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与答案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模拟卷与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
(本卷满分7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菜畦( wā) 讪笑(shàn )人迹罕至(hǎn)
B澎湃(bài)哺育( bǔ) 祈祷(shòu) 鲜为人知(xiān)
C炽痛(zhì) 嗥鸣(háo) 污秽(suì) 锲而不舍(qì)
D田垄(lǒng) 斑斓(bān) 环谒(yâ)秕谷(b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2分)
A桑甚轻捷污秽人声顶沸 B狂谰彷徨臃肿来势汹汹
C崎岖默契懊悔荒草萋萋 D亘古绵延仰幕气势磅礴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4.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2)而那过去了的,。

(3)《伤仲永》中,表明仲永由神童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写出战场上战况之烈、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的句子是:
,。

(5)《峨眉山月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是:,。

5.口语交际(4分)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老师要求你搜集有关黄河的古诗名句,请任意展示你所搜集的一句:,。

(2)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要求简明、有创意.)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9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世隶.耕稍稍
..卒
父利.其然日扳.贤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用文章原句回答。

(4分)
从文中看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认为的?
9.文中哪些语句
.....?(3分)
....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哪三个阶段
10.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12.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4分)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

“这里“指。

(3分)
14.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3分)
15.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3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1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3分)
18.“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3分)
19.“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答题卷
(本卷满分7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2. 3.
4.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2)而那过去了的,。

(3)《伤仲永》中,表明仲永由神童变成普通人的原因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写出战场上战况之烈、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的句子是:
,。

(5)《峨眉山月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是:,。

5.口语交际(4分)
(1),。

(2)
二、阅读与理解(45分)
(一)文言文阅读《伤仲永》(19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世隶.耕稍稍
..卒
父利.其然日扳.贤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用文章原句回答。

(4分)
9.
(3分) 10.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5分)
11. (2分)
12.(4分)


1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

“这里“指。

(3分
14.
(3分) 15.
(3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11分)
16. (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3分)18.
(3分) 19.
(3分)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参考答案1.D 2.C 3.D
4、5略
6、①属于②渐渐③认为……有利可图④通“攀”牵、引
7、(1)从此以后人们指定一种物体(让仲永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

(2)最后他变成普通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才能消失/才能泯灭。

10、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1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12(1)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
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13、拟人、声响、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14、略。

15、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为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

16、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17、环境描写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或(为下文埋下伏笔。

)
18、因为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或(因为“我”闯了祸,所以惭愧。

)
19、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

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或(并不是所有已经长大成人的人都可以担当责任,但是,不管你多大,只要你能承担责任,就一定是长大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