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门课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好这门课不仅能够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利器,而且可以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各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将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基本原理,为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增强识别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一)内容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教学提示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难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第一章商品(6学时)1.教学内容商品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商品拜物教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2.教学提示重点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难点是商品拜物教的性质。
(三)第二章货币(4学时)1.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形式的演化,货币层次,货币流通量,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教学提示重点是货币的职能,难点是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四)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4学时)1.教学内容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作用的局限,时间节约规律。
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2.教学提示重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难点是时间节约规律。
(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2学时)1.教学内容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更迭,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帝国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2.教学提示重点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难点是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六)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4学时)1.教学内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的买与卖,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关系,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工资数量的变动趋势,工资的国民差异,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变,劳资关系的变化。
2.教学提示重点是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和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难点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以及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演变。
(七)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4学时)1.教学内容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流通时间,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
2.教学提示重点是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难点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八)第七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4学时)1.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积累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革命及其双重效应,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经济危机。
2.教学提示重点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难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
(九)第八章剩余价值的分配(4学时)1.教学内容生产成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平均化和生产价格分析的背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利息和利息率,借贷资本的本质,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虚拟资本,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国家的福利制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的掠夺和剥削。
2.教学提示重点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难点是股份公司,虚拟资本。
(十)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学时)1.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2.教学提示重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难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十一)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根本任务(4学时)1.教学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教学提示重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十二)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学时)1.教学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重点是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难点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理论认识。
(十三)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时)1.教学内容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
2.教学提示重点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难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十四)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4学时)1.教学内容国民收入基本概念,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途径。
2.教学提示重点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难点是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十五)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3学时)1.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2.教学提示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难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六)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3学时)1.教学内容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市场监管体系,经济性监管,社会性监管。
2.教学提示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难点是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
(十七)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3学时)1.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合作,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协调,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
2.教学提示重点是国际经济协调,难点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
(十八)第十七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3学时)1.教学内容: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的简要历程,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和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2.教学提示重点是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和发展,难点是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七、学时分配八、成绩考核方式笔试;闭卷考试。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一)选用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书目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