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用)
前言
护理教育是一门研究护理领域内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该课程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教育学理论、课程设置、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及其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学会课堂教学及临床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本大纲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为本科生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纲要。
按照本校四年制教学计划,该课程共设36学时,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为考试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可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是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解。
大纲后附有学时分配,以供参考。
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补充介绍一些关于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正教材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教育学、年龄特征、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及与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2、熟悉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
3、了解护理教育与其他学科、与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护理教育体系的结构。
4、了解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二、教学内容
1、教育的概念、发展、本质、功能。
2、护理教育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护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基本特点。
4、护理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
5、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掌握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熟悉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4、了解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及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二、教学内容
1、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及护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技术。
3、制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4、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及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三章护理教育的课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概念;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2、掌握课程类型分类、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3、熟悉课程的功能、学年制、学分制;教材的概念、编写护理学教科书的原则。
4、了解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二、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概念;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
2、课程类型分类、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3、课程的功能、学年制、学分制;教材的概念、编写护理学教科书的原则。
4、护理学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四章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强化、记忆术、过度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人格的定义。
2、熟悉社会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3、熟悉动机的分类;认知结构;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常见的外部因素;课堂纪律的类型。
4、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5、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
6、了解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心理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强化、记忆术、过度学习、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人格的定义。
2、社会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3、动机的分类;认知结构;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常见的外部因素;课堂纪律的类型。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
6、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心理控制点对学习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五章护理教学过程和原则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2、熟悉护理教学和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护理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3、熟悉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概念。
4、熟悉教学原则的作用。
5、了解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护理教学过程的概念、基本要素、特点、基本阶段及基本规律。
2、护理教学原则的概念、作用。
3、制定护理教学原则的依据。
4、护理教学原则体系及应用要求。
5、护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六章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课堂教学备课主要的三项工作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临床护理教学形式(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经验学习法、临床带教制、临床实习讨论会、临床查房。
2、熟悉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临床见习、带教制的概念。
3、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课的类型与结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4、了解临床护理教学自然环境;病室报告、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及研讨会。
二、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备课主要的三项工作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临床护理教学形式(临床见习、生产实习);经验学习法、临床带教制、临床实习讨论会、临床查房。
2、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临床教学、临床实习、临床见习、带教制的概念。
3、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课的类型与结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4、临床护理教学自然环境;病室报告、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及研讨会。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护理教学方法及媒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运用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掌握选择护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3、掌握常用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4、熟悉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法、自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的概念。
5、熟悉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或基本应用过程及作用特点。
6、了解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7、了解教学媒体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8、了解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发现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运用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选择护理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3、常用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4、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法、自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的概念。
5、各种常用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或基本应用过程及作用特点。
6、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7、教学媒体的概念、分类、基本特征。
8、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目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发现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8学时
第八章护理教学评价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教育评价的概念;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内容及形式;评价工具编制与使用,学生成绩的测量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2、熟悉护理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及内容;护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3、了解教育评价的发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和原则;评价偏差及心理分析。
二、教学内容
1、教育评价的概念;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内容及形式;评价工具编制与使用,学生成绩的测量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2、护理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及内容;护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3、教育评价的发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和原则;评价偏差及心理分析。
三、教学时数4学时
第九章护理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德育的概念和任务、美育的概念和任务。
2、熟悉德育的内容;美育的意义、内容。
3、了解德育的过程与原则、途径与方法。
二、自学内容
1、护理教育中的德育。
2、护理教育中的体育。
3、护理教育中的美育。
4、个性化教育。
三、教学时数自学
第十章护理专业的教师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护理教师的角色及规范。
2、熟悉护理专业教师的条件及要求。
3、了解护理专业教师的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
二、自学内容
1、教师劳动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智能结构、心理品质。
3、护理专业教师培养的原则、途径。
三、教学时数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