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1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1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呼吸大气压小于空气时,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低于60mmhg(8kpa),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换气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致不能咳痰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或气管插管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便秘:与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慢有关
8、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致失音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二)护理措施
1、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

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2、给富有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原则上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卡及水的摄入。

3、病情观察:除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
瞳孔变化、唇、指(趾)甲发绀外,特别注意一下几项指标:(1)神志:对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的细小变化。

(2)呼吸:注意呼吸节律,快慢深浅变化。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痰液:观察痰量及性状,痰量多、黄稠,表示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留标本送检。

4、氧气疗法: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给不同给氧方式,争取短时间内使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在80%以上。

5、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清楚病人,鼓励病人咳痰,被动变换体位,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引流。

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窒息。

6、观察呼吸兴奋剂使用效果:如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兴奋后转入抑制,应减药或停药。

7、纠正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时,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

8、纠正肺水肿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注意观察疗效。

心功能不全时,静脉点滴不宜过快、过多。

9、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应做好皮肤护理、生活护理。

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10、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吸痰器、氧气、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

11、应用呼吸器病人的护理:
(1)熟悉呼吸器性能,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2)严密观察:①观察病人自主呼吸的恢复和均匀程度,以便适当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时比;②有无自主呼吸,与呼吸器是否同步。

是否因通气不足,呼吸道阻塞引起烦躁不安,注意管道衔接处是否漏气;③观察提问、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

正压吸气时使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如心功能改善,心率、血压平稳,四肢暖,皮肤红润,无汗,说明呼吸器使用得当。

(3)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适宜的氧浓度,一般在40%以下,及时吸痰,防止血栓形成,注意防止套囊脱落。

(4)预防并发症:①注意观察呼吸道湿化,防止异物阻塞而窒息;②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注意缺氧、低血压、休克的发生。

12、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去人多的场所。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4)坚持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