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外科电子病历模板——腹部闭合性损伤

普外科电子病历模板——腹部闭合性损伤

住院病历病史主诉: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现病史:患者1小时前驾驶货车不慎追尾,上腹部被方向盘顶伤,当时即感上腹正中及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未向其它部位放射,变换体位不减轻,意识清楚,无头昏、胸闷、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未诊治急来我院急诊。

急诊给予吸氧、补液治疗,立即行全身CT检查示: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急诊以“腹部刀闭合性损伤”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差,未解大便,小便。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原籍,从事司机,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一子一女,配偶体健。

月经史:患者为男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与患者的关系:体格检查生命征:体温36 ℃脉搏 80 次/分呼吸20 次/分血压118/80 mmHg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面容,痛苦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胸部:血管:未及异常,未及脉搏短绌, 未及奇脉,未及水冲脉,未及交替脉,未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未及大血管枪击音。

腹部:见专科情况。

生殖器:未查直肠肛门: 未查 脊柱: 脊柱未见异常,棘突未及压痛,未及叩痛,活动正常。

四肢:见专科情况。

神经系统: 痛/温觉未及异常,触觉未及异常,位置觉未及异常。

肌张力正常,无肢体瘫痪,肌力 V 级。

腹壁反射正常,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正常,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

Hoffmann 征(-),Babinski 征(-),Kerning 征(-)。

其他:无。

专 科 检 查神清、语晰,左额部有一皮肤挫伤,长约1.5cm,深至皮下层,双膝及足背表皮挫伤,软组织肿胀,各关节活动好,无明显骨擦音及骨擦感,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及左上腹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今日我院急诊全身CT :1、头颅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3、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4、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最后诊断: 诊断:(1)腹部闭合性损伤:1、腹膜后血肿2、十二指肠损伤?3、胰腺损伤?4、肠管损伤?(2)额部挫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3)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

医师签名: 金雄伟日期主治医师签名:病程记录患者以“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为主诉入院。

(一) 病例特点:1、现病史:患者1小时前驾驶货车不慎追尾,上腹部被方向盘顶伤,当时即感上腹正中及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未向其它部位放射,变换体位不减轻,意识清楚,无头昏、胸闷、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未诊治急来我院急诊。

急诊给予吸氧、补液治疗,立即行全身CT检查示: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急诊以“腹部刀闭合性损伤”收入我科。

患者起病以来精神差,未解大便,小便。

2、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肝炎,无结核,无伤寒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无外伤、无中毒及无手术史。

3、入院体检:体温:36℃脉搏: 80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18/80mmHg。

4、专科检查:神清、语晰,左额部有一皮肤挫伤,长约1.5cm,深至皮下层,双膝及足背表皮挫伤,软组织肿胀,各关节活动好,无明显骨擦音及骨擦感,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及左上腹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5、辅助检查:今日我院急诊全身CT:1、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3、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4、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二)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一、诊断:(1)腹部闭合性损伤:1、腹膜后血肿2、十二指肠损伤?3、胰腺损伤?4、肠管损伤?(2)额部挫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3)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

诊断依据:患者以“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为主诉入院。

专科检查:神清、语晰,左额部有一皮肤挫伤,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及左上腹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1、头颅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3、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4、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目前“腹膜后血肿”成立,但其它内脏损伤需手术探查进一步明确,余诊断明确。

(三)诊疗计划:(1)禁食、胃肠减压,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腹部CT 增强、心电图等检查。

(2)待检查完善拟定治疗方案。

姓名:杜庆如科室:普外科床号: 19 住院号: 00000402022009-12-23 16:12:56张云生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患者以“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为主诉入院。

专科检查:神清、语晰,左额部有一皮肤挫伤,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及左上腹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1、头颅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3、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4、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入院后行腹部CT 增强:1、升结肠内侧血肿,考虑回结肠动脉分支破裂可能性大;对比前片,血肿较前增大。

