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原理与原则

管理原理与原则


效益原理
一、效益的概念;
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理解:1、不是任何产出都有效益,只有有效产出才有效益; 2、效率高不一定效益好; 3、经济效益高不一定社会效益好。
二、效益原理的主要内容:
1、公正评价组织效益; 2、企业要不断追求长期稳定的效益 3、企业各项工作都应讲效益; 4、企业的全局利益重于局部利益 5、组织效益要与组织主体战略一致
例如: “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加强计划性。”
管理一般原理
是关于管理系统存在基本状态和演 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的、稳定的普遍联系 和关系。
是比管理基本原理具有更大普遍性 的一种一般性的把握。
管理基本原理
是对管理的内容基本方面进行科学分析 总结出来的,是关于管理的实质及其运 行规律的表述。
是一般原理的应用。
而后形成了科学的系统世界观,即科学是一种完整系统的 知识,包括:经验的知识 + 人对自然的看法 + 当时人类的全部 知识
2、系统科学在40—50年代形成了系统技术理论,包 括:美国数学家申农和韦弗的信息论;美国数学家维纳 的控制论;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运筹学。
3、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60—80年代,趋向于更广泛 的实践领域,且理论进一步深化形成了自组织理论、耗散结 构理论、混沌论、协同论等。
1、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30年代末创立 了“一般系统论”,它是一门研究普遍的、非具体的、抽象的 一般系统的理论学科,目的在于解决具体系统的具体问题。一 般系统论认为,所有复杂事物,如生命现象或社会现象,无论 其规律过程还是其复杂行为,原因都在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结合。
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贝塔朗菲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
定功能的整体。
——钱学森
系统思想就是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 观念、演化发展的观念。
一、系统科学理论的形成 二、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一、系统科学的形成
系统科学——是用系统的观念来理解和看待 世界,并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 和处理各种复杂事物的科学学 科群。
人本原理
一、人本原理的来源:
泰罗、法约尔注意到人的因素,但没有重点研究;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开始注重对人的研究;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研究; 各种激励理论及领导科学的形成 人本管理
二、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尊重人; 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依靠人; 3、使人性的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2、一个基本的系统包括三个方面: (1)相对的边界; (2)内部的多个动态变化的要素; (3)要素之间的种种相互作用。
——边界性、动态性、组织性。
3、系统的主要特征: 集合性——由各子系统组成的集合; 层次性——子系统中还有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层次, 相关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4、系统的分类:
系统数学理论 概率论、集合论、 模糊数学、拓扑学 突变论、分数维
系统基础理 论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进 化论
系统技术理论 运筹学 信息论 控制论
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超循环论 混沌论
系统工程理论
二、什么是系统?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一定边界范围内部相互作用的多个要素的整体,
即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成分或分系统所组成的整个单位。系统这个术语包括物理、
生物和社会各方面的含义。
卡斯特:《组织与管
理》
科学是内在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 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 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 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量子论科学家普朗克
发展人; 4、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为了人。
人本原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责任原理
一、责任原理的来源:
分工
协作
实现组织目标
各职位责权一致
二、责任原理的主要内容:
1、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界限清楚,内容具 体; 2、职位的设计和权限的委授要合理——职责和权力相等; 3、奖罚要分明、公正、及时
第三章 管理原理与原则
3.1管理原理 3.2管理原则
3.1管理原理
3.1.1原理的定义 3.1.2原理的分类 3.1.3一般原理 3.1.4基本原理
3.1.1原理的定义
原理 ---- 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 存在基本状态和演化及其运动的基本规 律。
如:机械原理
3.1.2原理的分类
按是否有价值判断分 1.“描述性或实证性”原理 2.“指令性或规范性”原理
(三)开放性原理: 任何有机系统都
是耗散结构系统,需 要与外界不断交换物 质、能量和信息,才 能维持其生命。 ——系统要对外开放。
(四)环境适应性原理: 一个有活力的系统
应与环境保持最佳的适 应状态,系统对环境的 适应是能动的。
(五)综合性原理: 要把系统的各部分
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 共同性和规律性。
按理论层次 1.一般原理 2.基本原理 3.具体原理
“描述性或实证性”原理
它仅陈述变量间的关系,而不指出 应该如何行动;只着重指出其规律性, 即必然的因果关系。
例如:“任何集体劳动必然要进行分 工。”
“指令性或规范性”原理
它预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某种 行为将有何种后果,带有某种“准则尺 度”的性质。
管理的一般原理
要素、结构与功能相关原理 信息反馈原理 竞争协同原理 涨落有序原理 优化演化原理
管理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责任原理 四、效益原理
系统原理
一般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综合各门各类学科提出的科学知
识提供了基础。我们把系统定义为:能与其环境超系统划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确界线的一个有组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存的部分、
小系统
简单系统 大系统
系统
简单巨系统
巨系统 复杂巨系统
一般复杂巨系统
特殊复杂巨系统 (社会系统)
三、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一)整体性原理: 指系统要素之间及要
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 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 从整体,达到整体最优化。
(二)动态性原理: 系统是一个运动着
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 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 绝对的,运动是系统的 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