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因工程chapter 5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基因工程chapter 5 目的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② 降解mRNA模板 用碱处理或用RNaseH降解mRNA-DNA杂交分子中的mRNA。
3’ 5’ 引物
mRNA
cDNA
反转录酶
5’
3’
3’
mRNA
5’
5’ 引物
cDNA第一链
3’
碱 或RNaseH
5’ 引物
cDNA第一链
3’
③ cDNA第二链合成
剩下的cDNA单链的3’末端一般形成一个弯回来的双链发卡结构(机理不明), 可成为合成第二条cDNA链的引物。用DNA聚合酶合成第二链DNA.。
5’
cDNA第一链
cDNA第二链合成
DNA聚合酶
5’ 3’
cDNA第一链 cDNA第二链
④去掉发卡结构
用核酸酶S1可以切掉发卡结构(但这会导致cDNA中有用的序列被切 掉!)。
5’ 3’
cDNA第一链 cDNA第二链
核酸酶S1
5’ 3’
cDNA第一链 cDNA第二链
3’ 5’
自 我 引 导 合 成 法
高浓度引物
3.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 PCR技术需了解靶基因片段两侧的序列
对于未知序列和具有不同末端序列怎么办?
锚定PCR首先合成第一链cDNA,然后再添加一同聚物尾(polydG),与同 聚物尾配对的3’锚定引物(带有限制性内切位点polydC)一起作PCR扩增
1.反向PCR (reverse PCR)
目的:是用反向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以外的DNA片段,对某个已知DNA 片段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 用途:探索邻接已知DNA片段的序列;用于仅知部分序列的全长cDNA的克 隆;扩增基因的插入DNA;建立基因组步移。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未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直接连接、同聚物加尾或人工接头。
① 粘性末端 直接连接
②同聚物加尾法
优点:能把任何片段连接起来 缺点:不能把插入片段再切下来
非酶切位点
③人工接头
人工接头: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一段10-12bp的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 序列的平端双链。
EcoRI linker: GGAATTCC CCTTAAGG
linker的作用:用T4 DNA连接酶连到平端DNA上,然后再用酶切,形成一 个人工粘性末端。
各种酶的接头细胞
重组噬菌体和cosmid都能在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以感染的 方式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的局限性
✓ 并非所有的mRNA分子都具有polyA结构。 ✓ 细菌或原核生物的mRNA半衰期很短。 ✓ mRNA在细胞中含量少,对酶和碱极为敏感, 分离纯化困难。
✓ 仅限于克隆蛋白质.2 Pal RNA)提取 (2)mRNA的分离纯化
① 原理 利用mRNA都含有一段polyA尾巴,将mRNA从总RNA(rRNA、tRNA 等)中分离纯化。 mRNA只占总RNA的1%-5%。
宿主细胞DNA
基因组DNA 限制性内切酶
接入载体
进入细胞,培养 筛选单克隆基因组克隆2. 基因构建的一般步骤
1)基因组DNA大片段的制备
制备高分子质量的DNA:尽量避免机械切割, 避免其他DNA污染
断点完全随机,片断长度合适于载体连接。不能用一般的限制性内切酶消 化法。
物理切割法:
超声波(300bp)或机械搅拌(8kb)。
cDNA 末端核酸转移酶
3’GG…GG
5’
CC…CC 锚定引物
3’GG…GG
5’
CC…CC
3’GG…GG CC…CC
4.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
原理:利用Oligo (dT) 对mRNA 进行反转录的同时在两头加上通 用接头(引物) ,从而可利用基因特异的引物,通过PCR 反应快速 获得目的序列的5′端和 3′端。
GGCCCTAGGGCC
接头自我连接
P-
-P
GATCCCGG GGCC
平末端DNA
BamHI adapter
GATCCCGGGGCC-
-CCGG -GGCCCTAG
酶切法:
内切酶Sau3A进行局部消化。可得到10-片段的制备 ①限制性内切酶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把基因组DNA切成不同大小的片断。
酶切
优点:带有粘性末端,产物可以直接与载体连接。 缺点:目的基因内部也可能有该内切酶的切点。粒 λ-DNA Cosmid BAC YAC