2、右侧结肠旁沟积液。

胸片:1.考虑右第10肋骨骨折2.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肝功能:ALT:76U/L,A ST:50U/L 。

血常规:21.2x109/l,N%:87.8%。

余未见明显异常。

张云生副主任医师查房意见:目前考虑患者“回结肠动脉破裂并系膜巨大血肿”明确,十二指肠及胰腺损伤待排,有手术探查指征,肋骨骨折暂无需特殊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拟急诊行“剖腹探查术+额部清创缝合术”,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已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姓名: 杜庆如科室: 普外科床号: 19 住院号: 0000040202 2009-12-23 16:43:32 术前小结患者杜庆如,男,35岁。

入院诊断: (1)腹部闭合性损伤:1、腹膜后血肿2、十二指肠损伤?3、胰腺损伤?4、肠管损伤?(2)额部挫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3)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

病历摘要: 患者以“车祸伤后上腹疼痛一小时”为主诉入院。

专科检查:神清、语晰,左额部有一皮肤挫伤,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无明显腹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及左上腹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1、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3、右中腹部团状密度增高影,不除外肠管损伤,建议进一步检查;4、肝肾间隙少量积液;肝胆脾未见确切异常。

入院后行腹部CT增强:1、升结肠内侧血肿,考虑回结肠动脉分支破裂可能性大;对比前片,血肿较前增大。

2、右侧结肠旁沟积液。

胸片:1.考虑右第10肋骨骨折2.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肝功能:A LT:76U/L,AST:50U/L。

血常规:21.2x109/l,N%:87.8%。

余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诊断: (1)腹部闭合性损伤:1、腹膜后血肿2、十二指肠损伤?3、胰腺损伤?4、肠管损伤?(2)额部挫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3)右第10肋骨腋段骨折。

拟手术日期:2009-12-23拟施手术名称:剖腹探查术+额部清创缝合术麻醉方式:全麻注意事项:相关术前检查的结果无手术禁忌,术前备皮、备血,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已向患者及家属交待,表示同意手术及输血并签字为证。

医师签名:张云生/金雄伟手签:姓名: 杜庆如科室: 普外科床号: 19 住院号: 0000040202 2009-12-23 22:14:00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患者于今日17时40分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右半结肠切除术+额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

1、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中上腹经腹直肌切口长约15cm,依次进腹。

探查腹腔:升结肠系膜有一巨大血肿,大小约15cmx20cmx10cm,腹腔积血及血凝块约2000ml.升结肠部分肠壁呈暗黑色,无蠕动,小肠系膜根部散在片状血肿,无张力,可扪及动脉搏动,小肠颜色、活力均正常,未见破裂。

十二指肠后外侧腹膜有血肿,肝、胆、胰、脾、胃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中与家属交代病情需切除右半结肠,但Ⅰ期吻合有“吻合口瘘”风险,家属知情同意承担风险,决定行“右半结肠切除术+额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

吸净腹腔积血,剪开升结肠外侧腹膜,游离升结肠及横结肠右半部分,将右半结肠连同血肿翻出切口外,见回结肠动脉升结肠支破裂出血,予以结扎,打开KOCH切口,游离十二指肠第2、3段,清除腹膜后血肿,未见胆汁溢出及活动性出血,确认十二指肠、右肾、下腔静脉无损伤。

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胃后壁、胰腺未见异常。

离回盲部15cm处切断回肠,断端置入瑞索斯吻合器(32mm)底钉座,切断右侧横结肠、从断端置入吻合器行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横结肠断端以瑞索斯直线切割器关闭,吻合口及结肠断端浆肌层间断包埋缝合。

查看吻合口通畅,血运好,无张力,系膜无扭转,间断缝合系膜裂孔。

左额部伤口予以清创3针。

冲洗腹腔,查看无活动性出血,十二指肠2、3段旁放置两块止血纱布,小网膜孔放置乳胶管一根从右上腹引出固定,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

相关主题