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昆虫学重点

农业昆虫学重点

名词解释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业害虫及其环境、害虫防治的理论及技术、,是防减虫灾的科学2.农业昆虫:能引起农作物或农产品受害或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的小动物,多指有害昆虫和螨类,也包括蜗牛和蛞蝓3.虫害:当害虫危害农作物、农产品及农业生产时就构成了虫害4.虫灾: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某阈值,造成的损害或损失超过一定水平时,就形成了灾害,即虫灾。

5.经济阈值:害虫种群达到某一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防治害虫密度继续增加到经济受害水平。

6.防治指标:通常我国把经济阈值作为防治指标,常用害虫密度和损害率来表示7.经济损害水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损害允许的虫口密度8.IPM: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9.植物检疫:为预防和延迟植物病虫害在它们未发生的地区定殖而对货物的流通所进行的法律限制10.农业防治:建立最优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根据害虫作物环境天敌间关系,综合利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天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或杀灭害虫,以达经济安全有效控害,获得优质高产作物的目的。

11.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生物、天然产物及其它生物技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使之不成灾的防治方法。

12.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除害虫,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方法1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因子和器具机械防治害虫的方法14.害虫生态对策:害虫种群进化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15.危险生育期:最有利于害虫入侵危害,作物自身抵抗力最弱,受害后对其生长、产量影响较大的作物生育期。

16.地下害虫:生活史全部或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近地面根茎的一类害虫。

17.杂粮作物:除稻类、小麦之外的其他粮食。

18.害虫种群密度:作物上单位样方的发生量。

19.偶发性害虫:个别年份因自然控制力量被破坏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治理措施不当致使害虫种群数量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20.关键性害虫: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损害水平,对资源产量造成相当损害的害虫。

21.蚁螟:二、三化螟的初孵幼虫22.干母:越冬蚜虫卵孵化而出的若蚜与成蚜。

23.作物抗虫性:植物对某些昆虫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能力,是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

简答题1、简述玉米螟发生与环境关系、为害特点玉米螟在我国从北到南每年发生1-7代,发生危害程度与以下环境有关1)虫源: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第一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幼虫危害大2)气候:发育适温15-30℃,相对湿度60%以上,湿度和雨量是最主要因素3)寄主:种类、品种、长势、生育期、播种期、栽培制度影响4)天敌:很多,重要的寄生蜂:玉米螟赤眼蜂等;寄生蝇:玉米螟厉寄蝇2、简述处理秸秆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依据越冬主要在秸秆——处理秸秆危害关键期在玉米喇叭口期——颗粒剂防治3、虫害为什么会发生,防减虫灾的主要途径首先:虫源其次:存在有利于害虫生存、繁衍的条件,或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从而使有效虫源繁殖到足以发生灾害的群体数量。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1.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2.生态控制1)直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恶化害虫生存条件、降低害虫种群数量2)控制田间生物群落4、农业防治优点和局限性1优点1)节省人力财力物力2)利于保持生态平衡3)具预防作用4)易于被群众接受2局限性1)有的与丰产要求矛盾2)有的具有地域性3)防效缓慢或不明显5、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及适用分布型五点式和对角线式:随机分布型棋盘式和平行线式:核心分布型“Z”字式:嵌纹分布型6、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及其特点定义: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则,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5大特点:1)允许害虫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继续存在2)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3)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4)多学科合作5)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优化组合7、简述危害柑橘害虫的主要害螨及其为害特点柑橘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螨目常见的有叶螨总科叶螨科的柑橘全爪螨、柑桔始叶螨;瘿螨总科瘿螨科的柑橘锈螨、柑橘瘤螨为害特点柑橘全爪螨,别名柑橘红蜘蛛1)成、若、幼螨群集于叶片、嫩芽、果实上刺吸汁液2)叶片呈现灰白色小斑点3)严重时全叶灰白,大量落叶和枯梢,影响树势和产量柑桔始叶螨,别名柑橘黄蜘蛛1)成、若、幼螨群给予叶背主脉、支脉、叶缘危害2)叶片呈现黄色凹斑,常有丝网覆盖3)严重时叶片畸形扭曲柑橘锈螨,别名柑橘锈壁虱1)成、若螨群集于叶片、嫩枝、果实上吸食汁液2)叶片黄褐色至黑褐色3)严重时大量脱落4)果实被害状:黑褐色,粗糙,布龟裂细纹;皮厚味酸果小劣质柑橘瘤螨,别名柑橘瘤壁虱常群集危害春梢、芽、叶、枝、柄等部位,形成胡椒颗粒大螨瘤8、柑橘主要介壳虫及其为害特点同翅目蚧总科矢尖蚧、吹绵蚧、褐圆蚧、黑点蚧等危害以成、若虫在柑橘叶片、果实、嫩芽、嫩枝或枝干上危害,常引起叶片黄化,提前落叶落果,抽梢量减少,枯枝增多,树势衰弱;虫体排出蜜露导致烟煤病,影响光合作用9、柑橘害虫综合防治1)植物检疫,加强苗木、接穗和果实调运的建议措施是防治检疫型害虫的关键2)农业防治:①.栽培措施:种植同品种使抽穗整齐②.合理修剪③.冬耕灭虫④.种植覆盖物⑤.清洁橘园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澳洲瓢虫等),微生物农药4)物理机械防治:黄色荧光灯趋避,套袋5)化学防治:地面施药,药剂熏蒸,涂干或包扎,树冠喷药(黄龙病)10、柑橘大实蝇为害特点成虫羽化出土后常群集在橘园附近青杠林和竹林内,取食蜜露补充营养幼虫成群取食橘瓣,老熟后入土化蛹越冬。

