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诊疗流程
感染为引发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
重症感染诊疗过程中存在较多误区有待纠正。
因此,临床需要对于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流程进行制定,结合专家共识及国
内外相关指南进行整体流程分析。
并对于诊疗行为进行规范,提高患者的感染治
愈率,降低死亡率。
一、判定是否为重症感染
重症患者感染本身严重程度不考虑,治疗存在远隔脏器功能损害均被认定为
重症感染。
本流程当中重症感染对于界定标准进行借鉴,其中公布了脓毒症指南,其中提到,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变化在2分以上,可以认为感染患者产生器官衰
竭急性变化。
感染性休克一般在sepsis、分数液体充分的基础上采用血管升压药
物能够促进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5mmHg以上,血乳酸水平>2mmol/L,呼吸频率在
22次/min以上,收缩压小于100mmHg,这些数据均为快速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二、疑似感染部位筛查
在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应留取三大常规、血培养以及实施降钙素原送检。
同时,应在6~24小时内进行复查,根据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实施疑似部位筛查。
如患者产生憋喘、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则考虑患者有肺部感染可能。
肺
部感染在秋冬季节高发。
同时,怀疑患者为病毒感染应立即实施咽拭子送检,并
为其实施病毒筛查,对于痰液进行留取,为其实施抗酸染色、革兰染色以及真菌
镜检。
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为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于非粒细胞降低的曲霉
感染患者应同时送检灌洗液的半乳甘露聚糖基进行实验,同时。
可实施CT、胸部
X线以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协助,大叶性肺炎一般在肺炎链球菌中产生,大叶实变
伴有叶间裂膨隆,可提示其存在克雷伯菌肺炎的可能性。
病变表现主要为水肿改变,可充分考虑患者存在肺孢子菌肺炎以及病毒性感染,双侧典型病原体及肺结
核较为常见,同时,产生肺空洞以及胸腔积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属于军团菌
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如患者存在寒战、张驰热、瘀斑及皮疹为首发表现则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血
液感染,应尽快为患者实施骨髓培养,并为患者实施细菌生长情况判定。
规范为
患者进行采血,同时可适当提升血培养阳性率,如患者体温大于38℃应进行常规
送检,如患者存在寒战在其发热前1小时内应为其实施血液标本培养采集,同时
需要进行双侧采集,采血量控制在5ml,采血量如不满足要求时应首先考虑需氧
瓶的含量需要,采集后应将血培养瓶送往实验室,接种后血培养瓶不可实施冷藏。
如患者存在呕吐、恶心、伴腹痛、腹胀应明确患者是否为腹腔感染,应对于
患者的腹腔游离积液进行检查,可为患者实施穿刺活检、CT下穿刺培养、送检涂
片等,注重胆道感染的标本送检,如为患者实施大便革兰染色以及肠源性感染评
估腹腔,影像学检查能够实现腹腔感染诊断辅助。
例如,膈下游离气体能够实现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显示,腹腔积液气泡中存在感染提示,则患者有肝肾脓肿病变
特征表现。
如患者产生意识改变、头痛、头晕需要实施脑脊液检查,对其是否存在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进行判断,可利用涂片、脑脊液常规特征性检查,颅脑影像学检查
以及辅助诊断。
三、感染部位抗生素选择
在获取有价值的病原学结果前应实施初始抗生素选择,将感染部位作为导向,充分考虑宿主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原学特点,继发性实施
腹膜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致病菌,经验型抗生素需要对于上述复细菌进
行覆盖,应对于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合理抗生素选择,前期的抗感染方案一
般为修正因子,需要结合流行病学考虑非发酵菌、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
药肠杆菌的可能性。
四、细菌耐药程度评估
对于90天内利用抗菌素实施治疗、住院时间在5天以上的患者抗菌耐药率
相对较高。
伴有获得性肺炎、居住在护理机构以及家庭静脉输液治疗、慢性透析
的患者可考虑为耐药菌感染的可能,治疗此部分患者应对于革兰阴性、革兰阳性
耐药菌进行覆盖。
五、真菌感染风险评估
ICU病房中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20%,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统血
流系统、腹腔等,曲霉感染几率一般为1%,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在决定实施
抗感染方案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为患者是否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风险,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宿主影响因素为免疫抑制剂缺陷,并存在确切的吸入性霉菌、孢子病史以及接触史,其重要表现为新月征以及肺部晕轮征。
念珠菌感染的宿主
危险因素一般为念珠菌多部位屏障破坏,可根据念珠菌评分进行危险因素判断,
如确诊念珠菌感染可能性2.5分以下,需要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
迅速获得其真菌血清学指标,并实施抗真菌判断。
六、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初始实施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药物选择,需要及时应用,脓毒症患者在一
小时内可实施静脉抗生素应用,其给药方案能够遵循PD理论,主要为头孢类、
青霉素类以及碳青霉烯类为代表的抗生素,能够通过单次给药剂量增加,有效增
强药品的给药频率、输注时间的方式全面提升临床疗效。
其中氟喹诺酮以及氨基
糖苷类为主要代表的抗生素,可通过提高药物浓度使其临床疗效提升,但最高药
物浓度应避免超过毒性剂量。
抗生素选择过程中应注重药物的感染部位及血管浓度,对于肝肾功能异常及高龄及正在接受肾脏代替治疗患者应实施剂量调整。
结论:总而言之,感染属于临床重症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重症感染的
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诊疗误区较多,例如,对于感染及炎症鉴别忽视、没有区分
性实施抗生素用药、对于感染部位没有注重筛查及病原学检查、利用一套感染方
案在所有患者中应用等,因此,应对于重症感染诊疗流程实施规范,实现管理流
程有效规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