体的质量是9.8N
B.1kg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C.重lkg物体的质量是9.8N
D.9.8kg的物体重1N
5.掉在地上的乒乓球会向上弹起,在乒乓球向上弹起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 )
A.不受力 B.只受重力
C.受到重力和弹力 D.只受弹力
6.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沿曲线很快落回地面,则子弹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A.子弹的飞行方向 B.始终竖直向下
C.始终垂直于地面向下 D.以上都不对
7.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守门员 C.地球 D.足球
8.若先后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秤称同一物体,会发现( )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秤示数不变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秤示数不变
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秤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秤示数变小
9.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重600牛顿的人到了月球上重牛顿,此人的质量是千克。

(g=10N/kg)
10.重3牛顿的均匀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画出这个小球受到重力的图示。

11.用弹簧秤称出某物体重1.5牛顿,能否用最大量程是200克的天平称它的质量?
【相关链接】有关失重
在生活中,超重、失重现象很常见,比如人在电梯中,当电梯加速上升时,感到电梯底板对人的脚底压力加大,这便是超重现象,乘坐汽车时,当汽车在一段坡路上加速向下行驶时,人的内脏器官因失重而“上浮”,使人不舒服这便是失重现象。

失重并不是失去重量了,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拿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将杯口朝下,水却不流出来;突然一松手,杯子并没有往下掉,而是稳稳的停在半空中……
影片《卧虎藏龙》中大侠们“腾云驾雾,飞檐走壁”的绝技在太空飞行中可是易如反掌,你只要轻轻一点脚,人就会腾空而起,在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本领之大,超过人们的想象。

以上种种的现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失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