15kb 25kb 45kb 连接
◆ PCR技术由于能从复杂DNA背景中将特定的DNA 区段扩增出来,使目标DNA在体系中大量合成,从 而很容易将其从体系中分离或克隆出来。
◆ 高效性、特异性
PCR原理
5.2.1 已知基因全长序列
要表达某种已知蛋白质
数据库中查到相应的序列 设计针对性的特异引物
RT-PCR扩增
……
/tools/种生物细胞的全部基因组DNA切割成大小合适的 片断,并将所有这些片断都与适当的载体连接,引入相 应的宿主细胞中保存和扩增。理论上讲,这些重组载体 片段重新组合起来可 以覆盖该生物的整个基因组。
人工接头2 DNA接头 (adapter)
一头平末端、另一头粘性末端(某种酶切位点序列)。
BamHI adapter 5‘p-GATCCCGG-OH3’ GGCC-p5’
用T4 DNA连接酶连到DNA分子的两端,直接成为人工粘性末端。
人工接头2 DNA接头 (adapter)
CCGGGATCCCGG
例如:人的基因组是 3×109 bp,插入DNA片断的平均长度如果是2×104 bp
G
N= 4.61× F
= 4.61×
3×109 2×104
= 6RNA为模板逆转录出的DNA称cDNA。
3’
mRNA
5’
5’ 引物 cDNA
反转录酶
3’
2. cDNA library
BamH I
BamH I
BamH I
策略:随机片断化
目的基因
限制性内切酶局部消化法:控制内切酶的用量和消化时间,使基因组 中的酶切位点只有一部分被随机切开。
② 机械切割法
a.超声波
超声波强烈作用于DNA,可使其断裂成约300bp的随机片断。
b.高速搅拌
1500转/分下搅拌30min,可产生约8kb的随机片断。
利用某种生物的总mRNA合成cDNA,再将这些cDNA与载体连接,转入细菌 细胞中进行保存和扩增,称cDNA。基因组 cDNA
3. cDNA的特点(1)不含内含子序列。 (2)可以在细菌中直接表达。 (3)包含料,适用于某些RNA病毒基因组结构研究。
② mRNA的分离纯化
分离mRNA用商业化的Oligo dT纤维柱。
(3)cDNA的合成 ① cDNA第一链合成
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用Oligo dT(或随机引物)作引物,合成cDNA的第一链。
3’AAAAAAA 5’ TTTTTTT
cDNA
mRNA
反转录酶
5’
Oligo dT引物
已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连接酶
2. 不对称PCR
目的:扩增产生特异长度的单链DNA。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其 最佳比例一般是0.01:0.5 μM,关键是限制性引物的绝对量。 用途:制备核酸序列测定的模板
制备杂交探针 基因组DNA结构功能的研究
低浓度引物
目的基因
载体 真核生物
连接 电穿孔或显微注射
重组载体
转化或转导
因的连接
• 直接连接 • 同聚物加尾 • 人工接头
直接连 接-1
直接连接1 同一粘性末端
缺点: 自我环化 无方向性 武汉工商学院《基因工程》
直接连接2 不同粘性末端
优点: 不会自我环化 定向性
存在的问题: 目的基因两端不一定 有酶切位点
同聚物加尾法
优点: 能把任何片段连接起来 缺点: 插入片段不能再切下来
非酶切位点
人工接头1
衔接物: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一段10-12bp的特定限制性内 切酶识别位点序列的平端双链。
GGAATTCC CCTTAAGG
武汉工商学院《基因工程》
优点:可酶切,还可连接Polylinker 缺点:如果插入片段内部也有该酶位点,不能得到完整的插入片段
妙用RNaseH
这种酶能识别mRNA-cDNA杂交分子中的mRNA,并将其降解成许多小片断。 小片断正好成为DNA聚合酶的引物,用来合成冈崎片断。 DNA Pol I除去引物并修补后再使用DNA连接酶连成一整条DNA链。
3’ 5’ 引物
mRNA
cDNA
反转录酶
3’ 5’ 引物
mRNA cDNA第一链p: 包含了整个基因组DNA的概率(99%) f: 插入载体的DNA片段的平均长度占整个基因组DNA的百分数 N:所需的重组载体数(克隆数)
N=
ln (1-p) ln (1-f)
=
ln (1-99%)
ln (1-f)
= 4.61×
G F
N=
4.61×
G F
G:Genome大小;F:Fragment大小
(1)对载体的要求
载体容量越大,所要求的DNA片断数目越少,所需的重组子越少。
(2)目前常用的载体 载体系列: 容量为 24 kp
Cosmid: 容量为 50 kb
YAC:
容量为 500kb
BAC:
容量为 300 kb基因组的大小一个要包含99%的基因组DNA时所需要的克隆数目。
N=
ln (1-p) ln (1-f)
RACE流程
RACE流程
SMART RACE cDNA synthesis Kit原理
cDNA第一链的合成机构建的步骤。 4. 简述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的原理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