11、列举三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及防治要点菜蛾:鳞翅目菜蛾科:初孵幼虫钻入叶肉组织取食叶肉;2龄后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透明斑膜——开天窗;常集中心叶危害,影响包心菜粉蝶:鳞翅目粉蝶科:初孵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小型凹斑;3龄后食叶成孔洞缺刻,幼虫钻球内暴食菜心,排便污染斑潜蝇类:双翅目潜蝇科:幼虫潜入叶肉取食栅栏组织,留下海绵组织;正面可见白色线状弯曲隧道。

防治要点必须考虑安全,进行蔬菜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必须加强可持续治理,重视生物、物理、农业防治的应用,充分发挥和加强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实施作物健身栽培加强植物检疫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也必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合理使用,确保蔬菜使用安全。

12、重要的地下害虫类群及目小地老虎(鳞翅目)、蟋蟀(直翅目)、蝼蛄(直翅目)、沟金针虫(鞘翅目)、蛴螬(鞘翅目)、根蛆(双翅目)13、棉区划分及各棉区主要种类北部特早熟棉区:棉铃虫、棉蚜西北内陆棉区:棉铃虫,棉长管蚜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棉蚜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棉蚜、鼎点金刚钻华南棉区:棉铃虫、棉红铃虫、翠纹金刚钻14、水稻螟虫预测预防的两查两点防枯心苗:(1)查苗情虫情,定防治对象田(2)查卵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防白穗:(1)查孕穗情况,定防治对象田(2)查破口露穗情况,定用药日期15、禾谷类杂粮害虫的主要种类1.苗期: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2.生长期:1)蛀食性:玉米螟、桃蛀螟、大螟2)食叶害虫:黏虫、棉铃虫、东亚飞蝗、甜菜夜蛾3)刺吸危害:玉米蚜、朱砂叶螨等3.贮藏期:玉米象害虫的种类及形态特征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发展规律害虫与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天敌等的关系害虫种群及危害的监控、预测和防治18、苹果全爪螨的越冬虫态和为害特点幼虫吸食芽、叶、果实的汁液,叶被害初期出现许多灰白色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黄褐色或苍灰与淡绿相间的花斑,甚至焦枯,但很少有早期落叶现象,幼果被害后常萎缩。

19、当前苹果、桃、梨害虫主要有哪几类苹果:食心虫类、食叶类、吸食类、枝梢枝干类梨:芽叶类、果实类、枝梢枝干类桃:食心虫类、叶蝉类、天牛类、蚧类、蚜虫类20、棉铃虫为害特点、习性及防治为害特点:蕾、铃期的钻蛀性害虫。

