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会课程纲要

班会课程纲要

《主题班会》课程纲要
学校:XXXXXXX
课程名称:《在生活中成长》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开发教师:XXXX
课程资源:选编
学习对象:七、八、九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周一课时
一、课程开发背景:
现在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

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

除了学科教学在开发适合学生和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把德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对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作用。

通过体验式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在体验中、互动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理解了他人,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承受压力、开拓创新的心理品质。

二、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自主
发展。

2、实践性原则。

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

3、发展性原则。

在实践中不断修订课程标准。

三、课程形式:
1、主题班会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结合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收集资料、设计活动方案,并交流感受以活动、实践、体验为主,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初步树立国家观念、公民意识、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勤劳节俭、文明礼貌、关心集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自主自强、自我保护、竞争协作、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一般能力;初步具有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积极进取、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开展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正确的认识自我。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情绪,树立法制观念,学会自我保护。

3.开展理想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树立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内容: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学生。

2.走进父母,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堵塞小学生。

3.感恩,永恒之光,时刻心存感恩,培养责任心。

4.回眸历史,向烈士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安全系着你我他,掌握安全知识,必要时候学会自救及救人。

6.安全在我心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

7.诚实信用是人生的试金石,懂得诚信。

8.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环保意识
9.文明礼仪在校园,做文明人,做文明事
10.正确面对考试,关注心理健康。

11.生命的意义,真爱生命,世界因你而精彩。

六、课程实施建议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

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

班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

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更好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建议如下:1、确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

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自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

主题的确定与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决不能搞活经济形式,走过场。

主题班会的教育目的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首先品质方面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2)端正好学习目的、态度的教育,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教育;(3)创“三好”、比贡献教育,如对学生进行创“三好”教育、“五讲四美”教育,爱集体教育、爱劳动、比贡献教育等。

在确立和策划主题班会时,必须思想明确,知道主要是解决什么思想问题,应该怎贯穿教育性,达到教育目的、
提高学生的认识。

只有这样,主题班会才有实效,才不会流于形式。

2、结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

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广泛选取题材,进行筛选、提练、策划、组织、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3.不拘一格,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开好主题班会,除了要有好的主题之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样和生动。

主题班会可以有如下一些形式:(1)主题报告会;(2)演讲和竞赛;(3)座谈和辩论;(4)野外活动;(5)社会调查成果汇报;(6)文艺表演;(7)技术操作,实物交流;(8)经验介绍。

班会的形式是丰富多彩,不能搞一种死板的模式。

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满足他们求知、增长才干、抒发思想感情、关心时事政治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受到教育和锻炼。

需要强调的是,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制裁发挥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形式,以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智慧的启迪,人生道路的选择发生影响。

4.要善于深化主题的巩固成果。

班主任除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和成果如何巩固,怎样让学生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

这就需要搞好主题班会的总结,并在总结中善于“借题发挥”,点到实质,“举一反三”,以教育多数学生。

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七、课程评价
1.将班级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学校特色相结合
2.将德育教育中的常规教育、规则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相结合
3.将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拓展相结合,形成了不同年级的主题班会体
系,使主题班会更加系列化、主题化、科学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