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重症患者的护理指南
血流动力学
对于患有COVID-19 和休克的成年人,COVID-19 治疗指南小组(小组)建议使用动态参数、皮肤温度、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或乳酸水平而不是静态参数来评估液体反应性(BIIA)。
对于患有COVID-19 和休克的成年人的急性复苏,专家组建议使用缓冲/平衡晶体液而不是不平衡晶体液(BIIA)。
对于患有新冠肺炎和休克的成年人的急性复苏,专家组建议不要在复苏时首次使用白蛋白(BI)。
对于患有COVID-19 和休克的成年人,专家组建议将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线血血管加压药(AI)。
对于患有COVID-19 和休克的成年人,专家组建议滴定血管活性剂以将平均动脉压(MAP) 控制在60 至65 毫米汞柱,高于更高的MAP 目标((BI)。
专家组建议不要将羟乙基淀粉用于COVID-19 和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成年患者的血管内容量置换(AI)。
当去甲肾上腺素可用时,专家组建议不要对患有COVID-19 和休克的成年患者使用多巴胺(AI)。
作为二线血管加压药,专家组建议添加血管加压素(高达0.03 单位/分钟)(BIIA)或肾上腺素(BIIB)到去甲肾上腺素以将MAP 提高到目标或添加血管加压素(高达0.03 单位/分钟)(BIIA)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
专家组不建议使用低剂量多巴胺来保护肾脏(AI)。
专家组建议对COVID-19 成年患者使用多巴酚丁胺,这些患者尽管有足够的液体负荷和使用血管加压剂,但仍显示出心功能不全和持续低灌注的证据(BIII)。
专家组建议所有需要血管升压药的成年COVID-19 患者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放置动脉导管(如果有的话)BIII)。
对于已完成皮质类固醇治疗COVID-19 疗程的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成年患者,专家组建议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法(“休克逆转”)而不是不用皮质类固醇疗法(BIIA)。
氧合和通气
对于接受常规氧气治疗后患有COVID-19 和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成人,专家组建议开始使用高流量鼻导管(HFNC) 氧气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则应开始无创通气(NIV)或插管和机械通气(BIIA)。
对于没有气管插管指征且没有HFNC 氧气的COVID-19 和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成人,专家组建议进行密切监测的NIV 试验(BIIA)。
对于需要HFNC 供氧且气管插管不适用的持续性低氧血症成人,专家组建议尝试清醒俯卧位(BIIA)。
专家组不建议使用清醒俯卧位作为难治性低氧血症的挽救疗法,以避免(对符合插管和机械通气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插管(AIII)。
如果需要插管,则该程序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受控环境中执行,因为在插管期间医护人员接触SARS-COV-2 的风险增加(AIII)。
对于患有COVID-19 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的机械通气成人:
专家组建议使用低潮气量(VT) 通气(VT 4–8 ML/KG 预测体重)而不是高潮气量通气(VT >8 ML/KG)(AI)。
专家组建议目标平台压力<30 CM H 2 O (AIIA)。
小组建议使用保守的液体策略而不是宽松的液体策略(BIIA)。
小组建议不要常规使用吸入一氧化氮(AIIA)。
对于患有COVID-19 和中度至重度ARDS 的机械通气成人:
小组建议使用较高的呼气末正压(PEEP) 策略而不是较低的PEEP 策略(BIIA)。
对于COVID-19 和难治性低氧血症的机械通气成人,尽管优化了通气,专家组建议每天俯卧通气12 至16 小时,而不是无俯卧通气(BIIA)。
专家组建议根据需要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NMBA)间歇推注或连续输注NMBA以促进保护性肺通气(BIIA)。
如果患者呼吸机持续不同步,或者患者需要持续深度镇静、俯卧位通气或持续高平台压,专家组建议使用长达48 小时的连续NMBA 输注,只要患者的焦虑情绪消失并且可以充分监测和控制疼痛(BIII)。
尽管优化了通气和其他救援策略,但对于患有COVID-19、严重ARDS 和低氧血症的机械通气成人:
小组建议使用复张策略而不是不使用复张策略(CIIA)。
如果使用复张操作,小组建议不要使用阶梯式(PEEP递增法)复张操作(AIIA)。
专家组建议使用吸入性肺血管扩张剂作为挽救疗法;如果没有观察到氧合作用的快速改善,则应逐渐停止治疗(CIII)。
药物干预
在没有证实或疑似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专家组建议不要对COVID-19 重症或危重症成年患者使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BIII)。
与任何住院患者一样,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成年COVID-19 患者应每天重新评估,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治疗的不良后果(AIII)。
体外膜肺氧合
专家组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或反对对患有COVID-19 和难治性低氧血症的成人使用体外膜肺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