初孵幼虫先食嫩叶,形成缺刻或孔洞,取食嫩尖造成无头棉;2龄后钻蛀蕾铃,蛀孔较大,孔外有粪苞叶张开变黄,造成蕾铃花大量脱落或烂铃生活史及习性1.以蛹在土中越冬,第2代其才进入棉田危害2.成虫习性1)昼伏夜出2)趋向蜜源吸食花蜜3)趋光性和趋化性4)趋向杨树枝把5)趋表性:一般喜产于嫩尖、嫩叶3.幼虫习性1)初孵幼虫取食嫩叶2)钻蛀危害,2龄后钻入嫩蕾取食花蕊3)转株为害:3龄以上相互残杀4)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防治防治策略:强化农业措施,压低越冬基数;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棉田内外,主治兼治结合。

农业防治20、蔬菜害虫综合防治1)越冬期防治:深耕翻土、清洁果园2)播种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安排布局、适当调节播种期3)生长期防治:生物防治:细菌制剂最常用;化学防治:辛硫磷、敌敌畏;性诱剂防治4)其他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可利用害虫趋光趋化性22、保护地蔬菜主要害虫及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烟粉虱、菜蚜、烟青虫等1)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寄主2)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越冬条件3)小虫类虫害发展快4)受环境天敌影响小5)虫害发生较露地少综合防治:1)严格进行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可以人为调节环境条件,运用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合理布局栽培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无病苗、选用抗虫品种人工诱杀3)生物防治:释放天敌、利用微生物、性诱剂等4)物理防治:趋黄性,色板诱杀;阻隔法。

24、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按照棉花的生长发育阶段播种前:干预害虫越冬、合理布局作物播种期:选育抗虫良种、种植诱集植物、药剂处理种子苗期:适时定苗间苗,及时清除杂草、隐蔽施药,撒施毒土;保护利用天敌;喷药治蚜蕾铃期:栽培治虫、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使用农药吐絮期:重点对晚熟棉田防治23、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我觉得应该不会考,毕竟是化保内容,但万一见鬼了呢)①.农药安全问题②.防治害虫抗性③.注意保护天敌④.经济高效论述题1、论述小麦蚜虫发生为害特点(成灾区类型、危害习性),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策略成灾区类型:麦二叉蚜常灾区、麦二叉蚜多灾区、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交错易灾区、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偶灾区。

危害习性1)麦二叉蚜畏光、喜干旱耐低温,多在下部叶片背面,喜苗期为害,危害盛期:拔节期—孕穗期,刺吸过程中分泌有毒物质,破坏叶绿素,被害叶呈现黄斑,严重时变黄枯死。

传毒能力最强。

不喜氮素肥2)麦长管蚜喜光、耐潮湿,成株期多分布于上中叶片正反面,抽穗后集中为害穗部,最喜在嫩穗上为害,危害盛期是抽穗期—乳熟期。

但蜡熟期不适于继续繁殖。

遇震惊有坠落习性。

迁飞现象。

传毒能力较强。

耐氮素肥。

3)禾谷缢管蚜畏光、喜高湿,嗜食茎杆和叶鞘,小麦蜡熟期仍能良好繁殖。

传毒能力最弱。

喜氮素肥综合防治措施不同地区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区别对待1.黄矮病流行地区,应以麦二叉蚜为主攻目标,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控制蚜、病早期流行地入手,治点保面,做到早期治蚜,控制黄矮病的发生和发展2.非黄矮病流行地区,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应重点抓好小麦抽穗—乳熟期的预测、防治3.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凭借科学的防治指标及天敌利用指标,适时施药,使小麦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期收到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按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将水稻害虫分为哪几类,并分析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分类1蛀茎类害虫:二三大台湾螟褐边螟2叶片类害虫:吸食汁液刮食叶肉吸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啮食叶肉残留表皮潜叶危害蛀食心叶与生长点3危害花与谷粒4危害种子幼芽根综合防治措施1.明确当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主要靶子害虫2.创造不利于害虫滋生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的力量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2)消灭越冬虫源3)加强田间管理4)保护天敌3.向稻田生态系引入生防物及其产物4.培育选育抗冲耐害的优质高产品种5.研制安全高效的窄谱农药,合理施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