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


强力火箭
汽车 钢琴
10 0.1
0.02
9
对话
小电钟 轻声耳语
10 8 10
10
9
5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③ 声功率与声强

声强 sound intensity ,sound energy flux density
声强是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场中 某一点的声强即在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 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声能,符号为I,单位为瓦/米2 (W/m2)。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③ 声速与风速、温度
当温度和风速的作用同时存在时,声影区的形成稍复杂 一些,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有可能相互加强,也可能相互抵 消 气象条件的复杂性表现在风力、风向经常是不稳定的, 由此引起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声级的随机起伏。 在比较稳定的大气中,如静夜、弱风条件下,典型的起 伏范围是5dB。 在不稳定的大气中,如晴天、强风,典型起伏范围为 15~20dB。 向下风传播时,起伏大小随信号频率和距离增大而增加。 向上风传播时,在靠近声影区边界处起伏最大。这些不 稳定的因素,在现场测量时必须引起注意。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主要内容



声波的基本概念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 声波的绕射和其他波动现象 运动声源的多普勒效应 声级 电-力-声类比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波的传播速度指的是声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其大小取 决于传声媒质在声扰动作用下的可压缩性(或弹性)。 若媒质的可压缩性大,则声波在这种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就 小,即传播得慢;反之,若媒质可压缩性小,则声波在此 媒质中传播得就快。
p 1 p 2 2 2 x c0 t
2 2
三维波动方程:
1 p p 2 2 c0 t
2 2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③ 声功率与声强

声功率 sound power
是表示声源单位时间内向外发射的声能 用W表示,单位为瓦
一些典型声源的声功率
声源名称 声功率/W 声源名称 声功率/W
dv p dt x
v x t
dP c 2 d
c2 1
s

Ks
绝热体积弹性系数

绝热体积压缩系数
假设条件:媒质为理想流体;没有声扰动时媒质的初速度为零,且是均匀的; 声波传播是绝热过程;传播的是小振幅声波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S
4S
9S
r
r
r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④ 声压级与声强级

人们主观听觉机构对声压大小的感受不是与声压 或声强成线性关系,而是与其对数成近似线性关 系。因此通常选用对数量来表示声学量
“级”——一物理量与某一参考量的比值的对数为 “级” 它表示的不是绝对值而是比值,即它代表比基准 量高出了多少“级”
② 声波波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媒质中单位时间内流入体积元的质量与流出该体积元的质 量之差应等于该体积元内质量的增加或减少)
( v) x S ( v) x dx S [( v) x ( v) x Sdx Sdx x t ( v) x t ( v) x dx]S x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④ 声道现象
声线总是向声速减小的方向发生弯曲,所以在高度H0以 下的声线向上弯曲,而在高度H0以上的声线向下弯曲, 因而声音传播出来的能量被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就 出现了声道现象。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主要内容



声波的基本概念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 声波的绕射和其他波动现象 运动声源的多普勒效应 声级 电-力-声类比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

法向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
1 1 '

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 等于两媒介中声速的比值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主要内容



声波的基本概念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 声波的绕射和其他波动现象 运动声源的多普勒效应 声级 电-力-声类比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单位为牛顿/米2(N/m2)或帕(Pa)或微巴(μbar) 声压p一般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p=p(x,y,z,t)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① 声压

瞬时声压 instantaneous sound pressure
某点的瞬时声压等于在该点的瞬时总压力减去静压力. 在一定时间间隔中最大的瞬时声压称为峰值声压。
rv
透射波声压与入射波声压之比
tp
pta 2R2 2R12 pia R1 R2 1 R12
透射波质点速度与入射波质点速度之比
tv
vta 2 R1 2 via R1 R2 1 R12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入 射 θ1 θ1' θ2 折 射 反 射 Ⅰ

有效声压 effective sound pressure
声音的强弱只与瞬时声压的某种时间平均值有关,这种声 压的平均值称为有效声压 对简谐波有
1 T 2 p dt 从能量上考虑 pe 0 T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① 声压


声压和大气压相比是很小的,例如20Pa的声压差不多是人 耳听觉的最高极限。声压再高将使人耳疼痛难受,这一极 限称为痛阈。 如果声压很低人耳便听不见了。具有正常听力的人耳所能 听到的最低声压为2*10-5Pa,这个最低极限称为可听阈。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 声速与温度
晴天的傍晚,地面由于热辐射和热传导而迅速冷却, 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降,而离地面较高处的空气仍 保持较高的温度。
夜间声传播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 声速与温度
晴天的中午,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白天声传播
因此,在晴天时,地面上声源所发的声音在傍晚比白 天传播得更远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波从声速大的媒质传播到声速小的媒质时,声波传播的 方向会发生变化,与入射声波的传播方向相比,折射声波 的传播方向将靠近法线方向。 声波从声速小的媒质传播到声速大的媒质时,折射声波的 传播方向将偏离法线方向。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c≈331.6+0.6t (m/s) 在流动媒质中,声速则为静止状态下的声速加上媒质的流 动速度

声音在实际气象条件下受声速变化而引起的传播现象可由 声线的变化方式来分析。声能从声源沿波阵面的法向传播 ,其传播的路径就称为声线,它与波阵面相垂直。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顺风时,声速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声线向下弯曲;逆 风时,声波朝逆风方向传播时,相对于地面的声速应减去 风速,声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声线向上弯曲,就可能 出现“声影区域”。 声影区指因折射而传播 不到直达声的区域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 声速与温度
② 声波波动方程
小振幅声波一维波动方程 简化的方程: 1)运动方程:
v p 0 t x v 0 x t
2 0
2)连续性方程:
3)物态方程: p c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 声波波动方程
均匀的理想流体媒质中小振幅声波的 波动方程(线性声波方程):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声波的反射与折射定理
反射波声压与入射波声压之比
rp pra R2 R1 R12 1 pia R2 R1 R12 1
vra R1 R2 1 R12 via R1 R2 1 R12
反射波质点速度与入射波质点速度之比
声音的传播速度及有关现象
声速与风速 ②声速与温度 ③声速与风速、温度 ④声道现象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① 声速与风速
当声波顺风传播时,相对于地面的声速应加上风速。一 般来说,由于地面对空气运动的摩擦阻尼,风速随离地面 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使靠近地面的风有一个梯度。
风速梯度引起的声波折射
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当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提高时,声速也随高度 的增加而增大,从而使声线向下弯曲。 这时,地面上声源所发射的声音,由于集中在地面 附近区域,可以使声音传播到较远地方。 当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减小而降低时,声速也随高度 的减小而降低,声线将向上弯曲。 这时地面附近所发射的声音将在离声源一定距离的 地面上掠过,并在离声源较远的地方形成声影区
声学基础
第三章 声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② 声波波动方程


声场的特征可以通过媒质中的声压p,质点 速度v,密度的变化量ρ’来表征。 根据声波过程的物理性质,建立声压随空 间位置的变化和随时间的变化两者之间的 联系——声波波动方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