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讲义ppt
最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讲义ppt
12
•现代学习理论研究的应答
➢ 行为主义:“联结说”桑代克、“刺激-反 应说”华生、“操作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
➢ 认知主义:“顿悟说”苛勒、韦特海默、考 夫卡;“学习场说”勒温;“认知结构说” 布鲁纳;“有意义言语学习说”奥苏贝尔;
➢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和当代美国著名的学习实验心理学家罗伯 特·加涅;
➢ 人本主义:“非指导性教学”卡尔·罗杰斯;
➢ 建构主义:美籍奥地利人、控制论专家、认 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漫画家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在《鱼 就是鱼》(fish is fish)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 事:
14
鱼鸟
15
鱼牛
16
鱼人
17
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人对知识的理解 依赖于个人的经验。但如果从另外一个 角度来思考,可能对我们的教学影响更 大,如果把鱼看成是教学对象的隐喻, 青蛙看成是教师的隐喻,牛是教学内容 的隐喻。那么鱼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牛, 或者说它说认识到的牛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牛。
8
3.知识陈旧周期逐步缩短。
➢ 18世纪,知识陈旧周期为80—90年; ➢ 19—20世纪,这一周期为30年; ➢ 20世纪50年代为15年;20世纪60年代为5—10年;20世纪
80年代后为3—5年。 ➢ 调查表明,80年代日本在职的技术人员自认为90%的已有
知识已经过时,设计技术人员10年中有一半知识过时。与 此同时,情报文献的半衰期也在缩短。据70年代的统计, 地质学为12年,数学为11年,植物学为10年,化学为8年, 机械制造为5年,物理为5年,金属学技术为4年。到了80年 代和90年代,缩短的时间继续加快。
21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 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 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 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钟启泉等:《为了 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 读》,278~27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
11
21世纪又是人类面临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纪。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 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和人才 的多少、民族素质的高低和创新能力强弱的竞争。 要强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激烈竞争的主动权, 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国民素 质和国家创新能力是关键。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方 面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 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怎么能让鱼能认识到真正的牛呢?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诉求
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教育:
走进中小学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 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 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 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 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 任务。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 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嘱 咐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 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 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
《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之四) 中国教育报 记者 李建平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 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 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 状。
20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 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学生 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 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 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 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 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后30余年获得的。人类的科学知识,19世 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 加1倍,当今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据统计, 仅美国于90年代初每天出版的科技论文就有 6000-7000篇,全球每小时就有20项发明创造 问世,每过1年就会新增790亿条信息。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一、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二、什么是学习方式? 三、怎样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
一、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式?
时代发展的呼唤 现代学习理论研究的应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诉求
3
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人类知识信息的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科学家曾作过估算,截止1980年,人类
9
人类面临着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面向21世纪,人类主要面临两方面的 挑战:一是知识经济的挑战,二是激烈的 国际竞争的挑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1世纪人类经济 的竞争也就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是一场无 形的或隐形的战争,它标志着人类经济将 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10
21世纪,世界将进入一个以知识和技术 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这 在80年代初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种预言的话, 那么到了90年代后期,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 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 主要取决于或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 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由此将从根 本上改变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经济和 社会生活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7
2.现代科技向生产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 ➢ 18—19世纪,从电荷的发现到系统的电子工业的
建立,用了150年时间;把照相术原理付诸应用花 了112年时间; ➢ 20世纪,自1935年发现铀235原子裂变后,仅3年 时间就建成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6年后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而太阳能电池从研制到生产只用了2 年,激光从发明到应用只用了半年。类似发明的 变革速度正在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